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共
计
2865
字
,
建
议
阅
读
时
间
9
分
钟
。
无论多么美满、幸福的婚姻,夫妻之间也会吵架拌嘴。两口子过日子,不可能万事如意,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
即使这种吵架拌嘴很严重,比如两口子谁也不理谁,
“冷战”很多天,一般也不会因此就离婚。这不仅是因为离婚太麻烦、损失太大,而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离了,他大概率找不到更好的,甚至找不到同样好的。
但是,当一种情况出现时,婚姻破裂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那就是,夫妻一方(或两方同时)在外边有人了。
外边有人了,就意味着,婚姻有了替代解决方案。有了替代方案,人就会忍不住比较现行方案和替代方案孰优孰劣,也就是持续地比较第二者和第三者。越比较,对第二者就越不顺眼,咋看咋不顺眼。原本可以容忍的吵架拌嘴,不再能忍。原本可以接受的对方的缺陷不足,就不可接受。到这时,这个婚姻大概率就要完了。
有人会说,有没有可能,比较第二者和第三者时,会感觉第二者其实很不错,因此放弃第三者呢?
这种可能性有,但不大。原因在于,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第二者吃亏就在于,就在身边,距离太近,种种缺点不足暴露无遗。第三者的距离却要远得多。距离产生美,或者说,距离让人看不到那些缺点和不足,而只看到美好的一面。
这种片面的比较,对第二者实在是太不利。
事实上,离婚以后投向第三者,距离没了,第三者的种种缺点不足暴露无遗,那人才发现,第三者其实还不如第二者,而心生悔意。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过,到这时,后悔也晚了。
读者诸君不要误会。本文并不是想要探讨婚姻家庭的有关问题。这只是个引子,引出一个重要的话题:
是否有替代解决方案,非常重要。
这一阵子美国政坛很热闹,特朗普遇刺、拜登退选等等乱象频出。看上去,美国的社会分裂大大加剧。如果这次特朗普遇刺身亡,美国会出多大乱子,还真不好说,就此爆发内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可能性还不大。毕竟,美国整体上还很强大,还拥有很多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
在这些优势中,有一条最为重要。
最近,有一篇分析美国政治的文章:王文、陈修豪、胡倩蓉写的【
“美国内战论”的缘起与未来】。文章认为,说美国会爆发内战,还言之过早。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更优治理制度缺失的背景下
”
。
这就是美国最重要的优势:
他们还没有替代方案,准确地说,他们还没有受到替代方案的威胁。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之间,还没有第三者。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替代方案,这是我国的重大弱点。我国有很多
公知
、恨国贼,他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国家百般挑剔,无所不用其极地贬低、污蔑,固然有他们个人知识和品格的原因,但最重要的社会背景是:我国一直受到替代方案的威胁,在意识形态上长期处于被动防御态势。在这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主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是强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美欧等西方国家实行的是所谓自由民主制度,经济上是弱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
——现在没人还主张纯粹的、无政府的市场经济了。
这两种制度,各有优点和缺点。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西方国家的制度,才符合
“普世价值”,才是正确的方向,才是“历史的终结”。中国的制度,往好里说,也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只是权宜之计。等到中国具备了西方国家的那些条件,中国终究还是要实行西方的那套制度。
也就是说,西方人的制度,没有替代方案,他们没有第三者。中国的制度,却有替代方案,我们这边,有第三者。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西方国家,虽然还号称发达国家,但实际上已经颓势明显。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秩序、军事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国民教育水平等等多方面,已经大不如前。
但我们能看到一个颇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西方人对他们国家的这些弊端,严厉批判,但另一方面,他们仍然有
“迷之自信”,认为自己的国家虽然有不足,仍然是好国家,本国的制度,虽然有改进的空间,但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制度。
他们也会称赞中国,但能听得出来,他们仍然是居高临下、优越感满满的姿势。意思是:嗯,你们干得不错,都快赶上我们了嘛。
这里顺便说一句,那些热烈称赞中国的人,其实很多反而优越感十足
——优越感让他们可以优雅地摆高姿态。反倒是那些气急败坏地攻击、不顾体面、肆意谩骂攻击中国的外国人,他们才是真正认识到中国的成就和实力,并因此深感嫉妒、不安的人。
西方人之所以一方面对国家的现状不满、叹息,但同时又坚持认为他们的制度是最好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制度,没有替代方案。
没有替代方案,也就是没有更好的制度可选择。既然如此,现行的制度即使再差,也仍然是最好的。这是很自然很合理的思维方式。
回到开头婚姻的例子,
只要
没有第三者出现,夫妻之间纵使有矛盾,往往也能化解,至少能忍受。但是,如果
出现
了第三者,即使这个第三者实际上并不那么好,但情人
眼里
出西施
,第三者往往会成为对婚姻的重大威胁。
我国的公知、恨国贼,就是在意识形态上遇到了
“第三者”。在他们眼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各种好。即使他们也承认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社会制度有很多优势,但他们心底终究认为,还是“第三者”好。他们只看到“身边人”的缺点,只看到“第三者”的优点。
回想我国历史。虽然多次遭到外族入侵,有时还被彻底颠覆,但由于我国的文化、制度长期遥遥领先,对历史上的士大夫来说,我国的制度从来没有替代方案。根本不可想象,夷狄文化优于中原文化。这给了士大夫们充分的文化自信。即使军事上被外族打败,我们也能凭借文化、制度优势最终战胜、同化他们。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大挫败,让很多中国人丧失了这种文化自信。他们心中,中国的文化、制度,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这是他们对国家百般挑剔、越看越不顺眼的根本原因所在
——变心了,要去找小三了。
好在我们终于走出了巨大的历史低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战胜了内外的敌人,还再次拥有了文化和制度自信。但是,这种自信,还嫌不足,还很薄弱。曾经的替代方案,还成为很多人的思想桎梏,难以摆脱。
这提醒了我们意识形态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意识形态斗争是多余的。黑猫白猫能抓到
老鼠
就是好猫,不必争论。
在某个发展阶段,这种态度是可行的,但在意识形态上处于被动和下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消除第三者,婚姻始终是不稳定的。
如果国民认为本国制度不如他人,国家无论取得多大成就,也难以得到国民的真正认同。相反,如果本国意识形态在全世界占据了制高点,由此带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是难以计量的巨大财富,比任何有形财富都更重要、更宝贵。
进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提炼出强有力的理论,形成有感召力、吸引力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对西方国家的釜底抽薪和致命一击。
当初苏联曾经达到了这个水平。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强烈震撼了西方。西方国家不得不在劳资关系、福利制度等多方面做出深刻变革,以应对来自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西方对苏联的恐惧,是发自内心的。可是,苏联人后来没干好。他们在和西方的意识形态较量中,败下阵来。国家也因此四分五裂,一蹶不振。
意识形态之争,才是最高端的较量,才是终极战斗。
取得这场终极战斗的胜利,全面恢复我国历史上的那种充分自信,是我国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全
文
完
,
既
然
看
到
这
里
了
,
如
果
觉
得
不
错
,
随
手
点
个
赞
和
“
在
看
”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