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栩先生
知乎@李栩然,大家口中的“学长”,喜欢从独特的角度用真诚、温暖的文字谈论人生、职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亿邦动力  ·  当“北雪南移”,雪场是门好生意吗? ·  昨天  
亿邦动力  ·  金蛇灵韵舞银花,斗罢艰险又出发 ·  4 天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2025年高级会员开始招募啦! ·  4 天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2025年高级会员开始招募啦! ·  4 天前  
电商报Pro  ·  美团王兴做了一个小红书 ·  4 天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灵蛇献瑞 “巳巳”如意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栩先生

比拯救贫穷更重要的,是拯救“心穷”

栩先生  · 公众号  ·  · 2019-10-14 12:14

正文

文 | 剑圣喵大师

来源 | 剑圣喵大师(ID:swordpain)

转载 | 栩先生(ID:superMr_xu)

我在《最怕你思维停滞,还安慰自己是“阶层固化”》(后台回复“思维”获取)里提到过:


思维一旦固化,一旦拒绝输入,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也就停止进步了。

 

这就像一台机器,硬件在慢慢老化,软件却一直不更新,就肯定会被淘汰一样。


如果一个人只能按照一个狭隘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还拒不接受任何改变,才是人生里最大的困境。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比心穷更可怕的,是心穷而不自知。


今天分享的文章,从另一些角度来谈“心穷”。你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启发。



1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


《我和我的祖国》里,陈凯歌导演了一个故事叫《白昼流星》。


两个未成年小混混,在出少管所后,依旧偷窃成瘾,被亲戚送来给老主任教育。


老主任帮他们换衣服、洗澡,给他们做好吃的,但后进青年A居然恩将仇报,偷了老主任用来救命的钱,哪怕后进青年B苦劝。


接着他们被警察抓了,被绑在老主任家里。


老主任不仅为他们松绑,还告诉警察:钱是自己给A和B的。


A和B大受震撼,从此改过自新,于是,老主任带他们去迎接“归乡的人”——返回地球的宇航员。


青年AB看到宇航员后,更是热泪盈眶,冲上前搀扶宇航员。


最后青年AB想起了“白昼流星”的传说,从此浪子回头。



本故事中很多镜头是让人非常有触动的,比如大漠骑马奔驰。


但我觉得编剧在“如何矫正误入歧途的少年”这件事上,缺乏一点深度。


其实,这个故事几乎和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一模一样。


主角冉阿让原本是个囚犯,出狱后被社会抛弃,在快要饿死的时候,被老主角米里哀收留。


但是冉阿让晚上趁老主角睡熟后,偷了老主教的银器潜逃。


第二天,冉阿让被巡警抓了回来,但老主教却对警察说,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


临走时,老主教还赠送了他最值钱的两个银烛台给冉阿让。


主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雨果的《悲惨世界》第一章里,几乎整个都是写主教米里哀的。要知道,他在本书中不是个重要人物。


而他却是冉阿让的整个精神支柱,冉阿让之后一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主教之所以能感化冉阿让,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他教会了冉阿让:


不要自我欺骗,要诚实。



冉阿让之所以恩将仇报,是因为他之前觉得,这个社会在迫害他,上流社会特别是贵族都是可耻的(书中的时代刚经历过法国大革命),主教对他的好不过是一种虚伪。


在雨果看来,这就是世界之所以悲惨的原因,叫做:


“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而雨果反对暴力,他在书中传达了一个思想,那就是: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充分放弃自我欺骗,要认识到别人的价值,甚至要牺牲自己拯救他人。”


这也是整个《悲惨世界》书里的核心思想,最后冉阿让甚至为了保护一个流浪汉,舍弃了市长职位,还拯救了一直追杀自己的警察沙威。


但换到《白昼流星》里,编剧似乎只理解了表面,那就是:“要让一个人步入正轨,只需要宽容他就行了!”


我觉得这是对“感化”和“教育”的一种局限认识,也可能是导演和编剧没能更好的展现这一点。


否则老主任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告诉青年AB。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你之所以为非作歹,主要是因为你只选择看见了恶。”




2

人之所以善良
是因为他们选择如此


电影里的老主任是伟大的,他既能扶贫,也能扶“贫”。


“心贫”可比贫穷可怕一万倍。


所谓“心贫”就是,有些人之所以偏激自私,甚至处处伤害别人。


原因就在于,他的关注点永远只有自己。


这样的人有两个特征。


1、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价值是无穷大的,而别人的价值基本为0,所以别人理所应当为他们付出。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说过这么个故事:


他小时候家穷,穷得没饭吃,过中秋时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个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来了个要饭的老人……


莫言说,他当时端出半碗红薯干,给乞讨老人。


不料想,老乞丐顿时发飙了,骂道: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好端端在家吃顿饺子,就被骂“心是怎么长的”,莫言气得半死。


可这老乞丐的话,却是义正辞言,掷地有声,但听起来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


但老乞丐最终赢得了道义的胜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饺子。


也许老乞丐知道了莫言的今天后,还会觉得是自己成就了莫言。



2、正因为自己的价值无穷大,别人价值为0,所以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因此他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为了得到蝇头小利,恩义什么的不重要,踩着你的肩膀前进是小事,踩着你的尸体过路也不算什么!


我的朋友熊博士,因为学术能力突出,被某教授玩命打击,哪怕熊博士对她客气万分,某教授依然觉得熊博士在阴谋伤害她。


最后熊博士在教授发配支教、匿名污告、故意刁难和当众侮辱下成长起来,成了知名学者。


某教授开始在整个单位哭诉:她培养出了熊博士,熊博士不给她个几十万,简直是忘恩负义。


遗憾的是,由于某教授给领导哭诉时声泪俱下,领导多半觉得这是真的。


这就是所谓的“心穷”。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俗称“我弱我有理”也叫“被猪油蒙蔽了心”。


电影《白昼流星》里青年A在偷钱时也说:


“老主任是个骗子,我们这么穷,他怎么会有钱。”


这就是典型的“心穷”。


人们都相信,恶人作恶都是被环境逼的。


但是,很多人不会明白一个道理:


“我们被人伤害,不是我们可以伤害无辜者的理由。


人之所以善良,是因为他们选择如此,而不是因为环境导致或者本性使然。”



美国心理学工作者把这类“心穷”叫做“自我背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我背叛”,分为三个阶段:


1、自我开脱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损人利己”时,我们会找理由给自己开脱。


比如,我忙于学习英语没写文,我会对大家说,是担心大家节日没时间看文。


如果“自我开脱”用多了,人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2、放大别人缺点,伤害无辜者


这时,人们会把自己自私的理由,归结于是对方犯错导致。


比如

“我出轨是因为老婆不体贴”

“我讲课乱讲是因为学生不好学习”

“拍不出好电影是因为观众垃圾”
......


说实话,当人走到这步时,他的认知就已经扭曲了,需要教育或者心理工作者介入。


庆幸的是,大部分人会在这个领域止步,因为他们大脑隐约还是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我还是有过错的”。


遗憾的是,还是有人会走入第三阶段,这就是所谓的“误入歧途”了。


3、替罪羊之盒


“替罪羊之盒”是美国亚宾泽协会提出的概念,即:


一个人觉得,别人都应该无条件供养自己,因为他们都是有罪的。


他们最大的罪,就是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垫脚石。


这样的人就已经在犯罪的边缘了,也就是真正的“心穷”。




3

傻瓜对自我确定
而智者却总充满疑惑


我很幸运,我曾经在走到第二阶段时,被我导师挽救了回来。


我日夜在网吧沉迷魔兽世界,不去上课,因为高考失利。


导师派我去辅导一个同样沉迷魔兽的高中生,当我看到他妈被逼到跳楼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我突然发现:


我因为只看见了自己,只实施了对自己有利的活动,从来没想过,这种活动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多么大的伤害。 


为此,我总结出了跳出“心穷”的4个步骤。


1、埋怨别人


当你遭遇挫折时,这个时期是必要的,不过你必须醒悟一件事:


埋怨什么都改变不了。


2、自我放弃


很多人在这一个时期里沮丧,但沮丧是有一个好处的,它会集中很多心理能量来对内思考。


只不过如果缺乏外力帮助,人会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案,并永远困在这个时期。


3、认知自己


这就是最关键的步骤,它把一个人的痛苦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知自己是一件最难的事。


要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告诉你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和你一样是有价值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动机。如果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不仅会撞上社会这面巨墙,还会被他们所抛弃。


你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融入社会,从而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


当然,学校里的“社会大哥”显然与这个定义是相反的。


4、成为自己


到了这一阶段,人便摆脱了心穷,他知道怎么用自己的长处,去赢得社会竞争。


只可惜,帮助别人认知自己的“导师”真的很少很少。


所以罗素有这么一句话:


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于,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充满疑惑。


如果你足够幸运,走出了“心穷”。


那我真的希望你能够渡一些可渡之人,只为让这个世界不再悲惨。


毕竟,人类之所以痛苦,最大的原因就在于:


他们明明深陷绝境,却永远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延伸阅读:

1. 为什么你能力这么强,却总是过得很失败?

2. 普通人该如何改变命运?我用10年总结出了人生的“杠杆定律”

3. 一个关于人性的小故事
作者简介:剑圣喵大师,百万畅销书作家,500万粉丝个人帐号意见领袖,省高校心理协会常务理事,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情绪管理达人,陪同读者成就强大,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著有《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掌控情绪,从来不靠忍》《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正在热销中,微信公众号:剑圣喵大师(ID:swordpain) 


—— END ——
我是栩先生,喜欢用深度思考剖析个人成长话题。关于成长动力和底层思维,你可能会关心一些问题:

《如何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怎样才能改变一个堕落多年的人?
《如何像拥有性冲动一样,拥有自我改变的冲动?

关于这些,我都写过获得高赞的成长干货。我也写过《如果格局决定了人生,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这样获转载上千次,阅读超千万的深度思考文字。(后台回复“1”可提取这几篇文章)。

我希望的是,通过我的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个人成长的一些真痛点、真问题。


关注栩先生,我们一起高效成长


【栩先生唯一社群开放啦】


16组核心成长主题

本周学习主题:个人形象管理

下个学习主题:人际关系管理


点击了解详情:这15个字 讲透一个人爆发式成长的根本原因


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


有道云笔记职场领域
“十大最具价值”公众号


每周一到周五
中午12:15准时更新

点亮“在看”
愿你走出心穷
清醒认知自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栩先生唯一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