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U学在线
U学在线,致力于通信领域媒体和行业整合顾问服务,并助您掌握领域动向和重构行业圈层。只要您关注通信圈,这里就是您的天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大全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第3455期】快手主站前端工程化探索:Gu ...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第3454期】如何用语音学习编程的 ·  2 天前  
前端大全  ·  前端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U学在线

实用!驻地网工程施工关键点控制

U学在线  · 公众号  ·  · 2018-06-22 18:00

正文

点击上方 U学在线 一键 关注 回复 以下数字即可查看更多 彩内容

【106】 又一起通信工程安全事故,警钟长鸣

【107】 中通服设计“闪亮登场”!

【108】 117家通信企业最新业绩排行

【109】 铁塔上市,招股书透露重要信息

【110】 揭秘烽火科技集团


驻地网接入方式的主要类型


驻地网建设项目根据ONU放置的位置不同,其接入方式分为FTTH/O、FTTB和FTTN三种方式,我们常见的为前两种模式,相关使用和适用的场景规定如下:



驻地网各种模式、建设情景的主要特点


FTTH模式:

确定上联站点和接入光缆,根据小区的用户数量来确定,一般在12芯~24芯之间;明确小区内是否设立机房或光交接箱,再明确光交接箱的容量,一般为576芯;


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光缆线路的建设方式,目前存量小区一般为墙壁光缆,新建小区为管道光缆;


根据小区的用户分布,配置光缆和分纤方案,采用以中心机房或汇聚光交为中心,递减的方式来建设,一般每楼道接入4芯光缆,分光器安装在楼道分纤箱内;


楼道分纤箱必须要安装在楼道内部,中心单元一般安装24~36芯分纤箱,普通单元安装12~24芯分纤箱;


楼层管路采用明钉或暗埋的方式建设,一般1~3层安装2根25mm管路、4~6层安装1根25mm管路;


新建楼宇直接预埋用户多媒体箱;存量楼宇安装分线盒至用户门口即可。


FTTB模式:

确定上联站点和接入光缆,根据小区的用户数量来确定,一般在12芯~24芯之间;明确小区内是否设立机房或光交接箱,再明确光交接箱的容量,一般为576芯;


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光缆线路的建设方式,目前存量小区一般为墙壁光缆,新建小区为管道光缆;


根据小区的用户分布,配置光缆和分纤方案,采用以中心机房或汇聚光交为中心,递减的方式来建设,一般每楼道接入4芯光缆,分光器安装汇聚光交或楼道分纤箱内(楼道分纤箱安装在集中分光无法满足接入需求的区域,在楼道内除安装网络箱外,还必须安装分纤箱,该分纤箱的容量一般为36~72芯);


楼道网络箱必须要安装在楼道内部,中心单元一般安装600*800mm的网络箱,普通单元安装350*250mm的网络箱;中心单元的网络箱内需要配置110模块、ONU、熔接模块和电源插座;普通单元网络箱只需要配置110模块即可,但需注意,所有的网络箱必须安装1根20mm的管子至电源箱;


楼层管路采用明钉或暗埋的方式建设,一般1~3层安装2根25mm管路、4~6层安装1根25mm管路;


新建楼宇直接预埋用户多媒体箱;存量楼宇安装分线盒至用户门口即可。



FTTN模式:

确定上联站点和接入光缆,一般在6芯~12芯之间;明确是否设立机房或室外综合机柜,再明确综合机柜和ONU的容量,一般2.2m的机柜和可扩容ONU;(如果区域面积较大,则需要划分配线区)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电缆线路的建设方式,目前一般为墙壁和架空电缆两种方式;


根据用户分布,采用递减的方式配置电缆,目前设计原则为主配比为0.2~0.3,户配比为0.5;


最后根据配线情况设计分线盒安装的位置(杆上或墙上),再根据所管辖的用户范围确定容量,一般为5~10对,20对以上的分线盒不建议设计。



箱体安装常见安装场景


根据目前不同的接入场景,将箱体安装常见安装场景分为以下几种:

1、主要使用于农村地区借挂电杆部分;

2、主要使用于住宅客户楼道竖井;

3、主要使用于楼宇内水平部分;

4、主要使用于对住宅外部墙体;


箱体安装前检查: 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及图纸要求的规格进行安装。检查箱体配套附件是否齐全,不应缺损。是否符合安装环境如室内型箱体不适宜安装在室外。


安装环境检查: 1、不宜将箱体安装在高温、潮湿、多尘、有爆炸及火灾危险,有腐蚀作用、震动及可能干扰其附近仪表等场所。2、箱体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便于检查、维修、拆卸、通风良好,且不影响人行和邻近设备的安装与解体的场所。


箱体安装要求: 设备箱体的安装应该牢固整齐、美观、水平。在混凝土墙、柱或基础上时,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4个角固定完整牢固。



主要使用于农村地区借挂电杆部分:

1、在电线杆上安装室外光分纤盒;


2、架空敷设光缆预留盘线3—5米,置于箱体上方吊线,布防整齐美观;


3、光缆分纤箱在电杆上安装时,箱体顶端距底层吊线的距离为800mm。箱体安装的朝向应一致;


4、安装于电杆上时,应通过安装抱箍,并加装支架与箱体固定。



主要使用于住宅客户楼道竖井内:

1、合理利用用户楼层、楼道间的管线资源(明管、暗管、槽道)敷设光缆;


2、楼道水平部分光缆采用槽板或PVC管保护;


3、入户部分开孔后光缆引入;



主要使用于楼宇内水平部分:

1、室内光分纤箱必须安装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应安全可靠、便于维护;尽量不要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兼顾施工操作和维护的方便。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


2、将分纤箱摆放在准备安装的位置,分纤箱底部距地面应大于1.2m。


3、垂直、水平部分采用PVC管布防。


主要使用于对住宅外部墙体:

1、室外墙挂式安装光缆分纤箱,箱体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2.8~3.2m。


2、光缆引入方式采用在住户端安装墙壁拉攀,采用钢绞线或铁丝软吊引入。




分纤箱工艺规范

箱体内线缆布放应整齐,无明显扭绞和交叉,同时考虑预留出设备扩容的布线位置。


光缆纤芯熔接色谱符合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浅蓝顺序熔纤。各接头光衰小于0.08DB。


光纤缠绕的最小半径应大于30mm曲折度。


分光器面板朝口与尾纤对应,减少尾纤弯曲带来曲折度。


箱体内尾纤应做标签标示。


网络箱工艺规范

箱体内线缆布放应整齐,无明显扭绞和交叉,同时应考虑预留日后设备扩容的布线位置。


机柜取电从用户侧空开接取,空开不得复接,空开处粘贴标签标示。

(1)电源线两端要有标签,标签上要标设备等信息。

(2)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箱体内。交、直流电源电缆必须分开布放;


电源电缆和信号线缆应分离布放。

(1)网络箱安装设备机面平齐,无参差现象,机面对齐误差不大于3mm。(2)设备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3)网络箱应单独提供一个专用220V、10A带有保护接地的扁圆孔多用(二孔、三孔)电源插座,供箱体内的有源设备的使用。分光器面板朝口与尾纤对应一致,尾纤曲折度自然、不折损。


网络箱顶端及底端进出线孔均须用防潮阻燃材料进行封堵。箱体内各线缆均应做标签标示,方便日后维护检修。



△网络箱内各器件安装有序、走线合理,各设备、线缆均作标示,工艺合格。


△进线孔未使用防火泥封堵,尾纤等线缆未捆扎整齐。110模块线头未剪齐,工艺不合格。



驻地网光缆布防常见场景


根据目前不同的接入场景,将光缆布防场景分为以下几种:

1、 PVC管或槽板敷设;

2、附挂供电杆路光缆部分;

3、墙壁光缆部分;

4、架空软吊光缆部分;


PVC管或槽板敷设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应有标志,明确服务对象;


2) 管道内应无阻挡,道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


3)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 管,垂直部分管径不宜小于φ50mm(或多根φ32mm管),水平部分管径不宜小于φ16mm,当长度超过30米或有拐弯处宜安装过路盒。(明管方式可参照执行)


2.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50%。管内穿放入户电缆时,截面利用率不超过30%。


3.线管拐弯时必须加弯头,线管连接部位不应在穿越楼板或墙体处;明设线管应每隔80cm-100cm用塑料卡钉固定,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



暗管敷设

钢制穿管器

材质较硬、强度较高的穿管牵引工具,适用于有垃圾物阻塞的管孔,且管孔内无其它线缆。



塑料穿管器

材质较软、强度一般的穿管牵引工具,适用于管径较小或管孔内有其它线缆的管道。


施工步骤

1.根据设备(光分路器、ONU)的安装位置,以及入户暗管和户内管的实际布放情况,查找、确定入户管孔的具体位置。


2.先尝试把引入光缆直接穿放入暗管,如能穿通,即穿缆工作结束,至步骤8。


3.无法直接穿缆时,应使用穿管器。如穿管器在穿放过程中阻力较大,可在管孔内倒入适量的润滑剂或者在穿管器上直接涂上润滑剂,再次尝试把穿管器穿入管孔内,如能穿通,至步骤6。


4.如在某一端使用穿管器不能穿通的情况下,可从另一端再次进行穿放,如还不能成功,应在穿管器上做好标记,将牵引线抽出,确认堵塞位置,向用户报告情况,重新确定布缆方式。


5.当穿管器顺利穿通管孔后,把穿线器的一端与引入光缆连接起来,制作合格的光缆牵引端头(穿管器牵引线的端部和光缆端部相互缠绕20cm,并用绝缘胶带包扎,但不要包得太厚),如在同一管孔中敷设有其他线缆,宜使用润滑剂,以防止损伤其他线缆。


6.将引入光缆牵引入管时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应由二人进行作业,双方必须相互间喊话,例如牵引开始的信号、牵引时的互相间口令、牵引的速度以及光缆的状态等。由于牵引端的作业人员看不到放缆端的作业人员,所以不能勉强硬拉光缆。


7.将引入光缆牵引出管孔后,应分别用手和眼睛确认光缆引出段上是否有凹陷或损伤,如果有损伤,则放弃穿管的施工方式。


8.确认光缆引出的长度,剪断光缆。注意千万不能剪得过短,必须预留用于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的长度。


附挂供电杆路光缆部分

1、 光缆进出城区若利用供电杆路架设,应选择档距小于100M、杆路质量较好、且低于10KV的杆路。


2、 由于光缆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给线路的施工、维护运行带来不便,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保证人员和线路的安全。


3、 与电力线同杆架设的光缆线路,其与10KV电力线的净距离应不小于2.5M。光缆线路应架挂于电力线下方,当线路交叉时,光缆的吊线应用PVC管保护。


4 、本光缆线路穿越双杆10KV变压器,给光缆线路的施工及维护带来不便,该种做法规范上是不认可的,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旁路避让。在不可避免时为了安全,光缆和吊线应用PVC管保护,长度不小于5M,保护管两端应用绝缘带绑扎牢固,要求双方线路最小距离不小于0.6M。施工安装应选在电力线停电的时候操作。操作者应是熟练工,并要按照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附挂供电杆路光缆部分

附挂供电杆路光缆接头盒及光缆预留位置应本着方便后期电力维护方便原则,尽量与供电杆路间隔开距离。供电杆路不能安装预留架,所以光缆预留线缆应预留于接头盒两侧,固定在吊线之上。两头预留线缆应做好路由标志牌。接头盒与供电杆路间距50cm—100cm。


墙壁光缆部分

A.中间支架一般采用中号的三角支架,终端一般采用三眼的角铁;


B.墙壁光缆吊线支持物所采用的终端铁用三个直径为10mm、三角支架用二个直径为10mm膨胀螺丝固定;


C.终端铁、镀锌三角支架应装设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吊线水平、垂度应符合规范标准;


D.墙壁光缆的吊线应采用规格为7/2.2mm的镀锌钢绞线;


E.吊线跨主要街道净高交越时不低于5.5米,巷道不低于5米;


F.墙壁吊线应按水平方式敷设,上引、下引时应垂直敷设,距离墙角不小于50厘米;


G.墙壁吊线在两建筑物之间的跨距不超过20M,墙上支撑物的间距应为10-15M,终端支撑物与第一个中间支撑物之间不大于5M;


H.基站楼层引上吊线及子管的布放:吊线终端分别做在引上钢管上端50CM和馈线窗下或楼顶屋沿下;吊线应紧贴墙体,垂直引上,收紧适中;新建引上吊线时同时用扎线捆绑3根子管,分别间隔30—40CM捆扎一次;


I.墙壁光缆一般采用吊线挂钩式敷设,线路段上不需要套用子管,经过热源、电力线等特殊路段时采用子管及其他措施进行保护;


J.中间支持物两侧各15—25cm处设置一个挂钩,终端两侧各25--30cm采用蛇形软管进行绑扎;


K.光缆在墙角转弯处应使用蛇形软管保护;直线每隔50米、引上、转弯处应挂上光缆PVC挂牌.标示光缆芯数、路由去向。



光缆进入楼道施工要求

光缆进入楼道采用上下进线方式。进线光缆不得小于最小光缆曲率半径。线缆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交叉、打圈等现象。光缆垂直敷设时,应在光缆上端和每隔1.5m处进行固定;水平敷设时应在光缆的首、尾、转弯以及每隔5m~10m处进行固定。


  • 光缆过墙体开孔时候,应采取套管保护,防止光缆磨损。


  • 光缆进线处,对开孔墙体需做封堵等恢复。光缆入线处需做滴水弯,防止雨水顺光缆进入楼道内。


  • 光缆进楼处应余留光缆10M-15M.左右。


  • .进入楼道光缆应在醒目处附挂光缆挂牌,标示光缆型号、芯数及路由去向方便日后维护工作。


架空软吊光缆部分

1、使用丁字夹板分支出来的吊线连接到墙壁拉攀。当吊线水平敷设时,其终端可用有眼拉攀,中间的支持物用吊线支架装设。终端装置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


2、预留光缆3—5米置于箱体上方固定在墙攀附近。


3、在分支吊线与外墙距离不大于5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4.0铁丝连接有眼拉攀。




楼道垂直管工艺规范

楼道布线要点

1.光分纤盒应选择靠近垂直管道、方便维护的位置安装。


2.为方便后续布线,光分纤盒应安装在中间楼层。


3.垂直管道位置首选靠近用户家门的平台,次选休息平台。垂直管道敷设完毕后,应修补好楼板孔洞,粉刷受污染墙面。


4.垂直管道首选多孔PVC管,每层加装一个过路盒;次选单孔PVC管和塑料线槽。


5.水平管道首选波纹管,次选单孔PVC管和塑料线槽,慎用楼道明线钉固方式。


6.考虑实际用户渗透情况,引入光缆芯数与住户数配比相符合。



楼道PVC管工艺规范

楼道布线主要器材


路由选取

1.垂直管道位置首选靠近用户家门的楼道平台,次选休息平台。


2.为方便后续装维操作,只有在采用精确覆盖模式,且楼道内无空间或安装比较复杂时,垂直管道才允许在室外敷设。


3.管道应选择垂直路由,尽量避免横向错位调整。


4.如垂直管道横向错位无法避免时,少许错位用146过路盒调整;较长距离错位则可以采用加装横向管道,并在两端加装100过路盒的办法解决。



管材选取

1.采用垂直、水平覆盖模式建设时,为方便后续装维,建议选用 Ø32 多孔PVC管。


2.采用精确覆盖模式建设时,建议优先选用Ø32多孔PVC管,也可以选用Ø25/32单孔PVC管或PVC线槽。


3.如果垂直管道需要跨越原有横向管道,则建议优先选用Ø25单孔PVC管,以方便PVC管冷弯后跨越。



楼板打孔-1

1.应尽量贴墙定位打孔位置。


2.先用Ø12钻头打孔,并扩孔打穿楼板;然后用Ø20钻头打孔,并用錾子和电锤扩孔到Ø32 。


3.打孔时,先用电锤在打孔位置轻轻定位,然后再冲击打孔,待快要打穿楼板时,应控制打孔冲击力度,避免出现楼板下沙灰大块脱落。



楼板打孔-2

1.敷设Ø25单孔PVC管时,也可以直接用Ø26钻头打孔。


2.用电锤在打孔位置先轻轻定位,然后再冲击打孔,待快要打穿楼板时,应控制打孔冲击力度,避免出现楼板下沙灰大块脱落。


3.遇电锤卡在孔洞时,不可强行打孔;可用錾子或钻头将孔洞轻轻磨圆滑后,再继续打孔。


4.如果采用水磨钻头打Ø32 孔时,应用塑料薄膜覆盖墙面,以减少污染。



垂直管道敷设

1.管道、过路盒测量定位。


2.根据垂直路由情况确定过路盒安装位置,过路盒高度应大于2.2米。

3.遇有横向管道需跨越时,可用弯管弹簧或手扳弯管器、热风机将PVC管弯成合适角度跨越。


4.根据测量情况将PVC管用钢锯裁成合适长度,断口应锉平,铣光。


5.将PVC管、过路盒安装定位,管、盒之间应安装严实、密缝。


6.每隔0.8~1.2米安装一个管卡来固定管道,管卡应安装牢固,管道应安装垂直。



跨越横向管道的方法:单孔PVC管的塑性变形法

1.冷弯法:适合于管径在Ø25及以下的 PVC管。将弯管弹簧插入PVC管内需要煨弯处,两手抓牢管子两头,顶在膝盖上用手板,逐步弯出所需角度;或者PVC管单端固定在孔洞内,两手抓牢管子另一端,逐步弯出所需角度,然后,抽出弯簧。


2.热煨法:适合于Ø25以上的 PVC管。将弯管弹簧插入PVC管内需要煨弯处,用热风机均匀加热、烘烤管子煨弯处,待管子被加热到可随意弯曲时,立即将管子放在木板上。固定管子一头,逐步煨出所需管弯度,并用湿布抹擦使弯曲部位冷动定型,然后抽出弯簧。不得因热煨弯管出现管子烤伤、变色、破裂等现象。



跨越水平横向管道的方法:软式保护管跨越法

1.适合于采用Ø32多孔管,又需要跨越横向管道情况。


2.多孔管在上方伸出楼板5~10cm左右,下方多孔管敷设到横向管道位置,约2.65m左右;上下多孔管之间不安装过路盒,本层蝶形光缆直接分歧到水平管道,其它楼层的蝶形光缆跨越横向管道,适当留有余长,并用保护管保护。


楼板修补

1.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修补,楼面用普通水泥修补,并做一个阻水凸台。

2.天花板应采用白水泥或腻子修补。


3.修补应尽量贴近原有颜色,修补处应光滑平整。


4.应及时清扫、清理施工遗留的垃圾。


(注:腻子是滑石粉与胶水混合物,常用于新楼墙面白化装饰)



垂直管道与光分纤盒连接

1.垂直管道与光分纤盒连接测量定位。


2.垂直管道与分纤盒之间存在水平连接段时,采用60X40PVC塑料线槽连接。

3.根据测量情况将PVC线槽用钢锯裁断成合适长度,断口应锉平,铣光。


4.与光分纤盒衔接处应开好出线口,开口应圆润光滑;线槽尽头应安装好封头。


5.将PVC线槽安装定位,塑料线槽与垂直管道、过路盒、分纤盒之间应安装严实、密缝,安装应牢固。



电信共建共享PVC管沟通

1.安装PVC管前,施工单位应对所使用材料进行自检,监理进入工地后复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安装的机械、械器具是否齐全,核对材料生产厂家是否入围、检查质量是否合格(管材硬度、壁厚等要素)。


2.PVC钉管安装时使用的管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PVC管时,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均匀、安装牢固、便于走线。过弯时应使用弯管器对PVC管弯折,弯角自然,不得损伤管材影响后期使用。


4.共建共享小区箱体间需敷设沟通管。一般使用25ΦPVC管做沟通,弯头用门弯Φ25处理。门弯可开启盖板,方便日后穿放皮线光缆对用户装机维护。


5.钉墙安装的PVC应使用管材所对应的铁卡。如25ΦPVC应使用25Φ铁卡固定,铁卡间距50CM一处,铁卡固定工艺要求整齐、间距合理、牢固。



楼道线槽工艺规范

1.驻地网建设需使用到PVC线槽时。PVC线槽在安装前应检查使用的线槽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PVC线槽规格应符合日后扩容需求。


2.安装PVC线槽时,应使用切割设备,线槽切口平滑整齐、无毛刺。线槽装订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均匀、安装牢固、便于走线。各对接、延伸处要使用相应PVC配件,如PVC三通、直接等。总体工艺整齐美观。


3.线槽内走线工艺要求。线槽内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绞结现象,线槽内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操作损伤。线槽内电源线、光缆、光纤或网线等需要分离布放。线槽内线缆不外露、线槽盖板齐整严密。不得过度放置过多线缆,避免因自重超负荷造成线槽脱落造成损伤等情况发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