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行动联盟  ·  山西省24届一模卷、押题卷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3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你的“好奇心”,我们来守护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社会问题的频发,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耐心做这件事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8-10-20 07:00

正文

看点 随着网络的开放,一些社会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下文作者看来,一些社会问题直接反映了人们阅读的缺乏, 阅读会让人更具独立,内心会更强大,更具判断力,也许会避免很多如今出现的诸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拥有超然脱泛,属于自己的生活。

文丨郑钢   编辑丨李臻


我记得有年去美国旅行,造访梭罗作品《瓦尔登湖》描述的瓦尔登湖。梭罗在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并以此为题材写成超验主义经典作品《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声名在外,然而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并无旖旎的风光,树林环绕,面积不大,只是人们消暑游泳之地,当然也夹杂着像我一样的朝圣者。湖边梭罗曾亲手建造的房子早已化成一堆堆废砾,只留给人们唏嘘和感怀。


影响深刻的是,在我们徒步回三公里外的康科德镇搭火车回城的路上,看到了好多民众的房子。美国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老百姓的房子互相离得很远,即使是一个社区里相离数百米。沿途我看到了好几户人家的老人,在落地窗前,倚着玻璃,或者在庭院里多姿草木边,手持一卷,静静地阅读,旁若无人。


那时,晚霞漫天,夕阳西下,余光徐徐地散落在他们的身上,人书合一,静谧,从容,和谐,我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画面。


阅读会让人更具独立,内心会更强大,更具判断力,也许会避免很多如今出现的诸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看待衰老更为理智,会拥有超然脱泛,属于自己的生活。



阅读,你就会落后时代


其实阅读能解决的问题远远不是这些,还有就业、工作或者今天人们关注阶层流动的问题。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曾在1994年进行了一项国际成人阅读素养调查(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结果表明阅读素养低的成年人,大多数从事低收入工作或没有工作,失业机会也高于阅读素养高的成年人。毫无疑问,阅读具有社会功能。


就像PISA(国际学生素养测试项目)所说的“阅读素养是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纸质文本的理解、使用和反思的能力”。


如今人们常说要弯道超车,追求成功,要阶层流动,改变人生。世界上很多名人或者所谓的成功者酷爱阅读。


世界上创业大佬们的阅读生活或许给我们一些启发:脸书CEO扎克伯格大概每两周读一本书,他还专门在Facebook上创建了一个名为“A Year of Books”的公共主页,号召大家一起来阅读他推荐的书籍;




比尔.盖茨习惯每天睡前用1小时,慢慢把书读完,他还是一位隐藏的大书迷,特意开了一个博客“盖茨笔记 gates note”,坚持在博客更新读书笔记;巴菲特堪称读书狂魔,每天至少读500页,据说创业期更是一天要读1000页之多,从汲取灵感和启示。作家史蒂夫·西博德(Steve Siebold)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采访了1200多位全球各地的成功人士,他说,通过阅读来自学是这些他们的共性。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这就给学习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方面知识会变得廉价,人们学习知识的成本极低,甚至是零成本,能轻易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知识。以前在特定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常常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无法与普通读者接触,而今新技术和媒体的发达,常常使得研究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个出版社资深编辑向我感慨,按照这样的趋势,人们将不再需要实体杂志。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今天的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读书, 知识系统一旦发生变化了,思维系统和话语系统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只有不断地阅读,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阅读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阅读与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都有极大的关联度。


阅读是“戾气”的消除剂


当然,阅读能治疗的还有很多社会问题,就像社会的“戾气”,“戾气”的烧灼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很多角落,有些公权部门无视法律、公权私用、暴力执法,有些个别民众无视社会规则和法律。


比如说前不久传的沸沸扬扬的动车霸座事件,比如说暑期多起擅自闯入独特自然保护区域事件,有些人践踏破坏,拍摄视频,网上炫耀。有的是富裕或权贵阶层自恃财大气粗,恃强凌弱、炫富欺贫。


“戾气”问题的成因极其复杂,不是一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不过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阅读太少。


当前中国的社会阅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不令人乐观, 人均阅读量还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曾写篇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是这样说的:


我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电子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早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因此她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现在的中国人似乎都无法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或许有些夸张,但是确实这是当前中国人的阅读现状写照


一般来说,世界上美好的文字都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元素,如善良、正直、宽容…….即使是人的劣性,也是以批判的形式出现,阅读最大的功能是培育德性,就是美德。


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对某种超越性价值的认定,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一再坚持的某种精神原则。具有德性的人,常常具有敬畏感,敬畏天命,敬畏规则,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他们断然不会将一私之欲,超越在公序良俗之上,凌驾在法律制度之上。




这种养成有时是天生的,但是很大程度是依靠外界的,如信仰、家庭、榜样等,无疑阅读是很重要的途径。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关于阅读对德性作用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


或许梭罗的话更为直接:“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阅读它,我必须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这或许就是阅读的价值和本质。当我们经常遇到善良的人,我们就会慢慢成为善良的人,当我们常遇到正直的人,我们也就变成了正直的人。我们的阅读是为了塑造自我的世界和行为方式。


阅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谈起孩子的教育,有人会谈到手机或者网络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众矢之的”。有个校长发表“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的演讲,控诉手机的危害。前不久还发生了家长没收孩子手机,孩子跳楼的事件。我想很大原因是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体会到阅读的愉悦感,所以会在网瘾的世界里慢慢滑落,直至无法自拔。


阅读是对抗网瘾最好的“利器” ,是最好的“防火墙。”在阅读中,孩子知道有全新的世界等在他们去探索,而不是虚拟世界。




而且,注重阅读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关系更为融洽,亲子关系更为和谐。因为父母与孩子会有更多共同语言,交流和沟通更顺畅,默契感会更强。家长更可以通过阅读,“润物细无声”,培养孩子勤劳、责任、谦逊、虚心、善良等品格。


孩子的成长无非是两点,“成人成才”。阅读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不可小看。从“成人”的角度,阅读让孩子能成为人性意义上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如良好的品行,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以及善良高贵的灵魂。


我一直 建议孩子阅读三种书籍,传记,历史还有小说, 传记是“优秀灵魂”的重现,一个孩子的成长,最直接便是他所看到的榜样以及榜样里的故事。或许我们不能成为伟人,然而我们可以成为追求卓越的人。孩子无意间读到的某个人或者主人的某句话,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伏笔”,成为人生顿悟中的“拐点”,或者激发梦想的“打火器。”


还有历史,是“人类经验”的重现,孩子从时代兴衰和历史轮回中可以找到来处,觅到归处;小说是“生活世界”的重现,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个人世界和生活世界互动的结果,生活世界越丰富,那他个人世界也就越丰富。




从“成才”的角度,科学家们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说法和实证。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学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借用了莫顿的“马太效应”去解释他发现的早期英文阅读能力的差距导致孩子间学术成绩进一步拉大的现象: 启蒙阶段阅读能力越强,孩子随后的学习能力越强; 到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之前还没有打下良好阅读基础的孩子,在学习其他技能方面终身会面临挑战和困扰。


斯坦诺维奇还说:“阅读能力增长缓慢,会导致孩子在认知、行为和动机方面的负向累积,会阻碍孩子学术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孩子在更多的认知和行为领域表现会越差。”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孩子养成了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那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这样的财富不是消耗式的,而是叠加式和增值式的。



END

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快把 “外滩教育” 设为星标,

不错过外滩君每日好文。




你的放养式阅读法,很可能让孩子迷失在阅读转折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