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打工人年前精神状态大赏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扛起国产化大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城市随机观察|拼贴的群像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25-01-23 07:59

正文








镜头里的生活图景 📷



闫家成,业余摄影师、创作爱好者、“机遇超市ChanceHub”创办者,以《给栏杆做清洁的工人们》等聚焦平凡生活场景的摄影作品为人所知。本期城市随机观察,跟随闫家成的作品,在生活缝隙中看到社会众生相。


城市随机观察|拼贴的群像


{ 观察家vs创作者 }

被外界贴上“人类观察家”标签的摄影师闫家成更倾向将自己定位为“创作者”。他对观察、记录、创作的定位有清晰的理解,“观察”是行为,“记录”是将观察所得进行留存的过程,“创作”则暗示着“一种从无到有的创作能力”。摄影是闫家成记录自己观察的方式,固定场景中的人物变化与拼贴手法是他的作品特点,也是他提供的视角,呈现日常的非日常形式是他的核心创作理念。


闫家成性格内向、偏好独处,因此有更多时间和空间用于“观察”,由此养成了观察生活场景和身边人的习惯。他发现独处时思绪更集中,能更敏锐地捕捉隐藏在生活缝隙中的情感与故事,通过“摄影”将“观察”升华为视角独特的“创作”,呈现不一样的生活图景展现创作者从无到有、化平凡为独特的能力。


“广告灯箱照亮夜行人”丨左右滑动查看



{ 群像的力量 }

2020年2月,闫家成在广州科韵路看到环卫工人正在给栏杆消毒,由于道路狭窄、无法一次拍摄到所有人,他便逐一拍摄参与工作的环卫工人,通过后期处理拼接成一张完整的画面。这种“拼贴”的创作手法解决了技术上的限制,同时呈现出「群像」的力量感。

“给栏杆做清洁的工人们”丨左右滑动查看


之后,闫家成的镜头对准了更多维持城市运转的人群:穿梭于繁忙路口的外卖小哥、在火车站奔走的农民工,以及像“电池”一样被地铁输送到工位的打工人。这些群体庞大又统一,蕴藏着多样的生活面貌和个人理想。


为避免创作带有主观性,闫家成多数时候会在对方没有被拍摄意识的情况下拍摄,尽可能还原真实的现场,但他也认为“拍摄人物故事,有交流总是好的。”所以主题系列作品“春运的行李”是经过询问同意才进行拍摄的。


“外卖小哥”丨左右滑动查看


“火车站”丨左右滑动查看


“地铁上的打工人”丨左右滑动查看


“春运的行李”丨左右滑动查看


谈及之后的拍摄计划,闫家成想拍自己更接近、了解的同辈人或父母一辈人展现另一个群体的众生相。



{ 城郊之夜 }

2021年,闫家成搬家到位于广州市郊增城区的“睡城”,这里公共空间极度匮乏,社区旁边的河边道路成了居民的夜间聚集地,河对岸的村子漆黑一片,从远处看却意外有舞台背景的效果,对场景的敏感度让他发现了这个有意思的视角。于是从2022年起,闫家成站在舞台对面,开始这个舞台的表演记录,截至目前共拍摄了30余张照片。

“城郊之夜”丨左右滑动查看


热闹、充满生活感的场景总能吸引闫家成,人们在这种氛围里自由与放松的状态感染了他,于是运动、遛狗、放烟花都被他拍摄下来。这组作品发布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都觉得“视角挺有意思”,但对于早已习惯创造视角的闫家成而言,这些反馈并无影响,只要他还被这些热闹的场景打动,就会持续拍摄,直到搬离“睡城”



{ “里程碑”与“未来式” }

2017年10月,闫家成从越南旅游回来、在深圳等车回广州时,临时起意拿出相机,对着候车站一隅试着拍了几张,“好像突然就学会了拍照,一直拍到现在。”


“深圳候车厅”


2018年,闫家成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摄影作品;2019年,他前往新加坡拍摄在那里打工的中国人并发表在媒体上;2023年,《一席》邀请他分享创作故事......这些都是闫家成作为业余摄影师的“里程碑”式经历,在不断被关注和认可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坚持创作的勇气与信心


“豪华旅店——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人”


2024年8月,闫家成在互联网平台以账号形式创办“机遇超市ChanceHub”,整理并发布摄影、写作、绘画等涉及多类创作的全球比赛、征集、驻地信息。闫家成认为对创作者来说,机遇不可或缺,他希望这些好机会能帮到有需要的创作者。目前,“机遇超市ChanceHub”仍处于起步阶段,创作者们可以通过账号私信联系闫家成,他会利用空余时间回复大家的咨询。









{ 友邻moment✖️单读|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 }


闫家成的摄影作品《城郊之夜》收录在了单读出版的《单读》系列第39本作品《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中,这本脱胎于“新声计划”的书籍同时汇编了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非洲、瑞士和中国的由五种语言创作的十四篇作品。他们做了一场“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用非常规的语言和叙事、异质性的表达、独属于自己的声音,书写了“新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普遍性的恐惧、疼痛、迷茫中试图寻找,既然熟悉的已然模糊不清,那什么是朝向未来的希望?


留言说说你拍过的群像

我们将抽出1位朋友

送出《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豆瓣-友邻moment看本期合集内容


©️图片授权:@闫家成

©️转载: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友邻moment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