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发现报告
新型研报平台,集成各行业优质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提供海量优质报告以及权威数据图表,助您洞见研报里的趋势、机会和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司机开车撞死人被判无责!原因是…… ·  8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复旦大学通报:已处理! ·  11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警惕!广东爆发2起,均在学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发现报告

新质生产力急先锋!低空经济终于迎来元年?

发现报告  · 公众号  ·  · 2024-04-25 10:42

正文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电影《第五元素》,当一头红发的丽露从天而降落到柯本的车上时,除了惊讶于丽露的美丽,就是在想“哇!车都是飞在天上的!好酷啊!”


然后长大了,每当出门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的时候,就会想要是真的能直接飞过去就好了。


到现在,出门乘“空中出租车”、观光旅游“打飞的”……这种白日梦一样的想法竟然有可能就要实现了!


今年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并纳入2024年国家培育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的重点任务之一。


飞行汽车、低空经济 概念板块也表现活跃 ,4月24日低空经济概念再次全线走强,板块全天大涨,多只相关概念股涨停。


那么, 低空经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突然关注度这么高?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报告酱整理了14篇参考报告,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低空经济。


关注【发现报告】 公众号, 私信回复 0425 免费领取全部参考报告。

参考报告

【中泰证券】低空经济专题报告:值得重视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元年或至

【中泰证券】低空经济系列研究(一):政策、技术双重拐点,低空经济有望迎来产业爆发期

【中泰证券】低空经济框架报告:低空经济元年已至,扬帆但信风

【平安证券】低空经济系列研究总起篇: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低空经济腾飞,基础设施先行

【国投证券】政策催生“低空经济+”新生态,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交银国际】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急先锋蓄势高飞

【华安证券】低空经济系列报告一:新质生产力,低空新篇章

【中国银河】新质生产力之低空经济专题报告之二:低空之境,无限未来

【华创证券】低空经济:空地战略新兴产业启航元年

【华创证券】低空经济系列研究:低空经济产业链标的全景图

【国金证券】低空经济航空行业研究:鉴往知来,从新能源车政策推动历史看低空经济节奏演绎

【华西证券】低空经济专题:空管系统厚积薄发,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民生证券】低空经济系列:新质生产力标杆赛道,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什么是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的概念源自2009年通航产业的学术研讨会,在2021年首次被加入国家级规划。是以 低空空域 为依托,以各种 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 的各类 低空飞行 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 综合性经济形态

换而言之,就是 “低空飞行+经济活动”


那“低空”到底有高?


准确来说,距正下方地平面 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 的空域都是“低空”,有时候根据飞行高度这个限制也可放宽到3000米。

在这个空间高度里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属于低空经济。


就相当于是 把现在平面的“路”修到“低空”去 ,道路从“平面”变为“立体”,同样会有路上的车、开车的人和因路而生的产业。


就产业构成来看,低空经济可以说是个跨界大玩家, 横跨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发展领域可以分成 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 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空中游览、物流运输、遥感测绘、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等诸多领域。


其中, 通用航空 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 无人机产业 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 UAM(城市空中交通)是发展热点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则是UAM的主流形式

也正是因为 “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 的特点,交银国际指出,低空经济是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带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和服务业自动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是新质生产力的急先锋


为什么突然关注度这么高?

不过说起来,低空经济在我国已发展多年,并不能算是新兴产物,别的不说,无人机航拍、表演大家肯定都看到过,那怎么今年就突然爆发式集中进入大家的视野了?

2024年央视春晚的《沈阳8分钟》

这主要受益于 政策端的支持、低空飞行器技术 的日趋成熟,以及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政策上 来说,近几年国家自上而下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和指导意见, 明确了低空空域的区域划分、飞行服务体系的结构组成 等多个内容,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1月正式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有法可依,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成新增长引擎,同样是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2027年和2030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出具体目标。

地方政策也密集出台 ,江苏、山东、四川、湖南、云南等多个省份,在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苏州、合肥、芜湖、广州、深圳等地也已着手制定和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检测检验及适航审定基地。


技术 方面,我国 无人机、5G、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 等领域积累的成熟技术和解决方案,能为低空经济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


一方面,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而我国在无人机领域发展全球领先, 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稳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2000亿元。


另一方面, 我国5G基建国际领先 ,5G基站数超337万站,带宽大、时延低、可靠性高的特性,能够给低空飞行提供通信保障。


再加上,低空经济未来重要的产品eVTOL所使用的三电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类似,不过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而自2020年电动化和2023年智能化时代开启以来,我国汽车行业 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驾驶快速落地并走量 ,再加上 全球领先的锂电产业链 ,技术适配度不要太高。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也是推动低空经济火爆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地面交通受限于平面交通路网,容量有限,而低空交通点对点可达,效率优化空间更大。


随着人们对 高效、便捷、安全出行方式 的需求不断增加,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加持下,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 5059.5亿元 ,同比增长33.8%,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 突破1万亿元


对我们的生活什么影响?

从产业链来看,低空经济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中游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为各种应用场景。


国海证券认为低空经济当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产业链 上游及中游的装备制造环节 将率先受益,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领域。

那对普通人来说,低空经济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这就要具体来看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了。


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对象,低空经济可以细化为 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 三类。


国内低空经济未来重点落地场景除了传统的通用航空业务外,还将包括 应急救援、物流配送、载人城市空中交通、新型通用航空消费 等。

中短期来看,旅游观光和医疗救护或许成为我国低空经济的核心市场。


旅游作为无人驾驶航空器优先考虑的商业化运营方向,将会从体验飞行、旅游观光开始,逐步开展商业运营。


而航空医疗救护领域是我国通航应用上相对发达国家最落后的领域之一,未来航空救援装备是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重点领域,直升机是重点布局方向。


长期来看, 低空经济从地面延伸至低空空域,从平面路网延伸至3维立体空间,在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空间, UAM(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空间广阔 。


根据Morgan Stanley预测,2025-2035年,UAM载货场景将率先迎来快速增长,载人场景将于2035年逐步进入爆发期。中性预测场景下, 2030年全球UAM规模550亿美元,2040年达到1万亿美元,2050年达9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中国市场分别为2.5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


另外, 物流配送是低空经济目前商业应用最广泛的场景 。2015年,圆通完成了国内无人机配送的首秀,随后顺丰、邮政、京东、苏宁、菜鸟、饿了么等快递、电商、外卖平台纷纷布局无人机+物流配送。


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无人化具备方便高效、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安全隐患等优势,配送效率更是大幅提升, “支线+末线”无人机物流 有望成为未来物流需求的有效补充。


除支线和末线物流外, 无人机外卖服务 也正在火热进行中。截至2023年11月,美团无人机已在国内多地开设了22条航线,可在社区写字楼、景区、医院等场景提供无人机配送服务,并累计完成订单超21万单。


想象一下未来,随时可以从空中俯瞰山川风光,通勤可能变成“打飞的”,外卖小哥或许变身“外卖飞手”,操纵着无人机送货,偏远山区也能送货上门……


随着技术和场景的进一步完善,还会有像现在的打车软件、支付软件、应用软件等等在内的空中服务平台不断出现,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那低空经济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虽然国内的低空经济发展前景看上去一片光明,但离大规模商用 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全球范围来看,低空经济已经过探索、规范化阶段,进入普及阶段。通过复盘通航强国美国的历史可以总结出 低空经济繁荣发展所必须的要素


1) 开放的空 域:让飞机飞得起来;

2) 充足的机场 :让飞机落得下去;

3) 完善的基础保障 :包括地面的航油服务、维修服务,飞行中的飞行航图、雷达信息、气象信息等服务;

4) 足够多的飞行员 :付得起的通航飞行员培训体制;

5) 成熟的制造业 :本国有能力量产航空器与核心零部件。

再看国内,虽然本轮政策力度空前,空域开放力度大、规则更加清晰落地,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 传统航空器制造我们比不过 。没办法,我们起步晚,别人起步早,整个航空器产业链,就会落后别人很多,虽然一直在追,但是暂时一些核心零部件的差距还是较大。


然后就是 机场和配套服务、保障体系的差距 ,截至2023年,美国共有5100余座公共通用航空机场,各类私人机场数量达1.5万个,均位居全球第一。此外,美国还拥有3300多个地面飞行固定设施运营商、4100多个维修站和2200多个租赁公司。


而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约655家,通航机场399个,2023年仅增加至690家和449个。


这意味着会面临 “飞不起来、落不下去” 的问题。


此外, 我国飞行员结构不均,通航飞行员数量相比民航非常少。 1970年代以来,美国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的飞行员数量一直维持在60万左右。


相比美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共81430本,包括28214个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和45895个商用驾驶员执照,总数量上约为美国的1/8。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设低空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 政府、行业以及企业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才能真正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未来究竟能走到哪一步,且等且看。

#你觉得“打飞的”会成为现实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