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天平  ·  从法庭到悬崖,法官手脚并用明晰真相 ·  1小时前  
滕州新势力  ·  滕州:法院出手!中化二建被强制执行36万! ·  18 小时前  
滕州新势力  ·  滕州:法院出手!中化二建被强制执行36万! ·  18 小时前  
西藏举报  ·  2男子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民警依法约谈 ·  19 小时前  
西藏举报  ·  2男子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民警依法约谈 ·  19 小时前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中国民乐,为何如此“上头”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 2024-10-23 07:30

正文

大火的《黑神话:悟空》,让民乐在海内外吸粉无数;法国街头,一袭汉服的中国女孩,蒙着面纱用古筝弹奏《荷塘月色》,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聆听;社交媒体上,一支古筝演奏视频能收获5800万播放量;一个200余万粉丝的民乐UP主,视频作品累计播放量超过3亿,外网累计播放量过亿……中国民乐,正在以多种方式“破圈”。


中国民乐,为何如此令人“上头”?



当琵琶曲《十面埋伏》响起时,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历史画面闪过眼前;当听到《春江花月夜》时,似有春风吹拂、花香扑面;当用古筝弹奏起《沧海一声笑》时,江湖侠气油然而生……在这些民族乐器的奏鸣中,意境之美令人沉醉。

其实,民乐一度式微。

民乐在我国曾经有着非常高的普及程度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后来被钢琴、小提琴、吉他、萨克斯等西洋乐器“霸占了地盘”。彼时,一说学乐器,很多人首选钢琴、小提琴等,钢琴考级炙手可热,钢琴演奏会更是备受追捧。

随着“国潮”在年轻群体中的兴起,近几年,民乐再度焕发勃然生机,从电视节目到社交平台再到线下,随处可见民乐的身影——

从广东卫视《国乐大典》、河南卫视《新民乐国风夜》,再到央视2022年元宵晚会上的国乐合鸣《齐天乐》,等等,民乐节目频频在电视荧屏上亮相,还时不时登上网络热搜,备受大家的好评与喜爱。

民乐在社交平台上也是宠儿。据某直播平台统计,2023年民乐直播场次超过414万,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28亿。包括中央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等专业院团的260多位演奏家,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互联网给观众带来了6000多场民乐直播演出。此外,还有一些民乐爱好者,也在网上直播表演展现民乐风采。

中央民族乐团《敦煌之夜·黄钟大吕》于上海音乐厅恢宏奏响 图源|“ 中央民族乐团 ”微信公众号

线上直播也在反哺线下演出,在互联网平台收获的乐迷转换为音乐厅里的观众,他们密切关注各大乐团演出动态,在空余时间规划着线下“追星”,这让一些乐团的演出常常座无虚席。在国内外的广场街头,也不时会看到有年轻人或单人、或组团,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歌曲。比如95后音乐UP主“碰碰彭碰彭”,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埃菲尔铁塔、波尔多大剧院、卢浮宫等诸多法国地标建筑前,用古筝演奏来传播中国文化,成为法国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民乐的忠实“粉丝”,有数据显示,古筝已经超过钢琴成为音乐类考级人数第一的专业。

而当下众多的年轻民乐爱好者,更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创新表达玩出了花儿。比如用二胡和唢呐合奏《刀剑如梦》、用唢呐吹奏美剧《权力的游戏》主题曲、民乐乐团合奏网络流行曲《学猫叫》;再比如用《二泉映月》《百鸟朝凤》等民乐名曲配乐动画片《猫和老鼠》,通过古筝、琵琶演奏的《离骚》纪念屈原,琵琶与钢琴双重奏……在新一代民乐人的手中,民乐可以横贯古与今、中与西、雅与俗,游刃有余地转换于多种风格之间,既足够炫酷,又品位十足。

图源|音乐周报


古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自古以来便是一项人们的基本精神需求。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传承、民族语言、民族乐器和演唱形式,这构成了中国民乐的多种样态和丰富内涵。

在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不断滋养中,中国民乐传承千年生生不息,散发出独特魅力。

以真实情感为基础,“声”入人心。 相比于商业歌曲,民乐显得更加真挚朴实。无论是爱情的甜蜜还是分别的伤感,无论是思乡的惆怅还是生活的美好,经过各种乐器的巧妙组合,一首首或悠扬或婉转的曲调,将千百年来人们内心的诉求娓娓道来,穿越时空,与现代社会建立起心灵的共鸣。

以深厚文化为底蕴,富有意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乐通过师徒传承、家族相沿、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是一种融汇了历史、民俗和地域特色的表达方式,往往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当古琴弹拨《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友情至坚的故事令人动容;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悲怨哀叹的曲调,将作者的辛酸压抑和生平经历融入其中,也将一种超然的意境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耳目一新。 中国民乐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唢呐为例,今年来的各种“混搭”不知俘获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唢呐吹周杰伦系列、动漫歌曲、欧美电音等,强烈的反差感让唢呐成为各大平台最火的“网红乐器”。更有许多民乐艺术家和爱好者,将传统民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让民乐更加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品位。

瑞士大提琴家本杰明·雅各布斯与旅法古筝演奏家彭静旋(碰碰彭碰彭)的精彩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图源|长江日报


当下,民乐人在各平台“出圈”、热门演出一票难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民乐买单,这是一种中华文化基因觉醒、文化自信树立的可喜表现。空前的热度,于民乐而言,是难得的关注,也是潜在的挑战。从“最土”到“最潮”,民乐的“破圈”还需要随着不断更新的文化和审美需求,探索更多路径。

展现时代风貌。 民乐作品需要构筑起坚实挺拔的骨骼,才能经得起时代和人民的检验。比如,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用音乐庆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原创作品《共同家园》将海派民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相融合,等等,都是民乐主动肩负时代使命的生动体现。唯有给民乐注入具有现实关怀的思想内容,才能与当下的世界共振。

致力原创作品。 目前,仍有不少听众对于民乐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曲目上,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民乐创作相对缺失的问题。任何艺术形式要想长足发展,不仅要注重传承,更要注重创新。诸如筝鼓和鸣的《权御天下》、琴箫合奏的《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琵琶演奏的游戏《王者荣耀》主题音乐《赤焰之缨》等,都是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点赞无数的原创民乐。民乐人还可以进一步挖掘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中的丰富内涵,与综艺、影视、游戏等结合,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作品。

夯实群众基础。 民乐的创造者在于人民群众,根基也在于人民群众。让民乐更广泛地得到大众认可,就应该进一步普及民族乐器和演奏技艺的相关知识。比如,浙江省文化馆的唢呐公益课,一经开课,就吸引了近500人报名,让授课老师大呼意外。我们应利用好学校、夜校、图书馆、老年大学等公共场所,让民乐更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零·壹 中国色》国乐与AI音乐会 图源|上海文联

探索多元出海。 从曾经的“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到如今的全世界都在听中国歌,中国民乐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奏响中国故事。比如,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新作《零·壹 中国色》国乐与AI音乐会首演亮相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民乐爱好者在外国街头演奏古筝、扬琴、琵琶等乐器,并现场“爆改”外国曲目,获得了外国人的热烈掌声。或搭乘科技东风,或现场演奏,民乐可以在不拘一格的出海路径中,多样化传递中国声音。

一曲民乐,折射出传统乐器的底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响彻千年的中国民乐,正在以更加优美、更加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

来源: “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 sdxcweixin)丨主播:齐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