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起卫衣这款单品相信大家基本上会心一笑,心想这如此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单品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大概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两件吧,还能不会穿?
穿肯定是会穿,可出不出彩又是另外一回事。
诚然,卫衣只要往身上一套,无论是配合牛仔裤、工装裤甚至西裤造型都能完美消化。除了夏天它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之外,基本上就是男士们衣橱中出镜率最高的单品之一。
但实话说,百搭、经典也意味着普通,你很难否认秋冬季往街上放眼看去,卫衣党千篇一律。
——
卫衣穿搭
如何免俗?
因为卫衣就像T恤、衬衫这种定番级的存在,
除非廓形和LOGO、印花足够抢眼,或者品牌炙手可热,否则简单一套下来只能沦为路人造型
。
今天 Leo 就决定分享几点能让秋冬卫衣造型进阶的小诀窍,毕竟
在我看来,与其被设计师投喂、跟在潮流后头屁颠跑,倒不如主动用穿搭解锁卫衣的无限可能!
大家都知道卫衣也有几个款式,最常见的就是
圆领
、
连帽
和
拉链
,拉链就不用说了,主要还是把它当作夹克来看待。
其中初阶版本的卫衣穿搭,大家很多时候会用
衬衫
、
T恤
作打底,把卫衣当作外套,配合对比色打造简单的层次,这无论是在 Ivy 风混搭还是街头层次造型都已经见怪不怪。
不过在实践时,很多人却忽略了层次效果究竟有没有做到位,如
领型
和
下摆
。
首先衬衫领片
不一定要完全铺平在圆领卫衣的领口,而是解开领部1-2颗纽扣,让领片自然起翘挺立,
增加造型的立体感之余,不至于太过古板。
天气转冷时,一些高领的打底可以加强颈部的御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高领打底的领部建议
选择有罗纹、偏厚实且不松垮的设计
,保持挺身,以免像洗后变形了的样子,再说配合连帽卫衣将帽子束紧后防风能力也更为显著。
其次,衬衫与T恤
下摆的长度
要保证控制在能露出的范围,尤其是T恤打底,这里所指的是要
自然状态也能保持露出
,并不是拉伸身体才勉强露出。
退一万步说,即使家里的卫衣就是跟内搭衣长相仿,那适当把下摆束紧往里面卷起依然可以营造层次。
毕竟除非只有保暖性的考量,否则相信大家也不想效果功亏一篑,还要边走边调整。
另一方面
卫衣整体围度的松紧同样会有所影响
,假如版型太修身,都会让打底的下摆皱成一坨,不甚美观(下摆是圆弧设计的款式会更好)。
反观
打底就一定要选择合身
、
修身的版型
了,以防太宽松导致袖子容易随身体活动积聚在卫衣袖笼位置,舒服度自然大打折扣。
如果想造型的完成度更高一些,那么将
衬衫袖口
稍微露出跟领片、下摆作联动呼应,就足以从路人感的造型泥潭中抽身!
其实并不是说进阶版的操作比初阶有多难,顶多是思路上会跟正常穿搭有所出入。
如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的卫衣是只能充当外套的份,实际上根据
廓形上的差异也能让卫衣成为造型感的内搭骨架
。
大家都会在卫衣外面直接套件 MA-1 之类的夹克或者大衣(无论保暖or造型考量),那如何才能锦上添花呢?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
在卫衣与外套之间加件马甲
,可别小看这一步操作,即使这件马甲和卫衣的颜色/质感上只有轻微的差异,它对层次的加深划分仍旧会让造型提高不少分数。
这种方法的细节位在于,卫衣版型合身,马甲有比较大的廓形,但最好是轻薄一点,而且口袋不会太突出。
假如马甲就是最外层的点缀单品,那么固然是设计越高调越好,只是当还需要以过渡的形式出现在内搭骨架之中,难免需要考虑加上外套后的影响。
一是避免臃肿;二是除非选的是羽绒马甲、摇粒绒(冬季无可厚非),否则真没什么保暖效用,所以我会建议
出于搭配层次的角度来选择的话是轻薄款式为先
。
其次就到
卫衣之间的叠穿
。
这种搭配方式可能会打破不少人对卫衣穿法的正常认知,不过正如我前文所说,不同版型的组合所具有的可塑性的确让人垂涎。
像连帽卫衣在内,圆领卫衣在外的叠穿法,其实跟春、秋季的卫衣+T恤思路相同,
用颜色、质感上的差异形成假两件的视觉效果。
只是寒风来袭,两件卫衣的叠穿在保暖效果上固然是优于一件假两件款式的卫衣。
老规矩,在外的圆领卫衣廓形要比内搭的连帽卫衣大,同时两件的版型建议选偏宽松一些的,避免有局促的感觉(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