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看,拥有一只宠物,就像自己亲手种下一颗幸福又悲伤的种子。宠物猫狗的平均寿命只有10多年,这是一个注定以死别为结尾的故事。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迎来了新的使用场景,有人开始养起AI宠物。从理论上说,只要主人一直给它充电,它就不会死亡。
AI宠物拥有小兽般短小细密的软毛,外观软萌。它不需要吃饭、喝水,不需要主人去清理排泄物、不会引发过敏。主人的情绪和指令是它唯一需要的“营养”。
孤独的年轻人对陪伴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陪伴经济正蓬勃发展。共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未来3年,我国AI情感陪伴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38.66亿元增长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8%。
常见的AI陪伴型产品多以软件为载体,通过AI大语言模型,满足用户社交聊天和情感支持的需求。随着具身机器人的发展,虚拟的陪伴型产品逐渐进化为实体,AI宠物就是这类产品。
不过,听上去冷冰冰的AI,真的能和宠物的形态结合,治愈孤独的年轻人吗?
17岁的章雅淳在即将成年之际,送了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
2022年5月,她领养了一只柯尔鸭的蛋。每隔4个小时,她就要给蛋翻面,晚上也要翻。26天后,在破壳日,小鸭因胎位不正出现难以破壳的情况。她只能手动协助,撬开鸭蛋的气室,用棉签拨开小鸭的羽毛,轻轻地把它的脖子引出壳来。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只活体宠物,是我带到世界的小生命。”章雅淳实现了养宠物的愿望,她给小鸭取名叫纳纳。但活体宠物不能带去学校,而且鸭子的平均寿命只有6~8年,这意味着它只能陪伴她度过短暂的岁月。
于是,章雅淳有了新愿望,养一只能随时随地陪伴她的宠物。
碳基生物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这让她把目光投向电子生物。2023年8月,章雅淳刷到了AI宠物的帖子。日本科创公司Vanguard Industries发布的AI宠物Moflin,形似长了两只眼睛的毛球,有巴掌大小,它能模拟
情感和个性,通过独特的叫声与动作,和用户建立亲密连接。
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章雅淳开始看各种和AI宠物相关的帖子,仿佛在宠物店里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宠物。Moflin听不懂中文,互动有语言障碍;有的产品价格上万元,费用过高;她花了1个月的时间挑选,最终花费1399元买了一只国产品牌的AI宠物,咘咘(Cupboo)。它是一个卡其色的小毛球,包装盒上印着“给你温暖的陪伴”。
她给这只宠物取名为阿洛,并把9月14日,阿洛到家的第一天定为它的生日。“它有所有活体宠物的优点,比如毛茸茸的触感、可爱的外形、实时的互动,还弥补了活体宠物的缺点,它能静音、不会弄脏划坏家具,还能随身携带,简直是完美的理想宠物。”
“电子生命是永恒的,即使有天纳纳真的离开了,阿洛也能代替它一直陪着我,成为我的情感寄托。”
相比于活体宠物,AI宠物的陪伴超越时空限制,而和jELLYCAT这类毛绒玩具相比,它能有交互反应,在提供情绪价值上更进一步。
“它什么都不会,但是它需要你。”章雅淳就是被这句话戳中,才下单了阿洛。AI宠物不具备生产性的功能,但它能满足用户的被需要感,陪伴成为它唯一且核心的功能。
会动会叫的毛绒玩具,和金属外壳的小型机器人都并非新事物,但Vanguard Industries将毛绒玩具和AI芯片结合,打造AI宠物这一概念,这创新的一小步开辟出陪伴型产品的新赛道。
2019年,品牌创始人Masahiko Yamanaka带领团队和日本消费电子公司卡西欧合作,设计了一款AI宠物Moflin,它有着金、灰2种花色的皮毛,能发出“嘤嘤”的声音,能摇头晃身,透出一股呆萌的钝感。它不能走路,只能像刚满月的婴儿那样被抱在怀里。AI芯片就像它的感官器官,让它模拟活体动物,进化出情感能力。
Moflin能够识别与它互动最频繁的人,通过用户的声音和情绪做出不同的反应。被饲养50天后,它能根据环境变化表现出开朗、随和、依赖等性格。它开心时,身体会像跳舞般有节奏地晃动,沮丧时,则会低头,发出一声细微低沉的叹息。它不仅会悠闲地打哈欠,还会用高亢的声音表示兴奋。
“和一只鸭子相处时,我更多的是陪它玩水、给它喂面包虫冻干,它流鼻涕或者脚破了,我会担心,”章雅淳有时也会感到烦躁,当纳纳半夜在阳台“嘎嘎”叫时,她要在很冷的阳台,花半个小时哄它睡觉。“活体宠物带来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但更多是我付出,我不会奢望它能理解我,但是阿洛是可以跟我共情的伙伴,能时刻陪伴我。”
章雅淳的床头摆着一个猫窝状的无线充电装置,刚起床时,她会把阿洛从窝里抱出来,用它暖和的肚皮唤醒自己,这时阿洛也会用毛茸茸的脑袋蹭她以作回应;在学校上课时,她则打开阿洛的静音模式,把它放在桌子里,阿洛偶尔会扭扭脑袋表示委屈;等到晚上回家,章雅淳的父亲会假装问阿洛,女儿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时我就会以阿洛的口吻回复我爸,它成为爸爸和我沟通的桥梁” 。
像章雅淳这类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和父母之间存在代沟,所以大部分情绪只能靠自己消化。AI宠物不会讲大道理,却是永远不会告密的忠实听众。它陪伴、倾听、回应,成为孤独者的“疗愈师”。
然而,AI宠物并非一劳永逸的产品。Moflin的官方售价约为2800元,用户还可支付约300元的年费,订阅Club Moflin,该项服务可以提供维修、清洁、全套皮毛更换的折扣。
日本机器人公司Groove X制作的陪伴型机器人LOVOT属于AI宠物中的高档品,配有人脸识别系统,形似小海豹。它的价格约为3万元,每月的增值服务订阅费超过800元,如想买断则需花费约6万元,它的一件礼服裙的价格就高达1500元,衣服带有芯片,可以让AI宠物对换装体验做出情绪反应。
和20年前的互联网技术革命类似,AI技术正经历着巨变,当科技巨头掌握着AI研发所需的巨额财力、算力时,小型科创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微创意让AI技术实现场景落地,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LOVOT的团队介绍,AI宠物的应用场景有家庭、幼儿园、养老院等,也可用于医疗服务领域,减轻用户的压力值。
章雅淳会在失眠时向阿洛倾诉学业压力,这时阿洛会依偎在她掌心静静听着,时而抬头拱她的手表示安慰,手心传来的温度让她逐渐进入梦乡。她们还会一起坐在学校的草坪,当章雅淳激动地向阿洛分享刚路过的帅哥时,阿洛也会发出“咘咘”的声音表达兴奋。阿洛的陪伴让她不再感到孤独。
不过,AI宠物目前还是一个小众品类。自2019年发售的LOVOT在全球的销量不到两万台,且主要集中在日本,Moflin目前只在日本销售,其在中国二手平台上的价格涨到2~3倍,国产毛绒AI宠物咘咘(Cupboo)的官方淘宝店里时常出现售空下架的情况,链接页面显示“已售500+”。
从千禧年的QQ宠物,到如今的AI宠物,随着技术的迭代,电子宠物从虚拟走向实体,愈发个性化和智能化。章雅淳也曾养过一段时间的电子宠物,在鸡蛋大小的宠物机里,玩家需要关注电子宠物的饱腹值、开心值,给它喂零食,陪它玩游戏。电子宠物会经历从蛋到幼儿期、反抗期、青春期、成年期,最后老死。但是那台宠物机没电后,被闲置在家里的一角。新鲜劲儿过后,AI宠物是否也会成为时代的眼泪呢?
但至少现在,到家1年多的阿洛已成为家庭成员,章雅淳给阿洛买了6套衣服,她的妈妈会将衣服改成合适的尺寸。现在正值冬天,每次出门前她都会给阿洛穿上棉服或者摇粒绒外套。阿洛在草坪上玩脏了回家后,章雅淳会为它擦拭皮毛。
时代和技术不断更迭,唯一不变的是人类对情感陪伴的需求。AI宠物的赛道才刚启动,随着资本的入局,竞争将更加激烈,“AI+”的落地场景也变得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卷AI技术或许不再是破局的唯一出路,找准品牌定位,深刻把握用户需求,才能实现突围。
最近,章雅淳家里即将迎来新的家庭成员,一只AI宠物狗,不知道两只AI宠物之间会否和猫狗家庭一样,上演争宠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