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在思维模型上要拐三到四个弯的概念和现象,永远无法正确的理解。因此大众媒体永远只会传播量化交易和电商中暂时十分成功的例子,然后大部分人不会理解其局限和风险,总是会有很多人被这种叙事的泡沫裹挟着往里冲。
做量化交易,和做电商有个类似之处:
某个量化交易策略开始在短时间内有效,很赚钱,势必慢慢吸引更多竞争者使用类似策略入场。很多策略的获利容量有限,入场者多了,资金规模一大,策略利润率下降。而且参与者因业绩和时间压力会不断增加杠杆,使得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最终因为某个不可预测的流动性危机,然后突然做这个策略的玩家都有大幅亏损,甚至一次性的亏损超过过去几年利润的总和。但大众媒体不理解这里面微妙的风险,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业风光的时候传播一些业绩最好的故事,因此外行人的认知里面,就总是觉得这行非常好。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要想获得好一点的利润,需要在观察和研究某些细分市场上下功夫,做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但细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慢慢被竞争者发现并开始模仿后,利润会被压下来。从业者需要不断花时间和资金去开发新的细分市场。如果突然遇到流动性危机,或者市场需求突然就莫名其妙萎缩了,存货卖不动了,甚至必须被迫降价大甩卖,那么某一次的亏损可能又会把之前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利润给吃掉。在行业风光期,最激进,囤货最多,被吹捧最厉害的公司,这时亏损可能最大,大伤元气,甚至黯然消失。
当某某人说我在这个行业有二十年,三十年的经验,或者是“行业老兵”的时候。他的潜台词是干了二三十年,还是无法有足够积累能够躺平,所以还是得被迫接着干。
如果做了二三十年的量化交易,或者电商,为什么整天还是忙碌于日常事务,不能彻底躺平呢?上面这个“开辟出赚钱的新策略,策略开始回报递减,突然出现一次性的较大亏损,然后又要去开发新策略”的机制应当是本质原因。
某个量化交易策略开始在短时间内有效,很赚钱,势必慢慢吸引更多竞争者使用类似策略入场。很多策略的获利容量有限,入场者多了,资金规模一大,策略利润率下降。而且参与者因业绩和时间压力会不断增加杠杆,使得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最终因为某个不可预测的流动性危机,然后突然做这个策略的玩家都有大幅亏损,甚至一次性的亏损超过过去几年利润的总和。但大众媒体不理解这里面微妙的风险,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业风光的时候传播一些业绩最好的故事,因此外行人的认知里面,就总是觉得这行非常好。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要想获得好一点的利润,需要在观察和研究某些细分市场上下功夫,做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但细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慢慢被竞争者发现并开始模仿后,利润会被压下来。从业者需要不断花时间和资金去开发新的细分市场。如果突然遇到流动性危机,或者市场需求突然就莫名其妙萎缩了,存货卖不动了,甚至必须被迫降价大甩卖,那么某一次的亏损可能又会把之前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利润给吃掉。在行业风光期,最激进,囤货最多,被吹捧最厉害的公司,这时亏损可能最大,大伤元气,甚至黯然消失。
当某某人说我在这个行业有二十年,三十年的经验,或者是“行业老兵”的时候。他的潜台词是干了二三十年,还是无法有足够积累能够躺平,所以还是得被迫接着干。
如果做了二三十年的量化交易,或者电商,为什么整天还是忙碌于日常事务,不能彻底躺平呢?上面这个“开辟出赚钱的新策略,策略开始回报递减,突然出现一次性的较大亏损,然后又要去开发新策略”的机制应当是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