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金融市场的影响因素,包括长期结构性因素、短期周期性因素、货币增发、税收对货币锚的影响,以及生产部门、消费者、征税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汇率问题、贸易摩擦、消费补贴等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的经济现象和案例,揭示了市场的内在逻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讨论了长期结构性因素和短期周期性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指出货币增发不足导致问题深化,智力欠费严重,同时提到投资市场中的韭菜现象。
文章强调货币的锚是税,经济健康循环中广义TAX的增加会使货币以我为主。如果经济扭曲,抗税行为增多会导致货币的锚弱化,经济的锚变成没有收入覆盖的债。
文章指出经济健康循环的基石是生产部门、消费者和征税者之间的分配均匀。政策向征税者倾斜可能导致负政策,增加zz成本。
文章讨论了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分析了贸易摩擦的目的以及应对外部压力的策略。同时提到消费补贴政策偏向生产部门可能导致需求侧现金流改善不明显。
文章通过对多个经济现象和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市场的内在逻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居民部门的利好、内需的推动以及对宏观政策的看法等。
1、如图,之前的文章已经解释过长期结构性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现在很多声音都在描述(责怪)短期周期性因素的缺失(不及时),还有很荒唐的声音认为是“货币增发”不足够导致的问题深化,可见智力欠费严重;这些欠费的人组成了投资市场最宝贵的资产——韭菜;
2、货币的锚是税,一旦经济健康循环得出的广义TAX增加(不是强加),那么货币就是“以我为主”的,如果扭曲经济,为了单纯追求宏观数据而忽视个体获得感,那么抗税行为会增多,则货币的锚弱化,经济的锚实际变成没有收入覆盖的债,这种债不断增多则压制利润率,导致利率下行;
3、健康循环的基石是生产者、消费者、征税者三者之间的分配均匀,当政策向征税者倾斜时,政策本身是“弊大于利”的。最近加薪+补发的事就属于这种“负政策”。当然,这不是从经济角度考量的,zz本身就是一种庞大的成本;
4、1年期存款利率1% vs 4%之间,投资人会怎么选择?如果这种利差还伴随着汇差优势预期,则资本流出的压力会增大;宏观本能的控制贬值预期,产业补贴+扩大出口,这样做的结果是价格下行+外部贸易摩擦上行;
5、价格下行意味着利润并没有转移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的利润增速只能从降本中获取,员工(就业)压力一直增加,观察PMI的从业人员指数会发现一直处于紧缩;
6、海外无法在人力内卷上和国内竞争(最近比亚迪+巴西事件),于是贸易摩擦的最终目的,要么是让产业资本转移,要么是提高关税转移生产国的生产部门利润,以贴补本国消费;
7、当外部环境骤然变差时,内部只能进行广泛的消费补贴以填补需求缺口,但因为该政策更偏向于生产部门,所以需求侧的实质现金流并没有发生改善,或者存在时滞,与提前预支对冲;
8、回顾924前后,所谓的利好更偏向于广义财政,而非补偿居民部门——
9、市场的“冷静期”会推动政策逼自己更深度的转向“内需”,但不会触及zz核心改革;
10、参考荣鼎最新的文章——
华尔街各大机构2025调研
小燕子离婚的背后?
今年部分星球推荐的书籍
再聊“审计”,他们改了吗?
欢迎加入星球(两个星球已超过6000人,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