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2.5-2.7):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539.06点,上涨2.49%,跑赢沪深300指数0.51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16位。
重点领域分析:
投资策略: 节后国内市场大幅上涨,商品市场以贵金属为代表也表现不错,黄金创出了历史新高。股票市场新的叙事正在缓缓展开,中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后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被市场重新审视。目前我国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社会效率的提升和设备产能提供更好的空间,但当固定资产积累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边际效应变差,也就是凯恩斯主义边际的变差点,结构主义经济学逐步踏上历史舞台,这个时期就是工业化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趋势性下降,服务业占比提升。与此同时经过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上升,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增强。当工业化起飞阶段人工成本低时,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代表的产品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成熟后人均GDP较高时,居民富裕后必然伴随着产品向中高端升级,表现形式为出口结构内部高端品比例不断增加,如汽车、通信、工程机械等,同时进口替代提升,如高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制造、医药等。历史上由于面临后发国的挑战,往往主导国在其债务周期后期储备货币地位也将面临动摇,当债务持有人希望出售持有的货币债务,换成其他形式的的财富储存工具,一旦大家意识到货币和债务不是个好的选择,主导国长期债务周期就走到头了。当今最重要的是美帝国和美元、之前最重要的是大英帝国和英镑,以及再之前的荷兰帝国和荷兰盾。这一时期货币体系贬值结构性重组会提高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的作用。商品市场金融属性占优时候会出现大量商品ETF来变为库存,从而放大商品价格的弹性,当然其中黄金会最受青睐。储备货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和储蓄货币。以世界储备货币计价的债务是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基石,因此印发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享有超然地位。历史的长河中所有那些曾经的储备货币都已经不再是储备货币,曾经享有这种特权的国家,往往都遭受重创而没落。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被灌输美元一直是世界的储备货币,货币政策一直是刺激经济的有效工具,人民普遍认为西方民主和资本主义是优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或帝国可以永远存在。美元作为世界头号储备货币是否、何时以及为何会失去储备货币地位,它会被何种货币取代,这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后期也将推出对储备货币周期的研究报告,当金融属性提高后有色金属在此期间会表现更加突出。对于黑色金属我们更多着眼在实物商品属性上,去年四季度的GDP完成不错,基建有所回升,地产产业链也有所回稳。四季度发债的速度非常快,同时财政存款余额还是下降的,说明资金使用情况良好,实体经济会逐步感受到持续积极财政的效力。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目前产业冬储意愿不强,库存极低,未来若配合行业供给端调整政策,开春旺季后三周期会形成共振,加快行业回归的进程。行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行业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详见国盛证券华菱钢铁深度报告、南钢股份深度报告、宝钢股份深度报告、新钢股份深度报告)。继续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建议关注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
铁水产量增加,库存季节性累积。 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增加,电炉产能利用率回落,国内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5.8%,环比+1.1pct,同比+2.2pct ;91家电炉产能利用率为26.3%,环比-8.5pct,同比-18.1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08.6万吨,环比+0.2%,同比-1.0%; 本周长流程产量回升,日均铁水产量增3.0万吨至228.5万吨,春节后需求预期转暖,同时钢厂利润率改善背景下钢材产量有所回升; 库存方面,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147.4万吨,环比+7.2%,同比-9.4%,钢厂库存为523.7万吨,环比+4.7%,同比+2.3%; 钢材总库存季节性累积,环比增长6.4%,增幅较上周收窄2.4pct,厂库社库节后持续回升,增幅有所放缓,季节性累库接近尾声; 本周由产量与总库存数据汇总后的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707.8万吨,环比+44.6%,同比+10.9%, 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需较上周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偏低水平,下游需求尚未完全恢复; 本周钢材现货价格变动不大,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与节前基本持平,247家钢厂盈利率为51.5%,环比+2.6pct。
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节后工地复工率同比略降。 据证券时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根据百年建筑网,截至2月6日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7.4%;劳务上工率11.8%,农历同比略降,房地产项目整体情况农历同比相对偏弱。随着后续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钢管企业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 根据Wind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1588亿元,同比增长32.7%,核电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46.5%, 在当前能源自主可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煤电与核电机组建设相关标的有望显著受益 ;另外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 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