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安邦咨询(anbound)
来源:安邦智库 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选自安邦智库《国际关系简报》第51期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主观目的是应对朝鲜不断增长的核与导弹威胁,但在客观上却严重损害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A 中国对“萨·德”的担心主要包括三方面。
01 首先,政·治战略上,担心韩国因“萨德”的部署而彻底倒向美国一边,从而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帮手。
02 其次,安全战略上,担心“萨德”对中美的战略稳定性构成挑战。
战略稳定性是核大国间重要的战略关系,对国家发展和地区稳定意义重大,因为两个核国家的核武器都具备有效可靠的核生存和核报复能力,从而使得哪一方都不会选择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存在明确的战略稳定关系。而当下,中美之间是否存在战略稳定关系却存在争议。早年,美国战略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和威慑能力有限,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战略稳定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不断进行战略导弹、分导式弹头和反导武器等战略攻防武器的试验,中国核武器的机动性、隐蔽性和突防能力大有提高,美国战略学界部分人认为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战略稳定关系。
奥巴马一方面主张中美应建立战略稳定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萨德”入韩。
特·朗·普政府对此问题的态度更加直接,不认可中美的战略稳定关系,认为美国应当保持对中国的战略优势,认为核武器应成为美国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
而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萨德”系统的雷达会监测到中国境内导弹的发射,带来的后果一是为美国的全国导弹防御系统(NMD)提供更长的拦截时间准备,二是也有助于美国识别中国的真假弹头。
这两点都破坏了中国核武器的报复能力,抵消了本身就是弱势一方的中国核威慑能力,从而挑战了中美的战略稳定。
03 第三,地区安全上,“萨德”入韩将构筑美日韩三国联动的亚太反导网。未来并有可能向琉球、台湾和菲律宾等地覆盖,这是中国最为担心的。
2016 年底,韩日两国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规定未来韩日两国将共享战略反导情报,为美国今后整合韩日反导系统提供了制度保障。亚太反导网的建立和扩大,“萨德”入韩就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对中国来说很难接受。
韩国与日本不同,中日在东亚存在争夺主导权的结构性矛盾,日本的外交政
策受到中国立场的影响相对较少。
在韩国的国家利益计算中,得罪中国和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是个两难选择,但两害相较,来自朝鲜的威胁显然要严重的多。
B 因此,在“萨德”问题上韩国将会不遗余力,但也会受到几个因素影响:
一是朝鲜核与导弹问题的发展;二是中美战略关系的演变;三是中国对韩国的反制和施压力度。
未来,朝核问题和中美战略关系暂时看不到有重大变化的迹象,但中国对韩国的反制措施和力度却在加大,如最近中国对韩国相关企业的惩罚和中国对朝鲜的姿态(中国主动邀请朝鲜外务省副相李吉成访华)都出现了变化。
C “萨德”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景:
01 中韩之间继续谈判并达成某种程度上的谅解,部分解决中国的安全关切。
如在技术上韩国可以对“萨德”系统进行改装,用探测距离短的雷达来代替目前被中国视为严重威胁的长距离雷达,韩国还可以选择仅仅在朝鲜半岛部署拦截系统(雷达可利用驻日美军的雷达系统)。
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性可以得到缓解,韩国部署“萨德”只针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动机也可以得到检验;
02 韩国保证“萨德”是朝核问题解决之前的“暂时性”部署,并且“萨德”只作为相对的单一系统,不和美日之间产生联动。
当然,以上两点都涉及美国的立场。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两国在“萨德”入韩问题上博弈激烈。特·朗·普上台后,国防部长马蒂斯即首访韩日两国,美韩双方也表示将如期推动“萨德”系统在韩国的部署。
特·朗·普虽然在很多领域都抛弃了奥巴马的原有政策,但在此问题上却丝毫未变,未来还可能比奥巴马时期更加激进。
所以从本质上说,要彻底解决“萨德”及由此开始的亚太反导网问题,还取决于中美之间战略关系的改善。
谢|谢|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