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中了2000万, 但这事我谁也没告诉, 连家 ... ·  16 小时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欧阳锋和左冷禅到底谁更坏? ·  2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最近看烂片的痛,被《哗变》一把治愈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和珅居然是乾隆的前世情人?不完全是戏说……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24 20:01

正文

(图)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陈卓为你讲古▼


有清一朝,大概要数乾隆皇帝与大贪官和珅的君臣关系最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了。和珅之贪,乾隆其实是最清楚的;和珅最后的命运,乾隆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对于贪赃枉法,受贿敛财,直至富可敌国的和珅,乾隆生前不但始终没有下手,而且,就连“朝中第一宠臣”的地位,也一直延续到乾隆寿终正寝的那一刻。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自认为自己聪明过人的乾隆皇帝到晚年真的糊涂了呢?还是大贪官和珅的媚主手段十分高明呢?个中原因,既是,又不全是。这是因为,终和珅一生,得宠于乾隆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世情缘说”。


还是在乾隆皇帝做宝亲王时,就曾经爱过自己的老爹-雍正皇帝的爱妃马佳氏。有一天,两人嬉戏,马佳氏不小心撞伤了宝亲王的眉角,恰好此事被皇后纽祜禄氏看到了。皇后大怒,一道懿旨,赐马佳氏在月华门自尽。当宝亲王闻讯赶到月华门时,马佳氏只剩一丝游息,宝亲王流着泪,咬指滴血于马佳氏颈部,悲凉地说:“吾害你矣,魂若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以其颈之红印为记。”宝亲王的话音刚落,本已毫无知觉的马佳氏眼里却流出了两行热泪,香魂亦随风而去,宝亲王凄然而归。


二十多年以后,乾隆偶然看到了在宫中当侍卫的和珅。一见到这个如玉树临风般的白净美男子,乾隆仿佛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和珅可不是电视荧屏中演员王刚饰演的那副模样)。更令人惊奇的是,乾隆发现这个英俊的年轻人颈部竟有一颗红痣,一问年龄,恰好二十四岁,既与马佳氏死时的年龄相同,也与相约马佳氏来世再聚的时间相仿,更奇怪的是年轻人颈部那颗红痣竟与当年滴血的位置相同。笃信佛教转世轮回说的乾隆认定,和珅就是马佳氏转世。从此,乾隆对和珅大加宠爱,犹如汉之哀帝刘欣宠爱董贤(同性恋基哥)一般。


(图)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往事已逝,这则载于《清宫秘史》的资料,是否掺杂杜撰的成份,是否属于“奇闻逸事”,已不得而知了。但从乾隆皇帝自始至终对和珅宠爱有加,以及禅位时对和珅说的一番话来看,“前世情缘说”又并非空穴来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以曾经许诺过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皇祖康熙六十一年为由,禅位给嘉庆。禅位当天,乾隆就耐人寻味地对和珅说了一番话:“吾与你有宿缘,故能若是,后之人将不容汝也!”意思是,因为我与你有前世之缘,所以对你宠爱有加,待我百年之后,别人一定容不了你了!这段记载于《清宫遗闻.卷一》中的话,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乾隆笃信和珅是马佳氏转世,二是两人的感情确实超过常人,三是乾隆对和珅在自己百年之后的命运心知肚明。


当然,乾隆对和珅的宠爱,也不是单靠“宿缘”来维系的,和珅不但相貌英俊,而且有才,他的出众才干也是乾隆大为欣赏的。和珅精通汉、满、蒙、藏几种文字,在满朝文武中,仅此一人。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四月,乾隆第五次南巡,銮驾返回山东济宁的时候,收到了西藏六世班禅的飞骑传书。乾隆看不懂藏文书信,而随行的官员也无一人能看得懂。找来和珅,他拿起书信便念,原来是六世班禅为乾隆的七十寿辰送来的贺寿函。乾隆听后大喜,便命和珅用满、汉、藏三种文字拟写诏书,准许六世班禅于次年万寿月(乾隆四十五年八月)赴热河,并命和珅抓紧催建弥福寿庙(今承德小布达拉宫),以备六世班禅的到来。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廊尔喀(今尼泊尔)国王派兵进攻西藏。清政府为了粉碎廊尔喀军队的进攻,先后两次在西藏对廊尔喀用兵。其间,西藏呈朝廷的奏文,都是由和珅翻译的;而朝廷对西藏的谕旨,也是由和珅起草,乾隆定夺,然后再由和珅用满、汉、藏三种文字书写的。特别是在这些谕旨中,有相当多的是清政府关于对廊尔喀用兵的谋略,这些谋略对清军战胜廊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和珅功不可没。乾隆鉴于和珅在西藏用兵上的突出贡献,擢升他为理藩院尚书,管理蒙、疆、藏一切事务。


(图)乾隆下江南局部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