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注我们,了解最新法律资讯、获取诉讼服务,欢迎您的参与!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前海向前 一路争先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 2025-02-17 10:06

正文



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成立于2015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全国综合性司法改革示范法院。前海法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有关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效履行审判职能,积极推进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为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曾获评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创新举措 6 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等向全国推广, 21 项成果入选广东自贸区、广东法院制度创新案例, 71 项改革项目入选前海制度创新成果。



刊登于2月14日《人民法院报》

冬日,深圳前海湾畔的海风,依然和煦温暖。朝阳映照着形如天平的前海法治大厦,为这栋黑白分明的大厦增添了些许淡淡的红色。大厦门前的两池清水,倒映出广场上国旗招展,也倒映出门楣上国徽庄严。初到前海,眼前的景象肃穆又澄澈,阳光清风仿佛都讲述着,此地有法平如水,此时有法明如镜。设立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立于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前海法院始终肩负着先行示范、服务大局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前海法院大胆探索、砥砺争先,发扬特区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一条立足审判、联通湾区、保障开放的“示范之路”。

2025年1月13日,前海法院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模范法院”。


涉外审判新速度 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竞争力

走进前海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在大厅办事的当事人并不多,但立案窗口前工作人员却十分忙碌。

有人正说着流利的广东话夹杂着英语,提示电话那头的当事人需要补充立案材料……有人正专注着电脑屏幕,引导正在视频连线的域外当事人完成授权委托……

“你看这大厅办事的人不多,也是我们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的体现。”前海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艳红介绍,“近年来数字法院建设的成果在前海法院发挥了最大的效能,从立案到执行,都能在线上进行,方便了跨境诉讼的当事人,也让我们跑出了涉外商事审判的‘加速度’。”



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司法工作主题,前海法院加快建设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涉外审判体系和能力,为前海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展现出优越竞争力。

前海法院集中管辖深圳市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015年2月至2024年12月,审理该类案件21900件,覆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4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涉港商事案件14041件。

2023年,香港居民蔡先生和澳门居民袁先生选择将他们的债务纠纷案交由前海法院审理,法院很快适用相关法律进行了判决。

“几年前谁能相信,案件审理期间当事人没有到过法院,没有提交过一份纸质文件,立案、授权委托、庭审都是通过一部手机完成的。”通过手机接收到判决书的案件代理人说,“程序效率高、诉讼成本低,还能准确适用域外法,对当事人来说,前海的法治就是安心投资的保障。”

2024年,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仅为3个月,与集中管辖前相比,该类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缩短了14.2个月。


数据的背后,是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机制的创新与开放。

前海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体系化的域外法查明与适用机制,破解了域外法“找法”和“用法”难题。截至2024年12月,累计适用域外法审理案件236件,其中适用香港法律审理案件149件。

“审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无论是数量还是效率,前海法院都在全国法院中处于领先位置。”前海法院副院长慈云西说,“保障当事人选择自己‘熟悉’的法律解决纠纷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审判机制更加开放包容和透明高效,让域内外商事主体知道,前海法院是跨境纠纷化解最优、最快、最好的选择。”

前海法院不断完善便捷的国际商事诉讼机制,让跨境诉讼更有效率。简化港澳法人主体资格司法确认,推行远程在线进行授权委托,有效破解了跨境诉讼的“空间”壁垒,降低跨境诉讼成本,前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涉外商事审判优选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11月,普华永道发布《前海合作区2023年度营商环境蓝皮书》,认为前海整体营商水平优异,“深港一体”成效明显,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10项效率指标评估中,前海总分已接近中国香港、新加坡水平。

多元解纷新范式 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更有辐射力

在前海法院ADR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有一处专门为香港调解机构设置的办公室。早上九点半,香港调解机构的调解员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今天是周四轮到我值班,早上坐跨境巴士从香港过来,交通非常的便利。”来自香港和解中心的调解员张永康说道:“虽然大部分的调解工作都能在线上进行,但我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到前海法院现场处理案件,以便和内地的当事人面对面调解。”

这样的情景是前海法院探索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跨境商事争议多元解决平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前海法院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引入、机制对接”,不断整合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解纷资源,助力前海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2021年底我们法院成立了ADR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这是对一站式解纷平台的第三次升级。”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哲介绍,“近三年来,我们创新跨境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引入湾区高端专业人才,在全国率先试点港澳调解组织入驻法院,完成了跨境纠纷解决平台更多元、更开放、更融合的升级蜕变。”


前海法院ADR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目前聘请7名港澳专家成立ADR决策理事会,35名大湾区律师、30名跨国律师为涉外涉港澳台纠纷解决专员。


香港法律专家在线出庭协助法律查明


2016年以来,先后有百余位港澳专业人士通过前海法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成为决策咨询理事、特邀调解员、第三方评估专家等,以不同方式参与前海法院的跨境纠纷化解。

2024年6月,前海法院作为全国首批引入香港调解机构参与调解的试点法院,为前海优化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

香港调解会、香港和解中心、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三家专业调解机构,都拥有专业的调解人员和成熟的调解机制。入驻法院半年多来,探索优化工作模式,已接收调解案件184件,成功调解67件。

“调解机制的融合、调解方式的互补,都能让我们大湾区的调解模式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视野中更加有辐射力。”香港调解会副主席马嫊傃表示,“香港的促进式调解更灵活,更适合跨境商事纠纷的解决,而内地的线上调解方式更高效和低成本,能提升跨境纠纷解决的透明度和信任感,两者结合的‘前海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