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昨天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昨天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来了,会计职业要被消灭了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11-21 07:23

正文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别人掏心掏肺讲道理。

偶尔说说道理,或许别人还能听进去;常常道理连篇,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很容易让人反感。

不停地讲道理和不讲道理一样可怕。



No.1

爱讲道理的人,情商一般都很低


要说最让人讨厌的低情商的沟通方式,讲道理一定位居前列。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里,所谓的道理讲得越多,越会让听的人堵得慌,不想再沟通下去。
想到《大话西游》中唐三藏念经般的说教:
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
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但若在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人,我们一定会和孙悟空一样觉得特别烦,恨不得把他乱棍大打一通。

著名主持人马东曾经在节目中提及他的母亲。


他说76岁的母亲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关灯。屋里灯亮着,只要没人在,她就第一时间关掉。


刚开始马东会劝阻母亲说:总是一开一关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就算开着也费不了多少电。


母亲总是回答“好”,但接下来还是会像之前那样去关灯,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马东便也不再管这些事情了。


马东说,节约用电应该已成为母亲固定的思维,所以无论你与她讲多少遍道理,都没办法改变她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行为。

我们的父母不也是一样吗?
你可能一遍一遍告诉他们,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他们满口答应,转头却依然把菜放进冰箱。
很多人可能做不到像马东那样去理解父母,而是不停地与父母讲道理,甚至争吵。殊不知,这不仅是情商最低的行为,还会伤害彼此感情的方式。
道理本身不伤人,真正伤人心的,是一个人讲道理时对别人感受的漠视和不尊重。

不停说教,甚至过度较真、钻牛角尖,久而久之会让人不舒服,关系变紧张。


No.2

只讲道理的人,活在“应该”之中


为什么会有人总喜欢讲道理?
道理,其实这是外界要求的内化。
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果早年的养育者对我们只讲道理,只提要求,不关注我们的情绪感受,我们就很容易发展成一个“过度应该”的人,这些“过度应该”表现在:
人应该应该怎么做?
你应该应该怎么做?
我应该应该怎么做?
他应该怎么做?
这些养育者跟孩子的联结,不是通过情感,而是通过“要求”“对错”“道理”,这样就会导致这个孩子情感感受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引导、锻炼和发展,过度地发展了很多“道理化”的能力。
在大人给他们植入的意识里,小朋友应该好好吃饭才对,即使是你已经吃得很饱了;
小朋友应该不哭闹才对,即使你已经很伤心了;
小朋友应该不抢玩具才对,即使你不想跟别人分享......
很多人在这个框架上长大,变成所谓的乖宝宝,他们长大后也会继续采用这种模式去跟别人进行互动,复制早年用“道理”跟人联结的模式。
在沟通的过程中,道理总会最先冒出来, 他们无法看到活生生的内心,更体会不到每个人感受上的差异,总是不知不觉就得罪别人。

除此之外, 过度讲道理 也会让他们自己的 内心变得不健康
因为只信奉道理,当道理跟自己的感受冲突时,他们会一味压抑自己的感受去解决问题,由此构成强迫。
通过强迫的方式让自己做事的人,很难体验到做事的乐趣,容易陷入到机械和麻木里,有时这种强迫过多,压抑的情绪就会在潜意识中做抗争,形成很大的内心冲突。
我通常用马和骑马的人来比喻这种关系。
骑马的人必须了解自己马的感受,特点,才能更好地管理马,和马一起奔向目标; 而如果骑马的人只关注“马要跑得快才对,马应该跑到那里才对”,完全不顾马的感受,一味地抽打马来让它奋力奔跑,只会把马搞崩溃,引起马的对抗。

同理,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别人,也很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抗。

No.3

情商越高的人,越是“嘴拙”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呢?
这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天性喜欢胜过别人。
相比处于下风,我们更喜欢在各方面占上风;我们天性喜欢别人认同自己,当有人反对或质疑,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压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
可是,这种欲望却在谈话中把我们拉得越来越远。它常常让我们忘了沟通的真正目的,忘了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处处“讲道理”的文明社会,但我们更要知道,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远比道理更高级的东西,比如情趣,比如爱,而它们,理应得到赦免。
如果你碰到这样一个人,在不伤害原则的情况下,不妨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
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认输,是一种高情商,也是一种大智慧。

来源:人民论坛网(rmltwz) ,资料:十点读书、深夜书桌、心理公开课、有书

做会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