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卜正民×杜贊奇×韓森×彭慕蘭×魏希德×張信×張泰蘇 || 全球頂尖歷史學家對談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3-06 16:31

正文

顶尖历史学家世代对谈|卜正民 杜赞奇 韩森 彭慕兰 魏希德 张信 张泰苏

原创 全球研究论坛 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 2024-02-28 21:35



顶尖历史学家世代对谈:

全球史与中国史:理论与方法


Top Historians Roundtable
Global History & Chinese History: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Dialogues among Historian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策划 / 召集:

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泰苏 耶鲁大学法学院暨历史系教授

陈丹丹 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 教授

全球学术平台“全球研究论坛”创始人


主办: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forum.com

合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顶尖历史学家世代对谈:

全球史与中国史:理论与方法

与谈人(姓氏音序)

卜正民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杜赞奇 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教授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

彭慕兰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

魏希德 比利时鲁汶大学历史学教授

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泰苏 耶鲁大学法学院暨历史系教授


主持人

陈丹丹 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 教授


讲座时间

北京时间2024年3月7日 晚10-11:30

(纽约时间早9-10: 30; 欧洲中部时间下午3-4: 30)


Zoom会议链接

https://us06web.zoom.us/my/globalstudiesforum

Zoom 会议号码 : 969 186 3549 密码: 202437


直播平台

【全球研究论坛】B站官方频道:

全球研究论坛: 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

直播间号:27818660

【全球研究论坛】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B站官方频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699215841


三联书店 微信视频号: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大方微信视频号:跳岛 FM Talking Literature

中华书局 微信视频号:中华书局 1 912

【政治学评介】 B 站频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1183905473



★ 嘉宾介绍 ★

与谈人


卜正民

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5—2016年度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会长。曾任多伦多、斯坦福、牛津等大学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获得2023中国学贡献奖。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中国近代史、全球史,并担任哈佛大学出版社《帝制中国历史》主编。2005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发的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章,2006年获颁古根海姆学术奖。代表著作有《 纵乐的困惑 》《为权力祈祷》《维梅尔的帽子》《秩序的沦陷》《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


杜赞奇

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教授,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教授。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华人研究委员会 (1991-2008) 的历史系教授和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的莱佛士教授和所长 (2008-2015) 。杜赞奇教授于 2017 年获得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并任 2019—2020 年度亚洲研究学会(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会长。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 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曾先后荣获 1989 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 1990 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此外还出版了《从国族中拯救历史:质疑现代中国叙事》( 1995 ),《主权与真实性》( 2003 ),《全球现代性的危机》( 2014 )等作品。他的著作被译为中、日、韩和欧洲多语种出版。


韩森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丝绸之路史及世界史等。1987 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后,韩森教授加盟耶鲁大学,现任斯坦利·伍德沃德历史学讲座教授。韩森教授于 1991-92 年在香港大学、1995-96 年在北京大学、2005-06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访问学者。2008-09年和2011-12年,韩森教授任教于耶鲁大学与北京大学的联合本科项目,2015年秋季任教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在耶鲁,韩森教授所教课程包括《中国:从现在到过去》(她和濮德培教授共同设计的一门课程),以及关于宋代、丝绸之路与世界史的研讨班。韩森教授著有《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1990)、《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 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1400 ,1995)、《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 Open Empire :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2000)、《丝绸之路新史》( 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2012)等。《开放的帝国》第二版于2015年出版,并由1600推至1800。韩森教授于 2020 年 4 月出版了《公元1000 年:全球化的开端》( The Year 1000: 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and Globalization Began ), 该书已被译为15 种语言。目下她正在写作亚洲探险时代(800-1500 )的历史。


彭慕兰

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 2013 2014 ),“加州学派”代表人物。 1980 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8 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 1853 1937 )》(荣获 1994 年费正清奖)、《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荣获 2000 年费正清奖、 2001 年世界历史协会年度图书奖)、《贸易打造的世界—— 1400 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与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魏希德

2022 年起任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史与全球早期现代史教授, 兼任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魏希德教授对东亚语境下或比较历史框架与全球历史框架中的思想、 社会和政治史有着广泛的兴趣。 她曾在鲁汶大学与哈佛大学学习中文与中国史, 并先后获得汉学学士(鲁汶大学)与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 魏教授先后在多所大学教授中国史和世界史, 历任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助理教授( 2002-2007 )、牛津大学副教授( 2007-2012 )、伦敦国王学院高级副教授( 2012-2013 ), 2013 年出任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史讲座教授。 她出版了五部研究中国政治文化与思想史的著作, 重点关注中华晚期帝国官僚基础设施与政治传播的运作,包括:《 中国和欧洲历史上的政治传播, 800-1600 年》(编者, 2021 );《贞观政要》 ( 英文译者与编者, 2021 )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信息、领土与人际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