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1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1 小时前  
加国无忧  ·  "富人喜欢实惠"!Costco赢得高收入家庭 ... ·  昨天  
加国无忧  ·  "富人喜欢实惠"!Costco赢得高收入家庭 ... ·  昨天  
商业洞察  ·  百果园,大崩盘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当心!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已经被坑惨了 ·  5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中,7个习惯带你找回专注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当你真正懂得管理上司了,事业也就越走越顺了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10-24 09:46

正文


若想与上司有效沟通,你需要一点技巧。如果你要说服老板的意图太过明显,那么可能不会成功,因此要仔细斟酌一下沟通方法。


在与老板的日常交流中,你可以尝试从其人的言谈举止中寻找一些信息。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固然重要,但其后隐含的价值观往往更加意义深远。 仔细倾听、认真观察,能够帮助你对上司的沟通风格有更好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粗浅的认识。




比如“我的办公室大门随时敞开”这句话,许多老板都跟自己的直接下属说过。这么一句简单的陈述,可能包含着多重含义。下面举三个例子:

丽贝卡说“我的办公室大门随时敞开”就是字面意思。

为了培养坦率真挚的同事情谊,丽贝卡希望大家随时随意去找她。 若有哪位直接下属想出了一个好点子,立刻就去找她分享,她会觉得很高兴。倘若出现问题,她也希望立刻听到相关情况,确知大家团结一心。 如果别人找她说话时关上房门,她就会发怒,因为她担心房门紧闭会让别的同事认为她言不由衷。假如必须进行密谈,她会预订一间会议室。

劳尔的“敞开大门”原则,是希望大家领会精神,不要拘泥字面。

他的办公室门有90%的时间是开着的,不过在赶工时会关上,以便集中精力工作,尤其是写文章。 他希望自己显得平易近人,时时有空,但他觉得电子邮件和团队会议才是找他商议的合理方式。 假如有人认为有时关上办公室的门就代表他言行不一,他会觉得这人缺乏常识。

对贾尼丝来说,“敞开大门”只是个比喻,说明大家协力工作。

贾尼丝的座位是隔间,隔板很低,她的直接下属也都如此,根本无所谓办公室门。她希望大家别怕犯错,哪怕是当着她的面也无妨。不过她也很注重给员工留出一定的心理空间,让他们静静地做自己的工作,并在将提案付诸实践前再三考量。她希望下属们分享新创意,但想让大家把想法以书面形式提交,然后再要求其他人做出回应。 于贾尼丝而言,敞开大门并不意味着即时回应——“即时回应”这个说法经常被她拿来形容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


丽贝卡、劳尔和贾尼丝三人对“敞开大门”的解读各异,但至少他们对员工表了态。一些管理者并未明确告知员工,要以何种频率以及如何与上司沟通。


你可能要多花点功夫,才能辨明上司青睐何种沟通风格。先考虑以下问题:


  • 你的上司是倾听者还是阅读者? 倾听者喜欢先听后读,阅读者则希望先看到书面报告,然后再与你讨论。


  • 上司喜欢看详实的材料和数据,还是只要看看概述就好? 如果上司喜欢详实细节,你就把重点放在准确性和完善性上;如果上司喜欢看概述,你就要注重主旨内容的简洁明了。


  • 上司希望收到新消息的频率如何? 也许你的上司一直想在某些特定时间点得知新消息,抑或对不同项目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重大项目要一天一汇报,次要工作只需隔一段时间汇报一次。


与上司沟通事关效率。在沟通中注意以下几点,能够帮助你提高效率:


讨论期限时要确切。 提出一个明确的日期,乃至明确到钟点,避免“下周什么时候”、“尽快”和“能做的时候就做”这类模糊的表述。


坦陈自己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 接手一项任务后,明确自己需要何种资源来完成任务。


每次与上司交流的时候,都要明确你的目标。


不明白就问。 还要问清下次何时有机会沟通,因为之后你可能还会想到其他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