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 VR 看起来更像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伪需求——因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设备也能很好地体验游戏,有了 VR 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只有当它证明自己比现有的游戏方式好,或者说真的能提供令人难忘的特别体验,属于 VR 的时代才来临了。
反观当下的 VR,它们看起来更像是试验品,那些错综复杂的线缆和夸张的现场布置让人无比头大。虽然规格上来看它们已经有了走入客厅的资本,可从形态上来说,它们其实更适合待在实验室里。
假设摩尔定律在 VR 领域同样奏效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就能体验到配置更高、售价更低、同时形态更加亲民的 VR 产品了。等到那时,或许才是 VR 厂商发力的好时机。
而我理想中那个打开市场的革命性产品,一定会是软硬结合的典范。它应该类似
PSVR 那样,给消费者统一、稳定,并且有游戏可以玩的体验,而非另外两家立足于不同配置的
PC,完全不能令消费者省心。它应该像原先的苹果公司,把一个精致、好用的产品摆在你的面前,让你禁不住去使用它。
革命性的技术也需要革命性的游戏来支持。其实早在《阿凡达》上映的几年前,我就曾看过一部布兰登·弗雷泽主演的全 3D 冒险电影《地心历险记》。可是,3D 技术直到《阿凡达》上映之后才大规模地流行起来,IMAX 格式亦然。
所以
VR
领域等待的同样是这样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哪怕是《夏日课堂》,如果它的画面能达到上世代主机的高清水准,然后在游戏性可玩性方面进行优化的话(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现版本的《夏日课堂》只是
BNEI 认为目前的 PSVR 不值得他们那么“用心”而已),我相信能吸引一大批消费者购买 VR 设备的。
至于晕动症这类客观存在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我想趋利避害才是最好的出路。去研发一些不太需要大范围移动的游戏,把 VR 身临其境的特点发挥出来,弱化或者避开它的缺点,还是能创造出一批非常不错的游戏的。
除却这些“正路”之外,成人产业这样的“歪门邪道”,也被很多人视作
VR 领域的救星。诚然,就像很多其他的新技术那样,成人产业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推动 VR 的进步,但以目前主流的成人需求来看,18X
视频所需要的硬件并不需要动辄 HTC Vive 或者是 PSVR 这样的“牛刀”,手机版的体验型 VR 就已经能完成任务。
然而,如果各位曾经体验过手机
VR 的话,不难发现它们只是一个尝鲜用的玩具。它们有助于 VR
的推广,却担当不了技术进步的大任。而那些需要用到专业设备的大制作色情游戏,除了《VR
女友》之外,其他都还属于画大饼的阶段(比如有国人参与的《Project H》)。而且《VR
女友》也并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据体验过的人说,那种视觉上的拟真感和现实触感的反差,反而让他觉得索然无味。
而且,成人产业终究没法一直摆在台面上说。它适合做暗流,而非激烈的助推器——这种事儿,还是得交给那些更“正经”的游戏制作者来想办法才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
VR 要是真的“失败”了,那怎么办?
有些人可能很害怕它会失败——毕竟都已经投了那么多钱,吸引了那么多关注过去了,万一真的玩儿脱了,岂不是一件很遗憾、而且很没面子的事情?
或许吧。但又有什么关系呢?VR
曾经出现过,也曾经偃旗息鼓过。成功有它的原因,就算失败也不足以奇怪。我们见识过太多改变世界的新技术,飞机、GPS、智能手机——但这些不过是被我们记住的“幸存者”,它们的成功下面,埋葬着无数出现而又消失了的新技术,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就是这样。VR
也有可能只是另一个被我们高估的噱头,注定只能像永动机那样,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
再说,它现在还没死呢。要是哪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 VR 游戏爆款,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运行轨迹,倒也说不定。
唉,就是心疼那些把命全赌在 VR 上的创业公司了。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猪好当,可是风口哪有那么好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