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年的第一期私享会就要结束了。时间比预想的要长,长很多。我们都是第一次做这个事情,难免有一些慌张,不知所措,计划不了那么周详。
那一年,仕泉兄从广州飞过来,说要做这样一个涵盖书法史论与创作探讨的长期项目。我被他的热忱深深打动。可我确实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没有想到这个过程如此复杂,没想到工作量如此庞大。但我们还是戮力同心,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所有计划项目。
接下来会出一本书
,记录我们大家共同走过的部分历程,那些没有记载的部分,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感谢诸位这一年多的陪伴,这是一个特别枯燥、特别毁灭自信的过程,坚持下来实在需要信念、勇气和热爱。很多朋友的实践成果,有了质的提升;很多朋友的眼光,已经远在同侪之上。我很欣慰。
“私享会”的项目是长期的。
2020年我们主要围绕
沈曾植
、
康有为
、
马一浮
的书法理论和实践进行讨论
(下文会详细说明)
。私享会的参与者会有一些变动,但我们的友谊常在。或者,我们继续在这里商量培养很小众的中国书法;亦或者,我们在某一座城市,夜半酒醉,畅叙人生。我们还是我们,我依然会在山海关的酒馆等你。
给诸位鞠躬了,谢谢大家。
坦斋(周博)
上文提到的书,目前
无界线
编辑团队正在紧张地进行编辑收尾工作,出版社也在同步申报选题环节,下面甄选部分设计页面供大家批评指正!之前征集书名会在下厂印刷前揭晓结果!敬请期待!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是干货多,能让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家感觉到启发和收获,因为本书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时间为线索,以微信聊天的形式还原导师坦斋针对学员作品的点评和互动,以及由此展开的讨论和思考,这是核心,客观还原,真实,基本上消费者都能获得共鸣,并有启发;
第二,可读性很强,接地气,不是一般理论书的官话、套话。
明年主要围绕
沈曾植
、
康有为
、
马一浮
的书法理论和实践进行讨论。
为期一年,每个人分四个月讲。
所有的聚焦,都是为了由此及彼的线索梳理。去年一年,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今年,我们将通过这三位伟大的学者、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笔墨呈现,来继续探究中国书法的传承与流变,继续反思在当下我们应该坚守什么,发展什么。
课 程 设 置 纲 要
第一课(四个月)沈曾植的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
1、《海日楼札丛》读解;
2、《敬史君碑》、《校官碑》、《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唐人写经选》、《包世臣行楷》、《张裕钊楷书》、《流沙坠简》、《黄庭坚行书》的临摹学习(为期二个月);
3、沈曾植行楷、行草、章草的临摹学习(兼及王蘧常的创变,为期二个月);
4、每二个月形成阶段性总结文本,讨论。
第二课(四个月)康有为的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
1、《广艺舟双辑》读解;
2、《乐毅论》、《虞恭公碑》、《邓石如篆书》、《石门铭》、《经石峪》、《郑文公下碑》、《云峰山石刻》的临摹学习(为期二个月);
3、康有为行书的临摹学习(兼及刘海粟、萧娴,为期二个月);
4、每两个月形成阶段性总结文本,讨论。
第三课(四个月)马一浮的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
1、《马一浮书论类编》读解;
2、《九成宫醴泉铭》、《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峄山碑》、《泰山刻石》、《石门颂》、《朱熹书翰文稿》的临摹学习(为期两个月);
3、马一浮篆书、隶书、行书的临摹学习(为期二个月);
4、每二个月汇总阶段性总结文本,讨论。
下附
坦 斋
书法作品
以
微信群
互动和
面对面
授课为教学载体。微信群以文本、布置作业、互动点评分享组成;面对面授课以文本结合临创视频、现场示范讲解、作品点评组成。
5000元/人/年(此费用仅限上面第一条学习方式中“微信群互动”的费用,面对面授课的次数以及费用届时将另行通知)
2、以文字简单阐述对沈曾植、康有为和马一浮的基本认知,同时表达自己的书写方向及诉求等。
4、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所在地区和联系方式等)
组委会将对个人资料进行考量(以学员基本认知和学习方向是否与本专题契合为标准,不代表对书写水平的评定),符合要求者将单独通知个人。
现为《书画纵横》副总编辑、《中国书法网》总版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