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土教育
一土学校是奴隶社会创始人一诺和华章创办的,基于 IT 技术的个性化教育创新学校项目。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内心充盈,乐天行动”。一土的目标是构建教师职业发展体系,通过IT和互联网,实现可复制的全球学校网络,传递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公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  13 小时前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  13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北师大第一大美女 ·  14 小时前  
饕餮海投资  ·  持续上涨后,保持谨慎 ·  昨天  
ETF和LOF圈  ·  Deepseek行情扩散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Palantir“旋转门”:美国权力的幕后推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一土教育

“熊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土教育  · 公众号  ·  · 2018-06-12 12:52

正文

题图:“中国国际正念推广第一人”童慧琦博士在一土家长学校“正念养育”父母工作坊现场。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209 篇文章。

整理人:馨竹。


“带孩子去看了我们认为很棒的展,孩子最喜欢的却是在那里打滚。带孩子去万里长城,孩子们最开心的却是挖了两个小时的土。”

——你有过类似的哭笑不得吗?

“每天吃饭不仅要喂,还要连哄带骗追着喂。”

——孩子是饭桌上的斗战胜佛?

“父亲缺席,母亲高焦虑。”

——你是否也在体验“中国丧偶式养育”?


这些养育疑难杂症,或许大家都经历过,你的答案是什么?

在5月一土家长学校和睿心联合举办的“正念养育父母工作坊”上,加州健康研究院正念学院院长童慧琦老师向学员们娓娓道来正念养育的理念,与一诺、小月校长、西贝餐饮总裁楚学友先生以及现场的100多位家长们现场体验正念练习,讨论养育中的各式疑难杂症,期间笑声不断、也间或哽咽。学员们热烈地讨论着父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如何用正念帮助自己更好的养育孩子。


1

饭桌上的战斗

在现场,很多家长提出自己苦于家中的追喂饭大战。对此,楚学友老师原创总结了孩子不爱吃饭的真相。


“我认为,大人总是给孩子吃他们认为孩子该吃的菜,这未必是孩子喜欢吃的。但是大人在强迫孩子吃不喜欢的菜的同时,却从来不吃自己不喜欢的菜。并且家里的伙食安排都是由大人说了算,大人总买自己爱吃的。”


楚学友老师进一步总结,“其实吃饭是大人的任务,而不是孩子的事。如果孩子不吃饭,大人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这个时候,孩子发现不吃饭可以操控大人的情绪,甚至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因此,孩子的胃容量随着大人的心情和耐心而波动,而不是随着自己的状态而调整。”


对于吃饭这一家长和孩子之间永恒的战争,用正念的方法怎么看呢?


对此,一诺以自己家孩子吃饭为例。“有一次我在纽约博物馆看到一个孩子躺在地上看东西,她妈妈便也躺在地上去看孩子在看什么。然后妈妈发现原来躺在地上看很有意思啊,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完全不同。这时候我就忽然明白我5岁的孩子投入地玩乐高却被催促去吃饭的感受了。之后我就会在吃饭时间征求孩子的意见,要不要现在吃?现在不吃的话什么时候吃?其实孩子能够理解并作出相应决定。 与其说我们被孩子的行为激怒,不如说是被自己内心的预设的假设激怒。


“吃饭就是吃饭。”童老师在现场带着大家做了正念进食练习。“你们有没有和孩子坐下来在餐桌上专心的吃一顿饭?而不是一边吃一边刷手机屏,或者一边吃一边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考试怎么样。孩子们其实不喜欢边吃饭边回应问题。”


“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即使他只有3-4岁。在吃饭这件小事上,也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大人要管理好自己想要干预的欲望,每一个独立的灵魂才配得上天生灵性的孩子。


2

鸡毛蒜皮要抓狂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知道要情绪平和地和孩子相处,但总免不了被日常的琐碎和孩子的不配合激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怒火,分分钟要被引爆。


仨娃妈一诺的日常生活自然少不了一地鸡毛。她会被孩子称为“愤怒的妈妈”。“孩子愿意说出他对妈妈的不满,而不是压抑在心里,自己还不算太失败。我们经历的学习总是非常功利的,比如自己看了正念的书并参加了正念工作坊,但如果还没做到自如地应用正念,就会对自己就会失望。其实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并逐渐改变。”


对于处理孩子情绪时所用的共情和觉察,楚学友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上一代人表达爱的表达方式和现在不同。我们需要用很强的自我认知去共情和觉察,用更大的爱和包容去容纳大家的情绪,这些都需要修炼。”楚学友老师认为,当自己被激怒时,其实是自己的情绪价值观等在一瞬间都被挑战了。“正念会带着我们更深地探索为什么会被激怒,是觉察到自己不被尊重?还是工作上的挫败感?觉察到是什么激怒了我们很重要,可以避免负面情绪散发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和关系里。


要保持情绪平和,家长也要重新拾回作为孩子的快乐。“带孩子去看了我们认为很棒的展,孩子最喜欢的却是在那里打滚。带孩子去万里长城,孩子们最开心的却是挖了两个小时的土。”这些对一诺的触动很大,“我们常常以为上学或者课外班才是学习,但大量的学习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我们和家人、我们和阿姨、我们和客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孩子学习的发生,最大的前提是因为他和周围的环境、人有正向积极的关系。


3

夫妻双方养育理念冲突怎么办?

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母亲对自己的成长学习关注更多,父亲们则往往没有把自己的角色看得那么重。工作坊现场的学员也是母亲多、父亲少。夫妻养育观念冲突是现在的普遍现象,如何改变这以状况呢?

在场的嘉宾爸爸楚学友认为,只要是两个人,就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可避免产生冲突。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最重要,孩子的成长往往和夫妻关系有关。“从生物学来看,父亲在家庭里是力量的象征,有一种托举的力量,能够吸收孩子能量的释放。夫妻都有自我成长和成就的需要,这应该让孩子知道,这样孩子就会为父母骄傲,也能接纳爸爸妈妈出差等短暂的离开。另外,自己也要接纳自己不平衡的状态,比如对于参加工作坊满足自己成长需求却不能陪孩子,自己要面对这种矛盾带来的内疚感受。”


楚学友老师还认为,对待另一半和孩子,一定要有爱的行动和情感的流动。“在我们家,不管我是否在家,我一定努力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在身边。我出差的时候会用手机录几分钟的睡前故事,晚上请太太放让孩子听,只要在孩子身边,和孩子玩的时候一定全情投入。相互滋养的亲密关系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夫妻养育观念冲突时需要更多的沟通,并在冲突情绪过后找一个空间各自为亲密关系做调整。


对此,小月校长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充满着爱意的念头,也有着自己的和善与坚定。“我们要学着像夸孩子一样夸老公,但首先要做的是,爱自己,相信自己是那个对的人、对的妻子、对的母亲。”


再回到开初的那个问题,“我们作为父母能给孩子什么?”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自己。学会聆听孩子的需求,协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顺应他们的天赋个性,看到他们的局限,让他们最大程度成为自己。”


什么是正念?正念减压创始人乔恩.卡巴金博士在《正念父母心》中“致我们的中国读者”的信中这样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13 小时前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13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北师大第一大美女
14 小时前
饕餮海投资  ·  持续上涨后,保持谨慎
昨天
ETF和LOF圈  ·  Deepseek行情扩散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Palantir“旋转门”:美国权力的幕后推手
昨天
枕边阅读  ·  姑娘,这些话你听了会后悔一辈子
7 年前
国家人文历史  ·  Q&A | 古代的政府如何赈灾?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