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智元
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建同学  ·  推荐!直接戳中文翻译:网页链接。 ... ·  21 小时前  
宝玉xp  ·  哈哈,自从 DeepSeek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40星]CORAL:一个大规模的对话式检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John Rush对24+种AI编码 ... ·  3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The End of Search,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智元

从电梯故障到编程新宠,Rust为何连续七年称霸「最受推崇语言」

新智元  · 公众号  · AI  · 2024-08-16 12:4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Rust编程语言的诞生、发展历程和其特点。Rust因其在内存管理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关键系统任务的首选语言。文章还提到了Rust如何平衡性能与安全性,以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ust的诞生

Rust起源于个人开发者Graydon Hoare对电梯软件崩溃问题的思考,他希望创建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内存错误的编程语言。

关键观点2: Rust的发展历程

Rust的发展得到了Mozilla和开源社区的支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一种业余项目发展成为一种广受欢迎、备受瞩目的编程语言。

关键观点3: Rust的特点

Rust提供了内存安全性和并发安全性,能够减少程序中的内存错误和安全隐患。它的运行速度也很快,接近C和C++的水准。

关键观点4: Rust的社区和生态系统

Rust的社区氛围友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许多知名公司也开始使用Rust,包括Mozilla、微软、Dropbox等。

关键观点5: Rust的未来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开发者开始使用Rust,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预计未来Rust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正文



新智元报道

编辑:乔杨
【新智元导读】 几十年来,程序员一直用C和C++编写关键系统,现在Rust正逐渐成为这类任务的首选。

在StackOverflow每年发布的开发者调查中,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不是JavaScript就是SQL。

但除了流行程度,StackOverflow还设计了另一种指标:「期待和推崇程度」(Admired and Desired)。

在这个指标上,Rust几乎是无可质疑的王者,已经连续7年高票当选「最受推崇的语言」。

蓝色表示Desired,红色表示Admired

根据MIT科技评论的报道,有280万程序员使用Rust编写代码,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将其视为未来的关键。聊天平台Discord使用Rust来加速系统,Cloudflare使用它处理超过20%的互联网流量。

甚至美国政府也热衷于推广Rust编写的软件,以使其流程更加安全。

然而,这个诞生于2006年的语言,最开始只是个人开发者的业余项目;18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新语言之一。

电梯故障诞生的语言

许多软件项目的诞生,都可以追溯到某个被生活折磨到焦头烂额的程序员。Rust的故事也与此类似。

2006年,29岁的Graydon Hoare是Mozilla的一名程序员。有一天下班回家,突然发现电梯因为软件崩溃没法运行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Hoare家恰好住在21楼。

他一边爬楼梯一边暗自恼火,「这太可笑了,我们这些搞计算机的人,甚至都没法造出一个不崩溃的电梯!」

作为程序员,Hoare很清楚问题所在——电梯等设备内部的软件通常都是用C或C++编写的,好处在于运行速度快,但也很容易意外引入内存错误,造成程序崩溃。

微软估计,其代码中70%的bug都是由于这些语言的内存错误引起的。

或许是被愤怒的情绪激起了创造力,爬完楼梯回到家中后,Hoare打开电脑,开始设计一种新的编程语言。

他希望这种语言能够编写出简洁、短小但运行速度快的代码,而且能从根本上杜绝内存错误。

Rust这个名字也与此有关,根据Hoare的描述,这是一种非常顽强的真菌,「为了生存而被过度设计」。

即使已经在Mozilla打工10年,Hoare依然很有「极客精神」,在这个业余项目上孜孜不倦地投入了好几年的精力。但当他向同事们展示时,却得到了褒贬不一的反应。

有些回应比较热情,但得到的白眼更多:「这永远不会起作用的。」

但幸运的是,Mozilla高管们很感兴趣,他们意识到,Rust可以帮助构建更好的浏览器引擎。在浏览器这种复杂软件中,有很多机会出现危险的内存错误。

Rust如何站稳脚跟

如今,要设计出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在技术上并不困难,很多程序员都会创建类似的小项目作为业余消遣。

但要想让一种语言真正得到社区认可、投入广泛使用,迈入知名编程语言的行列,与Python、JavaScript等并列,这个概率堪比小行星撞地球。

Rust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不仅源于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更离不开Mozilla和开源社区在背后的支持。

2009年,Patrick Walton放弃了编程语言方向的博士学习加入Mozilla,他依旧记得JavaScript的发明者Brendan Eich拉他参加Mozilla的一次会议:

「你为什么不来这个房间看看呢?我们会讨论Rust的一些设计决策。」

Walton认为Rust的理念十分不错,于是和Hoare开始共同进行开发。

这个不断壮大的团队后来也有资深工程师Niko Matsakis和Felix Klock等人的加入,两人都有研究内存和编程语言的学术经历,本科都毕业于MIT,并分别在ETH和东北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Mozilla的高管意识到了Rust的价值,因此他们派了几名资深工程师参与该项目,包括Patrick Walton(1) 、Niko Matsakis(2)和Felix Klock(3),以及Manish Goregaokar(4),他目前负责 Rust的开发者工具团队

2009年,Mozilla决定正式赞助 Rust。虽然定位为开源语言,但Mozilla愿意雇用全职工程师来引导它的发展方向。

Rust小组接管了公司的一间会议室,Mozilla Research的联合创始人Dave Herman将这个房间戏称为「书呆子洞穴」,并在门外贴了一个标志。

Hoare估计,在接下来的10年里,Mozilla雇佣了十几名工程师全职从事Rust的开发工作。

根据Walton的回忆,在Rust的开发历程中,「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这种兴奋也蔓延到了Mozilla大楼之外。到2010年代初,Rust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其中有些在科技巨头工作,还有一个主要贡献者是来自德国的高中生。

2010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举行的Mozilla会议上,Eich向与会者表示,将会有一场关于实验性编程语言的演讲,「除非你是真正的编程语言迷,否则不要参加」。但最后,整个房间座无虚席。

Steve Klabnik从2012年开始加入Rust的开发工作,并在此后的10年时间中始终负责文档的编写。他表示,移除垃圾收集机制(garbage collection, GC)让Rust成为一种「更精简、更出色的语言」。

「不会有任何人将你称为为『菜鸟』,任何问题都不会被当成愚蠢的问题。」当时在Mozilla从事Rust工作的微软首席工程师Nell Shamrell-Harrington这样形容。

Shamrell-Harrington认为,这种社区氛围的部分原因是Hoare很早就发布的禁止骚扰的「行为准则」,要求每个Rust的贡献者都应该遵守。

Rust社区接受了这套准则,有长期成员表示,相比其他语言,Rust吸引了更高比例的少数群体。

不仅仅是程序员,连Rust的编译器都更加友好。在报错信息中,它会对bug进行描述,并礼貌地给出修复建议。

「当我犯错误时,C和C++的编译器会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人,但Rust编译器更像是在指导你编写超级安全的代码。」

虽然Rust团队都是由真正的大佬组成,但开发过程依旧漫长而艰辛。

从2009年Mozilla将Rust纳入麾下开始,直到2015年,团队才最终发布了Rust的1.0「稳定」版本,它足够可靠,可供公司真正投入商用。

六年时间中,程序员们始终渴望发布demo,尽管编译器总是崩溃。

根据Walton的回忆,他经常在电脑面前弯腰坐好几个小时,Klabnik在发布前的2周时间内赶出了约45页的文档。

2015年5月15日,Rust终于问世,Mozilla的投资也很快得到了回报。

2016年,公司的一个开发小组发布了Servo,是一种用Rust构建的全新浏览器引擎;第二年,另一个小组用Rust重写了Firefox渲染CSS的部分,使使浏览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浏览器中的处理MP4多媒体文件的代码曾被认为不安全、有恶意代码风险,也用Rust进行了重写。

除了Mozilla,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Rust,包括三星、Facebook、Dropbox等。很快,Rust就被用于编写重要的软件的核心。

2020年,Dropbox推出了新版本的「同步引擎」,负责在用户计算机和Dropbox云存储之间同步文件。

这个系统最初用Python编写,但随着规模扩展到数十亿个文件(以及数万亿个在线同步文件),工程师们用Rust重写了这些功能。

他们表示,Rust使这种复杂性的处理过程变得更容易,甚至令人愉快。

Rust发展速度之迅猛令人难以置信,不仅仅是IT行业,汽车和航空航天公司也开始采用Rust构建关键代码。

Dropbox的工程师Parker Timmerman预测,Rust将变得无处不在。

微软高管甚至公开暗示了许多科技公司在私下考虑的事情:新代码中将越来越多使用Rust,而越来越少地使用C和C++,最终可能完全弃用后者。

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毕竟已经存在的C和C++代码不会立刻消失,而且还会继续运行数十年。

但如果Rust逐渐成为需要快速运行的裸机代码的首选,我们的软件环境将逐渐变得可靠,减少程序崩溃,减少不安全感。

前段时间的 微软蓝屏事件 就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当今的计算机程序依旧有自己的「软肋」,而且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程序崩溃,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和损失。

根除内存错误

Rust之所以能用如此快的速度威胁到C和C++的地位,与语言本身的安全特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计算机的动态内存想象为一块黑板,软件运行时,会不断地将少量数据写入黑板,同时跟踪数据的位置,并及时删除无用数据。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涉及到相当多的机制设计和工程决策,不同的编程语言会用不同的方式实现。

C或C++等比较古早的语言会给程序员更多权力,决定软件如何以及何时使用「黑板」。

这种能力相当有用:通过自行控制和分配动态内存,程序员可以设计出运行速度很快的软件,因此C和C++常用于编写「裸机」代码(bare-metal),即直接与硬件交互的代码。

Window、Linux和MacOS等操作系统的内核都是用C编写的,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机器上,比如收银机或透析装置,也都在C或C++上运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