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君应该算是一个体育迷,业余时间除了看美剧之外,也喜欢看体育比赛。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曾介绍过关于美国橄榄球运动的美剧
《胜利之光》
,还有波士顿马拉松的电影
《坚强》
、
《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
、
《奔跑吧,少年》
,也曾介绍过关于国际足联每年球迷的评选
《
2016
年最令人动容的年终评选》
、
《愿天堂里有足球陪伴着他》
。
当然,除了上述提及的运动之外,篮球比赛也是我爱看的。我也看过许多关于篮球的美国影片,例如《卡特教练》,《光荣之路》等等。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俄罗斯关于篮球的电影,《向上》。此部电影是根据
1972
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前苏联男子篮球队的真实事件而拍摄的,于
2017
年
12
月
28
日上映。
篮球项目是
1936
年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美国队一直垄断着这个项目的冠军。在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美国队都是以大学生球员组队来参加奥运会。从
1936
年到
1968
年,七届奥运会,美国全部夺冠。在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之前,美国队保持着
63
场比赛连胜,可见起霸主地位是多么的难以撼动。
尽管美国队是一只常胜之师,但是这不代表这他们没有挑战者。前苏联国家队就是其中之一。苏联队是在二战之后才亮相世界篮坛的,他们初登欧洲赛场上便获得了
1947
年与
1951
年欧锦赛的冠军。
1952
年他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小组赛三战告捷,复赛与美国队第一次相遇,美国队轻松取胜。决赛两队再次相遇,结果仍然是美国队获胜。
这是他们在奥运会上第一次正面交锋,以苏联队的溃败收场。随后的五届奥运会,苏联队与美国队多次交手,但是无一胜绩,一直是奥运会的无冕之王。《向上》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介绍
1972
年奥运会的苏联队。
当时苏联队的主教练是戈梅尔斯基
,他从
1961
年执教苏联队,除了没有战胜美国队之外,取得了
各项赛事的胜利,被称之为“苏联篮球教父”。正当他带队积极备战的时候,却被意外解除了主教练的职务。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由于巴以冲突加剧,苏联与以色列交恶。戈梅尔斯基是个犹太人,由于队伍会出国比赛,篮协担心他会借机叛逃,所以就拿下了他的主教练职务,选了原先斯巴达克队的主教练加兰任作为新的国家队主教练。
新上任的加兰任保留了原国家队的部分队员,其中包括当时的头号球星谢尔盖别洛夫。这是一名叱咤世界篮坛的著名运动员,有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在训练结束后自己仍然主动加练,一心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其他队员还包括了一名新秀,亚历山大别洛夫,大家称他为萨沙。萨沙和谢尔盖同叫别洛夫,但是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萨沙作为一名年轻的中锋,具有极强的篮球天赋。
由于队员来自前苏联的各个联邦,有俄罗斯的,立陶宛的,格鲁吉亚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场下彼此都不互不相让,但是,结果加兰任的悉心调教,他们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队伍。
除了训练比赛外,加兰任更像一个父亲,关心着他们。在美国与大学生队进行热身赛上,萨沙突然发病,送到医院检查后,判定是得了一种极为罕见的心脏病,由于领队没有额外的钱来救治萨沙,加兰任果断的给家里打电话,让妻子把家里用来准备给自己儿子出国做手术的钱拿出来,交到篮协,在美国这边先给萨沙进行治疗。当然,他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告诉队员们。
经过一年的准备,队员们终于来到了奥运会赛场,不出意料,最终的决赛仍旧是在美国队与苏联队之间进行。但是,意外发生了。
9
月
5
日,巴勒斯坦的“黑九月”成员袭击了以色列运动员,造成流血事件。当时苏联队的两名队员探望以色列队摔跤队的教练(格鲁吉亚人)离队未归,另外一名队员卡斯想叛逃德国也离队未归。苏联队准备以抗议巴勒斯坦恐怖袭击为由退出比赛来保全颜面。但是,随着三名队员先后归队,最终宣布依旧参赛。
比赛开始后,苏联队趁着美国队立足未稳,苏联队开场便先声夺人,一度取得了
10
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
26
比
21
领先。到了下半场,美国队改变了此前以求稳为主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在防守上也加大了紧逼的力度,苏联队对此非常不适应,自身失误显著增多,比分上的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然而,直到比赛结束前
10
秒,苏联队一直在苦苦维持领先地位。苏联队在一次关键的进攻没有得分,美国队抢到篮板后马上快攻,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
6
号萨坎杰利泽情急之下把科林斯拽倒,美国队得到两次罚球的机会,此时比赛时间剩下最后
3
秒,苏联队以
49
比
48
领先。
科林斯第一次罚球命中,苏联队主教练加兰任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布置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暂停亮灯后技术台的官员由于太紧张了而没有注意到,比赛并未叫停。科林斯又稳稳地罚中第二球,美国队反而以
50
比
49
领先
1
分,留给苏联的时间只有
3
秒了。加兰任再次提示要暂停依旧没有被注意到。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刚接过球,裁判经过提醒才吹停了比赛,美国队已经欢呼胜利了。裁判给了苏联暂停的机会,但是计时器上显示还剩
1
秒钟。现场播报重赛最后三秒。暂停完毕,球员回到球场上,苏联队底线发球,
5
号卡斯接球后直接投篮未中,此时终场的哨声响起(计时器只走了
1
秒钟),美国队再次开始激动地庆祝胜利,他们是冠军。
一边是美国队欢庆,另一边是苏联队黯然神伤,领先了整整
39
分钟,在最后一分钟却被反超。尽管队员很沮丧,但是,领队再次回到技术台,就暂停后应该是
3
秒还是
1
秒这个问题据理力争,这时一个银发长者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威廉琼斯。
琼斯中止了美国人的庆祝,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把比赛时间调回到
3
秒。他说到,规则就是这样,因为篮球是一项绅士运动。请注意,这位银发长者威廉琼斯是一个美国人。
死里逃生的苏联队绝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只是,这主宰球队命运的最后一球该交给谁去投呢?按照比赛的表现来说,头号球星谢尔盖别洛夫无疑是最有把握将球投进的队员,他在这场决赛的前
39
分
57
秒内
17
投
8
中,得到
20
分,几乎占了苏联队全队得分的一半。美国人当然知道谢尔盖别洛夫的厉害,他们绝对会紧紧地限制住谢尔盖别洛夫,不会轻易给他舒服投篮的机会。加兰任辛最后出人意料地让球队的另一个别洛夫
,
年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