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场会受到三个正面因素和一个可预期负面因素的影响。
三个正面因素分别是中国及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转移趋势以及外资不断流入的趋势不变。一个可预期的负面因素是随着经济复苏、流动性边际收紧,可能会对A股整体估值产生向下压制。
首先,2021年中国及全球的总体经济复苏趋势不变:
1)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新冠疫苗的逐步推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相对来说会减弱;2)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会逐步显现;3)2020年上半年的基数较低。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制度优势、体制优势加上中国较为齐全的产业链优势,相比其他国家经济恢复的速度和潜力都将更加显著。
其次,国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要把一部分财富配置到靠谱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上:
1)随着经济增长中枢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龙头集中化效应明显,实体经济特别是小本生意会相对难做;2)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居民财富从房地产开始向外转移。在美国,老百姓的财富在权益上的配置比例达到30%以上,而中国老百姓在权益上的配置比例可能就5-10%,还是偏低的。3)信托类的产品刚性兑付被打破,信托投资的风险加大,非标类信托产品的规模被压缩,加之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降低。资产荒的背景下,老百姓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配置需求会不断提升。
第三,外资依然会不断涌入A股市场。
目前外资持有我国流通股市值不到5%,与日韩等股票市场外资持股占比超30%以上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外资持股占比依然很低。美国新总统上任后不确定风险降低,中国优质公司的盈利增速及成长空间快于多数发达国家,14亿人口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外较低的无风险收益率等,考虑到以上影响因素,我们预计外资将继续不断流入A股市场,从而对优质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撑。
负面因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将始终存在,从而压制估值。
当然,从近期政府表态来看,政策提倡以稳为主、不急转弯的基调,所以也不用过度担心。从历史上来看,经济下行叠加货币收紧才容易导致市场大幅回调,比如2018年。而经济明确向上的时候即便货币收紧也不太会单边下行,比如2006、2007年,当时经济不断向上,企业盈利不断超预期,同时加了8次息,货币不断收紧,伴随的却是两年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