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大力支持居民增收!国常会最新部署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000609、300020,存在被终止上市风险 ·  3 天前  
钢铁俱乐部  ·  【国盛钢铁】新的叙事正在展开 ·  3 天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NBER: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结果能否改变对贸易政策的偏好?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4-02-28 21:45

正文

本文是针对《基于证据的信息能否改变对贸易政策的偏好?(Can Evidence-Based Information Shift Preferences Towards Trade Policy?)》的一篇解析,该论文于2023 年5月发表至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该研究作者包括Laura Alfaro, Maggie Chen和 Davin Chor。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了解基于证据的信息如何影响个体对全球化的态度以及对贸易政策的偏好至关重要。经济学家传统上认为贸易政策偏好是由个体自我经济利益所驱动的,却很少分析公众接触到的贸易信息如何反过来影响他们对贸易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研究人员关于贸易损益的证据信息,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统一进行编写。在2018-2022年间,通过对美国民众中具有代表性的受访群体进行随机干预实验,建立贸易特定信息对受访者后续政策偏好的因果关系,检验是否原则上更客观的贸易损益信息的传播可以改变公众的贸易政策偏好。作者研究发现公众对与贸易有关的证据信息做出的反应表现出复杂且出乎意料的结果。在对贸易和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特定群体中,接触有关贸易效应的信息引发这类群体非自我经济利益驱动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应。另外,对贸易利益的认识有助于抵消以贸易损失为中心的信息干预以及中和反自由贸易倾向。


理论与假设


贸易政策偏好通常被认为是由个体自我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因素,诸如社会认知、政治认同和损失厌恶行为所驱动的。这些影响因素都倾向于假定个体完全了解贸易的积极和消极经济影响,并在充分的信息环境中决定他们的政策偏好,而事实上,公众可能没有完全了解情况,甚至可能接触到一组有偏见的信息。人们对公众所接触的信息如何反过来影响个体层面对贸易的看法以及国家层面采取的贸易政策类型知之甚少。本文尝试以一种类似于个体在日常数字平台上接触的信息格式传递简明易懂的贸易损益信息,探讨通过信息干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贸易政策偏好。


区分信息的影响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是研究面临的核心挑战。通过随机调查实验的方法,使本文的研究能够在决定个体接触信息并确定信息对所表达的政策偏好的因果影响时解决自选择和不可观测的问题,为个体的信息集提供短期但外生的处理,还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个体政策选择及基本理由。此外,研究还深入了解了信息的作用如何随着政治经济冲击而演变。


研究过程、方法、实验和相关数据


1.实验过程及数据收集


在2018-2022年间,针对美国民众的代表性样本每年组织一次调查实验。调查发布在网站Qualtrics.com,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i)背景调查部分:征求受访者人口信息,对社会、经济的看法和政治信仰;


(ii)信息干预部分:提供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或者价格的证据信息;


(iii)政策偏好部分:征求受访者对经济政策,包括与贸易有关政策的偏好;


(iv)最终部分:验证参与者参与调查的程度,并就其选定的贸易政策征求解释。


调查过程聘请了专业调查公司Qualtrics以在线调查形式完成。总共进行了4轮5次年度调查(见表1),最终收集了大约20000名受访者的调查信息。


表1 调查过程概要


2. 随机干预信息的内容


调查的核心部分即随机信息。每个干预组(treatment group)都收到了一条关于贸易就业或/和价格效应的简明信息,这些信息的叙述都消除了技术性术语,力求叙述基调中立和实事求是,并且还配备了直观说明就业或价格的关键趋势的图形。信息的具体内容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