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亿欧网
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观察  ·  绿证市场仍待“飘红” ·  16 小时前  
雷科技  ·  推荐10个冷门的旅游城市! ·  昨天  
新浪科技  ·  【#DeepSeek称不构成诊疗法律或投资建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亿欧网

争度!争度!半个科技圈都在进军印度,钱真那么好赚?

亿欧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0-23 19:10

正文

一提到印度,如果你脑中浮现的是密密匝匝的人群、交通混乱、似乎只有咖喱的食物……那你一定没有意识到, “走,我们到印度去!”正在成为潮流。印度已经成为众多资本和企业追逐的热土。

文/王上 新浪科技(techsina)



这次,又是印度企业



近日有一笔高额融资发生在印度:打车服务商Ola获得来自腾讯和软银的11亿美元融资,而Ola则是Uber在印度最大的竞争对手。


Ola成立于2011年,目前在110座印度城市开展业务,他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本土化产品。例如,用户可以通过App叫到在印度城市非常流行的人力车和三蹦子(当地叫做“嘟嘟车”)。


腾讯也非常看重此次投资Ola对其在印度市场的拓展,“与Ola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腾讯成为该国快速增长的乘坐空间的一部分。” 腾讯总裁刘炽平说道。


然而,这并不是软银和腾讯第一次在印度出手,同样是软银和腾讯,在今年早些时候还共同投资了印度最大电商平台Flipkart。


软银CEO孙正义在一份声明中称:“印度市场商机无限,我们希望支持该市场的一些领先竞争对手。作为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Flipkart表现不俗。”


目前,印度人口超过10亿,是除中国外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显然,这个人口规模庞大、后发优势明显的市场,正令众多投资者垂涎。



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印度


除了各家投资机构外,在印度市场,中国企业也鱼贯而入。随着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视野增强,“走,我们到印度去”成了近两年中国企业的常态。


一种是中国企业通过自身业务扩大国际版图:


类似于淘宝、支付宝、微信支付、猎豹移动以及APUS等进入印度市场,百度在印度新德里建立办事处,腾讯云在印度孟买建立数据中心等,都属于此种操作。


当然,还有早已看准先机的手机厂商们。 它们早在2014年就开始在印度投广告、开发布会、进而建设工厂。现如今,手机厂商如果不出海印度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了,雷军火爆网络的“Are you ok”也是缘于小米4i在印度发布。


IDC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vivo、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已经抢滩到印度51.4%市场份额,而其本土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则降至13.5%。



还有,近两年大火的共享出行也不甘落后。近日,据外媒entrackr消息,中国共享单车ofo公司正计划在明年上半年进军印度市场。


还有一种是通过投资收购的渠道向产业链延伸:


阿里控股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Paytm就是通过投资这种方式;而腾讯早在2015年就以9000万美元投资了印度健康医疗应用项目Practo。


据Android Headlines 7月5日报道,富士康也瞄准了印度的移动手机制造业,预计投入高达50亿美元支持其发展。


据Venture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到2016年4月期间,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数家中国投资企业已经在印度企业投资了至少11亿美元。



为什么是印度?


互联网企业出海印度为何最近几年变得如此流行?我们可以从一些印度特色因素窥探一二。比如广阔的市场空间、快速的经济发展、优势的产业环境以及有利的政策扶持等。


1、市场空间


相对于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印度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印度青壮年人口总数约8亿,最有价值创造力年龄中位数是27岁,年轻群体比例高,且多数受过基础教育,甚至商学院教育。


至2016年终,印度0-14岁人口数占比31.2%,未来十年的人口结构将持续保持“红利状态”。这是一个具有大量劳动力、社会成本又低的国家,其人口红利效应甚至强于2000年的中国。


而巨大的人口红利,也就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2、经济发展


印度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统计,印度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印度的经济将达到6万亿美元,其可见的经济增长潜力值得期待。印度政府预测,2016-2016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1%。根据2016-17年经济调查报告,印度经济在2017-18财年应增长6.75%至7.5%。


“印度预计将成为第三大消费经济体,其消费量由于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到2025年将翻番至4万亿美元”,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报告如是写道。


此外,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也表示,印度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预计到2040年将增长五倍。


3、产业环境


在印度政策允许的范围内,IT、电商、制造业这些产业成为国外企业投资的热门。


印度IT产业中最为著名的是软件业,也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石。根据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IBEF)今年7月的数据显示,印度IT部门预计在2016-2017财年以固定汇率计算,将以12%至14%的速度高速增长。


印度的IT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采购目的地,约占124-130亿美元市场的67%,该行业雇佣了约1000万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该行业已经带动了该国的经济转型,并改变了各国对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看法。印度在提供IT服务方面的成本竞争力比美国便宜约3-4倍。


印度IT产业的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印度的互联网经济预计将从2017年4月的1250亿美元翻一番,到2020年将达到2500亿美元,而这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IBEF数据显示,印度电子商务预计将从2016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3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电子商务尤其是B2C业务几乎全部依赖外商,比如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等。 其中,此前,阿里巴巴投资了印度支付公司Paytm,腾讯投资了印度在线零售巨头Flipkart。最新消息显示,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宣布计划进一步增加其在该国的投资,以开发其基础设施和技术;阿里巴巴也计划在孟买设立首个印度办事处。


另外,印度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上升,印度的互联网渗透率从2007年的4%增长到2016年的34.08%。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15.6%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从2017年6月的4.5亿增长到2020年的7亿。


年轻人口形象、互联网渗透率上升和经济表现相对较好,这都推动了IT、电商和制造业的发展。


4、政策支持


印度当今开放的环境有赖于当今政府支持,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上台后,带领印度政府做出了有利的政策制度,并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


跟中国一样,印度也推出了“印度创业”计划。如同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莫迪也于2016年1月16日宣布正式启动“Start-up India and Stand-up India(印度创业,印度崛起)”计划,在各行各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方案,并成立了高达90亿美元的创业基金,支持印度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莫迪还发起了“印度制造”计划,旨在促进印度经济的制造业,并正在努力提高制造业的贡献,目标是到2022年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从16%提高到2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