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管之家
经管之家官微,每个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的学习和从业者,都应该有的帐号。经管之家(论坛),是国内成立十年的大型经济、金融、管理、计量统计社区,十年磨一剑,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提供“经管爱问”答疑微服务,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及金融培训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财政部重磅发声!非常积极! ·  5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肉烂在锅里与韭菜都是资产 ... ·  5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上交所宣布:即将登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管之家

你影响不了政策,死守北上广与否都是“然并卵”

经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13 09:22

正文

来源海外博士学者圈



这两天,有一篇题为《为了你的下一代,请死守北上广!》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由于换了一个角度从“下一代”着眼,所以颇为抢眼。



请死守北上广究竟为什么?

网络热文这么说

 

请死守北上广,究竟为什么?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我的家人和孩子,我一定要在北上广深购房入户,就算把自己填进去,我也要把这个坑填平了。你填的好,今后你的孩子,就可以平平稳稳的走过去了。如果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的孩子二十年后又会走你的老路,而且更加的艰辛。

 

你死守北上广,一方面是坚挺的房价,一方面是工作机会、北京孩子的教育特权。

 

你早几年死守北上广,买了一套房,就可以换一个普通省城人一辈子的收入。而且你预期它还会只涨不跌!

 

任志强年初又在鼓吹房价上涨,理由之一是北京的土地供应

 

大部分土地供给没有供应到人去的地方,今年李总理说要有一亿人进城,增加了一万两千亩的指标。国土资源部把这些指标全都分给了二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一亩地没拿到。

 

北京曾经有过一个规划,在王岐山当市长的时候(2003年)提出来的:在2020年要守住1800万人口的底线。这是国务院批准的。

 

到2008年的时候北京人口是1900万。已经打破了2020年的城市规划,为什么房价高呢,你说你20201800万人口,国土资源部就按这个盖个章批土地指标。可是我们早已经1800万了,可土地指标没有变。

如果土地不供应,你还老埋怨房价涨,它可不就得涨吗,因为土地供应短缺。

 

其实,你原本可以不做北上广的房奴的上海交大特聘教授经济学家陆铭这么说:

 

首先,地方政府并没有将足够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建设廉租房。根据财政部提交2011年两会的报告,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9109.94亿元,其中用于廉租住房保障支出为463.62亿元,仅占1.6%,而此前财政部发布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从200811日起,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最近这些年,廉租房的建设量非常大,但问题又来了,廉租房的覆盖往往只针对户籍人口,那就不对了。廉租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可用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来缩小城市常住人口的福利差距,如果大量城市内的低收入者是外来人口,而廉租房却仅覆盖户籍人口,那么,这种福利在本质上就不是“公共服务”,而只是特权,其结果是扩大了常住人口内部不同人群之间的福利差距。

 

因为你没有北上广的户口,你被区别对待了!

 

如果你只是为了孩子而活着,那海外博士学者圈要告诉你一个教育的现实

 

对于真正的权贵家庭子弟来说,升学完全不构成压力:很多富二代的父母并不关心孩子的学历,只要能接班即可,大不了自费出国;官二代子弟单纯依靠自己父辈在中国政局中的影响力就可以直接获得西方知名高校的垂青,毕竟“培养未来领导者”是西方高校的选拔自由,无从置喙。

 

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教育与考试,只是城市中小资产阶级与社会底层为争夺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进行较量的竞技场;而这个机制中的阶层分化甚至阶层固化,事实上更多表现为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子弟对选拔标准的天然适应性对社会底层上升空间的压制。

 

而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包括“压缩竞赛保送与加分”、“高考英语社会化”以及一些收缩自主招生规模的政策,事实上是以强行压制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子弟为代价回应底层呼声、缓和社会矛盾的做法。

 

毕竟社会底层看不到权贵子弟超然于考试之外,他们就像想象“皇帝用金锄头还是银锄头耕地”的古代农民一样,只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猜想家庭越好的学生能获得的加分越多、去的大学越好,自然对竞赛、自招和加分制度极为不满。

 

在思想道德加分以及三好学生加分还有一定权力寻租的需求难以触动的情况下,几乎是众矢之的的竞赛保送与加分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予以提炼总结:政府叫“柿子拣软的捏”,底层叫“反贪官不反皇帝”。

 

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家乡,要去北上广?

 

有个高逼格的文艺青年——假装在纽约,是这么写的:

 

可是,大家对这部电影如此念念不忘,难道不正说明了它击中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一根敏感的神经吗?

 

那根神经,就是对于“离开”的渴望。离开让自己窒息的环境,去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呼吸更加自由的空气。

 

和《布鲁克林》一样,《立春》讲的也是“离开”这件事。在王彩玲生活的那个保守封闭的北方小县城,王彩玲和其他几个角色被周遭的人们当成怪物一样对待,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爱唱歌剧、爱画画、爱跳舞,不结婚,与众不同。

 

他们的艺术水平是不是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甚至他们是不是存在性格缺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要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社会环境。

 

所以,王彩玲想要离开,想去北京。在她的想象里,北京能够给她提供成为歌剧演员的工作机会,能够帮她搭上“唱到巴黎歌剧院去”的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光明磊落,不被嘲笑,不被指手画脚。这是一个县城女青年所能想到的,中国版的“更好的生活”。

 

在电影的开头,王彩玲一次次地坐火车去北京,费尽心机、散尽家财,只为了托人办一个北京户口。但是现实一次次地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到最后她也没有能够离开。电影的结尾,王彩玲终于向命运投降了,她不再唱歌剧,走进婚介所,去福利院抱养了女婴,在菜市场卖猪肉。她收起所有曾经拼尽一切的张牙舞爪,开始过在旁人眼里属于正常人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家乡——离开农村,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去省城,去北京,去上海,去纽约?

 

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艾丽斯,也都有一个王彩玲。

 

咱是俗人,没那么高逼格的文艺范,神马自由啥的,90%的人够不着。

 

我们来看看经济理由:

为什么不一定要死守北上广

 

文/刘晓博 来自公号博闻财经(tttmoney)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由于国家意识到了一线城市过少带来的“城市病”,正在着力建设“10个北京”,所以“死守北上广”反而成为一种落后的观念了。

 

“北上广”这种说法,本身就已经过时。我此前在文章中说过,“北上广”是2000年前后中国城市的格局,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最大的三个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以最能反映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发展潜力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考察,2000年的时候,广州相当于北京的64%,上海的80%,是深圳的将近两倍;但到了2016年中期的时候,广州只相当于北京的33%、上海的42%、深圳的72%。(见下图)

 


再谈城市变化格局

 

2000年的时候,广州汇聚的资金总量超过“天津+重庆+成都”。但到了2016年中期,这三个城市都距离广州不太远了!

 

做这个对比没有黑广州的意思。但这能看出时代变迁,城市竞争的格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继而扩展到长三角、环渤海,后来西南地区又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也通过政策调整,来维持全国一盘棋的格局。所以,发展机遇、资金、人才也随着政策而变化。

 

目前来看,中国内地的顶级城市已经从“北上广”变成了“京沪深”,广州彻底成为第四,而且身后面竞争对手如林。在近期国家很多规划里,比如铁路建设规划、国土利用规划,提出了类似“八横八纵”、“三横四纵”(或二横三纵)等很多概念,在这些概念里,一大批城市的定位在崛起。

 

比如在铁路网规划中,郑州、合肥、深圳的地位在崛起。在“三横四纵”的发展轴规划里,武汉、南昌、长沙、昆明的地位在崛起。传统的城市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北京遭遇雾霾和堵车等两大城市病后,高层对中心城市的概念也做出了重大调整,明确提出要建设“10个北京”。当然,“10个”未必是准确数字,但未来国家将建设一批承担“全国性中心”功能的大城市,是必然的。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国家正在制定“4个世界城市、11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虽然尚未获得证实,但大方向是不错的。

 

在2016年年底,郑州和武汉刚刚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相信未来南京、杭州、沈阳等一批城市也会获得这一定位。

 

我此前还在专栏里提到过,如果以“小学生人数”变化考察城市人口增长,则中国正呈现“34小”至少7个人口增长中心。“3大”是:深圳+东莞+惠州、北京+廊坊+天津、上海+苏州;4小”是:郑州、长沙、南京、“厦门+泉州”。相比之下,广州的人口增长明显不如上述地区。

 

换句话说,目前二线城市里有一批城市,在资金、人口上的竞争力,明显超过了广州这种老牌城市。随着北京、上海开始严格控制人口,京沪的增长也会放缓。

 

无论是个人的发展机遇,还是子女的发展机遇,都与国家的大机遇密切相关。当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香港地区的资金蜂拥而入。死守台湾香港的,现在情况如何不用我多说。相反,追随大趋势进入内地的很多台湾、香港老板或者专业人员,都获得了大的发展机遇。富士康的郭台铭、阿里巴巴的蔡崇信、顺丰快递的王卫,就是最好的例证。

 

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机遇一定在杭州、南京、郑州、武汉、成都、天津、重庆等这些城市,他们将受命成为未来的“10个北京”,国家将在规划上全力支持;北、上、港、深、广当然也很好,确定性比较高,但空间未必最大。

 

其实,你这么向往北上广,它们就如中国国内的发达国家,其他贫穷地区就如第三世界。

 

而户口,就是你跨越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的护照。这是一个澳洲籍的中国通说的


本文综合自几位作者的资料,都在文中注明了来源,对此表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