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百亿之际,同期电影《蛟龙行动》
以3.79亿的惨淡票房
宣布撤档。
这场耗资10亿的“深海豪赌”最终沦为一场自嗨式闹剧。
从“绝不撤档”的誓言到“特别版重映”的妥协,这场败局撕开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深层隐疾——当视听效果的堆砌成为叙事遮羞布,当营销噱头透支观众信任,空洞的重工业电影正面临着观众审美觉醒的危机。
影片崩塌始于对工业美学的过度沉迷。片方大肆宣扬“1:1潜艇实拍”“全员潜水证考核”,却在关键剧情中暴露致命短板:张涵予饰演的艇长在危急关头吹口琴煽情,黄轩率队用飞行器突袭钻井平台时太过科幻,让“硬核军事”沦为笑谈。
更荒诞的是逻辑链条的全面断裂:反派引爆核弹的动机成谜,蛟龙小队决策违背军事常识,核心的“保密”设定则因过度营销而反噬——观众戏称“票房差才是最好的保密”。
这种用视听奇观的冗余掩盖叙事贫血的操作,恰如影评人所述:“工业香精救不了创作失血”。
从如今的撤档举动来看,选择春节档成为该片的战略级失误。
当《哪吒2》用“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点燃热血、《唐探1900》以喜剧+爱国情怀收割市场时,《蛟龙行动》的幽闭潜艇战与血腥场面在过年期间显得格格不入——观众用脚投票表明:春节需要情感共鸣,而非“长枪短炮”的观影疲劳。
伴随着票房的滑铁卢,制片方却又上演了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败笔:将差评归咎“粉圈互黑”,却避谈剧本硬伤;前期以“涉密”为噱头的营销更成灾难——外籍演员“偷看剧本”的表演、主演“手写台词”的设定,让严肃军事题材沦为黑色幽默。
尤其是主演张涵予后续回应,所谓的为了“保密”收台词本只是因为要开拍了才收回兜里,与躲避外籍演员无关。
曾经屡试不爽的奇葩短视频营销,这一次成
了《蛟龙行动》翻车的最大内鬼。
而观众也用3.79亿票房宣告:
如果影迷会因为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片段或者场外要素的叠加而进入影院,那么相应的也会因为一个特别突出的负面要素而放弃观看影片。
这场溃败折射出商业电影的范式危机。
当《流浪地球》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开格局时,该片仍聚焦个人英雄主义的陈旧叙事中。
更值得警惕的是影视行业的路径依赖——博纳影业沉迷“主旋律+大场面”的创作公式,却忽视观众审美已在不断进步,加量不加质只会适得其反。
特别版重映或许能挽回部分票房,但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是创作逻辑的重构。
当观众用“不看就是爱国”解构该片营销话术,当“绝不撤档”沦为行业笑谈,这场败局早已超越电影范畴——它是面镜子,映照出内容生产与观众觉醒的认知鸿沟。
唯有摒弃技术崇拜、重拾叙事诚意,中国电影才能行稳致远。
推荐更多阅读:
两省广电局一把手调整!新干部均出身央媒
热搜第一!断更三年的李子柒现身新视频
慎海雄:年轻人要具有“舍我其谁”的锐气
爱奇艺低价亲情卡,谋划一盘大棋?
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迎来新社长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9日-15日)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2日-8日)
省级
广电
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12日-18日)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5日-11日)
慎海雄已经分管中宣部电影工作
腾讯让影视公司转型合伙人,释放什么信号
张艺谋曾拒拍《三体》
湖南广电把直播做到了Next Level
AI与艺术“共生共荣”,未来电视的这两部哪吒主题短片创意满满!
两年爆款不断!“浙江宣传”靠什么?
为什么烂片容易出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