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如何不把天聊死?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01 11:59

正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孤独,我们总感觉父母也好,朋友也罢,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很受伤。要想寻找一个知音,我们还是先做别人的知音吧。


这里, 共情技术 可以帮助到你。



何谓共情?

比如你陪女生去买衣服,女生总是会不断问你:哪件更好看?

无论闺蜜还是男朋友,都为这个问题发过愁。由于实在无法捉摸到女生的喜好,他们总是回答:无论你穿哪件都是漂亮的。

实际上,女生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女生心里往往这么想:问你也是白问!

这样就没法建立起更良好的亲密关系。

假如你是个高情商达人,你会知道: 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远远没有一个人说话的状态重要。说什么不要紧,把握住说的人在想什么很重要。

共情技术的关键就在于 情感上和别人站在一个阵营,共享一份内心体验。


穿什么更好看?

使用共情技术这么回答:

“我觉得各有千秋,穿紫色那件显得更高贵但也有点显老,不符合你可爱少女的气质。穿红色那件吧,又略有点太扎眼像圣诞老人,不过也没关系,你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我们还是再转转,也许有更适合你的。”

这里要理解的就是,女生问你“穿哪件好看”,并不完全是想从你口中征求到关于衣服品位的答案,这方面她对于自己更为自信,她内心世界是想展示一个更好的自己给你看。于是,你不用过多在意这个衣服是否漂亮。你需要和她持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就是:她在你眼中的确可以更好。

所谓共情,就是 解除自己的立场,去体验他人的情感。

也许,买不买衣服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街能够继续愉快地逛下去。

包括我在内,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我们往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这会使得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艰难。我们时常感觉,我说这句话是为了别人好啊,别人为什么忠言逆耳?我们往往很受伤。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语言上常犯的错误。

一个女性好友失恋了。她坐火车赶到前男友的城市,而他却一天都没有理她。她整夜痛苦难熬,第二天早上她再打电话时,前男友接了,她听见电话旁边有其他女人,于是她决定和这个男的彻底分手。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别人抱怨,我们都在不经意间充当着好友的心理咨询师。

下面三种回答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错误回答

错误回答之一:“你这不算什么,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男人都是花心的,很多人都像你一样被伤害。看淡点,想开点!”

大部分人被流行的鸡汤文学影响,总认为现实是害人的,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归结于现实的黑暗。 “我们都败给了现实”这句话的确可以安慰人,但是,这样的观念会让一个人悲观失望,越来越没有勇气在社会上拼搏。

心理专家不断地在呼喊:现实没有迫害我们,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幸福也没有那么痛苦,我们需要调整看待现实的方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错误一的回答,也许能安慰朋友,但从长远来看,对你朋友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她会越来越脆弱,最终你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失去这个朋友。

错误回答之二:“这有什么的,我以前那个前男友也是这样,我上去就给了他一巴掌。你不要在这里难过了,好姑娘要像我一样坚强起来。”

这个回答表现了我们的自我中心,没有很好地理解朋友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是没有办法一直保持坚强理性的状态。 这样的回答太强势,会让朋友感到不安,也许她还深爱着前男友无法彻底放手呢。

可能你觉得她太过软弱难以理解,但作为朋友,我们必须接纳她的软弱。太过从自身立场考虑问题,无法提升亲密关系,甚至朋友也无法继续做下去。

错误回答之三:“别说了,我们现在就去找那个男的说清楚,我一定帮你出这口恶气!”

有这样仗义的朋友,我个人是非常荣幸的。但现实中,这样仗义的人最终很难获得朋友的感激,反而会卷入到朋友的麻烦中,影响自己不说,最终还搞砸了朋友关系。

事实上,无论作为朋友还是心理咨询师,我们都秉承“助人自助”原则,就是 我们是给别人注入心理支持,让他(她)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别人去解决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这个道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担朋友的痛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以上错误回答,出发点都是想帮助朋友。愿望是好的,但是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来试试 共情技术 吧!

“你真是个深情又坚强的好姑娘,为了这场不平等的感情,你付出了很多。我欣赏你斩断伤害的勇气。这一点很难做到,不过我会帮助你一起面对。关于这个男的,平常还有些什么行为,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