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小北
编剧,太空堡垒预告片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工作事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十年啦! ·  昨天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双选会专刊 | 参会单位:浙江大丰文化有限公司 ·  2 天前  
虹膜  ·  贾樟柯谈《风流一代》 ·  4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双选会专刊 | 参会单位:北京枫悦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小北

马斯克的火星殖民愿景是推动Space X前进的重要推进力。为什么-20241017090228

张小北  · 微博  · 电影  · 2024-10-17 09:02

正文

2024-10-17 09:02

马斯克的火星殖民愿景是推动Space X前进的重要推进力。为什么是火星?去了火星后干什么?先不要想答案,先去了再说。在这个过程中,答案自己会浮现出来。按照目前星舰的技术路线,通过中美航天的良性竞争,把1Kg有效载荷送往火星的成本,很可能在你我有生之年降到1/1000甚至更低。
如何把火箭技术提高一千倍?

最近SpaceX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火箭回收,巨型筷子成功地夹住了重型火箭。这无疑是个技术的巨大进步,马斯克事后接受了采访,说要实现火星殖民的远景目标,必须将火箭技术提高一千倍,因为现在将一吨的物质送到火星表面需要10亿美元,要将能够自我增殖的装备送到火星,至少需要一百万吨的运输量。这需要1000万亿美元,而美国GDP总量才29万亿,因此是不可能的。
然而如果火箭技术提高1000倍,将运输成本降低到一万亿美元,那么飞向火星建立殖民地的计划就有了可行性。
所以,SpaceX的目标,就是要不断地提升火箭技术,让火箭技术提高1000倍。
(图一)

马斯克的谈话无疑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前景,然而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火箭技术提高一千倍?
正巧,在9月初的一次活动中,蚂蚁集团的董事长井贤栋先生问了一个问题:在自动驾驶领域,有L0-L5的分级,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具有质的不同。那么是否在航天领域,也会有类似的技术分级,呈现出跳跃式的技术进步?
原本轮不到我来回答井先生,因为我既非人工智能专家,也不是航天专家,然而恰好当天我是节目嘉宾,于是就斗胆说了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作为回答,大意如下:

人工智能的L0-L5有清晰的定义,或者称之为技术指标。在不同级别之间,人工智能背后的算法,包括训练用的数据,人工智能的大小等等,都会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当我们说L0-L5的时候,它们虽然都叫人工智能,但背后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工智能领域不断用新的算法,新的数据产生出新的人工智能。而航天领域的逻辑和人工智能领域完全不同,航天领域没有新的算法。所有的火箭,都要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则,而这个物理规则,则要追溯到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的基本理论。火箭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克服地球引力,这个主要困难从火箭事业的开端到现在乃至到将来,都将是火箭技术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所以航天领域的技术,应当不会存在跳跃性的发展,它更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火箭技术的市场很小,甚至完全无法产生商业利益。在无法商业化运作的前提下,即便国家进行大量投入,技术进步也将是缓慢的。如果将来航天能够找到一个商业点,比如太空采矿能带来巨额利润,那么对火箭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竞争将能够很快降低发射成本。所以航天技术的发展,更像是我们在既有的技术路线图上不断地探索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因为商业化而大大加速,和人工智能领域那种因为某些发现而突然跳跃式发展,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马斯克所创造的星链系统,恰好是一种航天商业应用,只不过,这个应用市场所需要的运力仍旧不能说有多巨大。抛几百颗上千颗小卫星到低轨道,这个需求不能说有多巨大,而且很快会饱和。(小卫星可以越做越轻,火箭则越造越多,至少对中国目前的状况是这样)

马斯克所倡导的商业航天,在不断驱动降低成本。这就有了前文所说的,要把火箭技术提高一千倍的话题。
火箭技术能不能提高一千倍?我看是不能的。原因前边已经说过了,火箭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克服地球引力,这就决定了它的技术发展有着既定的路线,无法偏移或者绕过去。
翻开钱学森先生写的这本书《星际航行概论》,里边对于火箭技术的技术指标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一,提高火箭喷射的气流速度
第二,降低结构比,也就是除了有效荷载和燃料之外,火箭结构的重量占起飞重量的比值。

这两点,SpaceX都在做。它研发了猛禽发动机,猛禽发动机用的是液氧/甲烷燃料,现在最常见的,比如长征五号的发动机,使用的是液氧/煤油。相对而言,甲烷分子量小比煤油小,燃烧产生的温度两者差不多,喷气速度甲烷应该会有些优势。(这个需要航天方面的专家来解释,我只基于我自己的简单认识来分析)
同时,降低结构比的有效方式,就是提高火箭发射重量。这个也可以理解,火箭的发射重量越大,那么燃料占比就相应提高,结构占比自然就小了。星舰的火箭-飞船系统把起飞质量拉到了5000吨,大概也达到了结构比的极限。我们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星舰和长征五号的数据,看看SpaceX有多先进。

长征五号和星舰的简单比较:
前边说了,长征五号用的是液氧/煤油,而星舰用的是液氧/甲烷,液氧/甲烷应当比液氧/煤油更先进一些,尤其是对于可回收火箭,液氧/甲烷会友好得多。

长征五号的起飞质量为869吨,能够把25吨的物质送入近地轨道,加注燃料是765吨。
星舰的起飞质量是5000吨,能够把250吨物质送入近地轨道,加注燃料4600吨。
同样把一吨物质送入近地轨道,长征五号需要消耗30吨燃料,星舰是18.4吨燃料。这个经济性一目了然。
这里的比较,是不做回收的比较,为了回收的需要,星舰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大概是150吨。这样需要消耗大约31吨燃料来送一吨物质。
长征五号除去燃料之外的所有结构占比:11%
星舰除去燃料之外所有结构占比:8%
(这个算法是个初略的估计,从事火箭技术研发的应该有特定的结构比定义)

我们当然会承认,星舰是比长征五号更先进的运载火箭系统,但是星舰并没有脱离火箭技术的基本原理而狂奔。这和神经网络算法的进步引发人工智能的一日千里是完全两种事物。如果火箭技术想要提高1000倍,那该怎么做?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物理学的极限就是真正的极限,地球引力和能量来源就在那里,能在星舰的基础上把所有其他结构占比降低到5%,可能就是物理极限。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1000倍的技术高度。
但马斯克的话的本意,其实是成本降低为千分之一。这就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抵达。例如,把液氧、煤油、火箭的成本搞到极低。如果烧煤油几乎不用花钱,造火箭像是造家具,那么成本降为千分之一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就回到了在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观点:太空事业如果出现一个大容量的市场,可以让厂家以生产手机的方式生产火箭和燃料,那么它的成本的确可以快速降低。能不能降到千分之一难说,但降到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还是很有希望的。这大概也是马斯克的路线图。(图二)
可惜的是,火星移民,并不能承担一个大市场的角色,因为它带回给地球的收益,实在少得可怜,除了科学的价值,可以认为商业价值为零。
这也就注定了马斯克的火星行军,肯定会失败。(作为科幻作家,我当然希望他能成,但客观理性的分析,会认为这是个看不到前景的方向)
但他开拓的道路,仍旧有巨大的价值,至少太空互联网已经是个具有真实商业价值的事物,这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助推火箭技术的进步。

希望总在前边,不能盲目乐观,不妨徐徐而行,多看看沿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