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1
当穷人用命去赚钱
当富人用钱去让生命更爽一点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有一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吴永宁。
他是90后的湖南孩子。
生父患病,早早离开人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常年吃药。
念完高二,吴永宁辍学,开始艰难谋生。他做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去工厂做过工人,也去横店做过群演,都没有挣扎出头。
后来,他开始用命换钱,走上极限高空挑战之路。
10个月时间里,吴咏宁发布了301段极限挑战视频,将从100米到468米的高楼一一踩在脚下。
“国内第一我不敢说,现在国内玩这个的实在太多了,但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个,因为我每天都在爬,我是在玩儿命。”
这是寒门孝子的极限迷途。
最终,他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
2017年11月8日,吴咏宁湖南长沙一栋62层大楼的楼顶,双手攀住楼顶边缘,做引体向上。
做了3个引体向上后,他开始体力不支,开始挣扎着要爬上来。
但20秒后,还是坠下高楼,不幸离世。
这些用命换来的视频,能换来多少钱呢?
几万?
几十万?
不。
这些视频每次收到的打赏,不过是一两百块钱。最多的一次,是288.5元。
288.5元,不够富人擦一双鞋,不够他一杯饮料,甚至买不起他卫生间里的一个纸巾盒。
可是,这是穷人一条命。
当吴永宁每次都以必死之心,去攀爬高楼,做高楼极限挑战时,王诗龄们浑身世界名牌,一家人每月伙食费高达7万多;
当台风登陆珠海,周荣在狂风暴雨中,拚命撑住自己的小货车不被掀翻,却被当场压死时,林依轮的儿子在参加节目时说,他长到10几岁,没见识过穷困,到过最穷的地方是广州;
当一个个穷人被生活逼得满目无光时,王思聪们去一趟酒吧,动则花费几十万、几百万;为了带自己的狗回北京避雨,会乘坐豪华的私人飞机……
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阶层有多森严,人与人的区别有多大。
在电视剧《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曾说: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最高层的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
随着层次逐渐递减,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这就是现实。
有人呼风唤雨,享尽人间繁华;
有人贫病交迫,饔飧不饱,为了活下去,他们随时准备死去。
如果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贫富差距?
我告诉你:这就是。
2
当穷人花时间去省钱
当富人花钱去省时间
真正的贫富差距,因钱而起,慢慢地,变成方方面面的区别。
其中明显的一点是,穷人花时间省钱,富人花钱省时间。
2016年时,我曾听一个读者告诉我,他是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
穷。
父母务农,家中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生活艰难得令人窒息,不得不想方设法省钱。
春节返城时,他会从自己大山的家里,走3小时路到镇上,再搭车到县城,到省城,再到现在工作的广州。
那3小时路,其实是有车的。
但他从来不坐。因为虽然多花3小时,却可以省30多块钱。
从省城到广州,也有动车,他从来不坐动车,只买时间多出20小时的硬座。因为可以省将近100块钱。
在广州工作时,他也从不打车,宁愿多走半小时甚至1小时路坐公车或地铁。
可是,有钱人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
连岳说,他出门坐火车,只坐动车商务座,因为舒适感好,可以省时间;
武志红出门讲课,也是非头等舱不坐;
某个女性KOL说,她出差住酒店,从来只住五星级,并且得是最繁华的CBD中央,因为这种地方交通便捷,接见、拜访与参会都方便;
以上人物,还只是属于中产。
真正的富豪,为了省时间,他们可以耗费巨资。
鲁豫采访王健林时,和摄制组跟踪他一天,让我们看到了首富的许多生活细节。
其中一个发现就是:王健林要出行时,从来不等,马上乘私人飞机前往。
王健林是想炫耀吗?不是。只是为了省时间。
这就是贫富之间的又一差距。
穷人为了省钱,可以掏出大把大把时间。
富人为了省时间,可以掏出大把钱。
这样的结果,又加剧了贫富分化。
因为,前者会让穷人的时间越来越廉价,后者会让富人越来越有效率。
收入再度拉开。马太效应疯狂发生作用。富人更富,赢者通吃;穷人更穷,被动谋生。
3
当穷人为钱顾不上善良
当富人用钱维持基本的尊严
知乎上,一个叫孙泽的医生说,在他们医院里,生离死别是常态,人生百态天天上演。人性在这里更加赤裸。
你会经常被感动,也会经常感到彻骨寒冷。
有一天,医院ICU来了一个19岁的小姑娘,未婚先孕,外加禽流感,重度昏迷。
情况非常危险,需引产保大人。
男友妈妈大怒,不出一分钱,带着儿子消失。
所谓世态炎凉,就是这样。
但是,更恶毒的还在后面。
姑娘的亲爹妈也来了,听说女儿的情况,竟然也不管。当天弃女儿离去。到了晚上,大概觉得良心有点过不去,在门口烧黄纸!
护士大喊:你姑娘还没死呐!你这是干嘛!
保安将其父母带走。
从此二人消失。
这是真事。
父母为什么如此狠心?因为穷。他们支付不起那十几万的医疗费,也没有任何办法可想。只好抛弃病女,一走了之。只当女儿死了。
穷,让他们无法善良。
因为他们无法承担,于是,像动物一样,本能地要急于逃避责任。
于是,穷人的世界里,太多寒光闪闪,太多明晃晃的丑陋与不堪。
可是,富人呢?
因为有钱,他们可以任何时候,都维护自己的体面,保护自己的善良。
比如,刘强东回老家时,给家乡年满60周岁的老人们,一人发了一个1万块钱的红包,而且还将10亿元捐了出去。
再比如,李嘉诚以千万巨资做慈善,马云做公益,明星献爱心。
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哪个理由,如此让人心碎:有了钱,人才能更善良。
莫泊桑早在《我的叔叔于勒》里,用一个奇葩的故事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贫穷时,至亲也会把你当瘟神;
当你富有时,至亲才会把你当福音。
这也是最残酷的贫富差距之一。
真正的贫富差距,不止是收入的多寡,还有底线的高低,行为的善恶。
如果穷,你会深感八面受敌。哪怕至亲,也可能转身离去。于是,自己也会对世界多一份敌意。
如果富,可以让你享受四通八达,遍野春风。于是,你也会对人间多一份善心。
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穷与富,会直接导致你的品行坏与好。
苏格拉底曾经问克法洛斯:“在你看来,拥有很多很多的钱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克法洛斯说:“这个最大的好处,说出来未必有人相信。那就是,金钱可以让一个人更良善。”
4,
当穷人拼尽人力,依然被驱逐出主流
当富人不费力气,就呆在主流中央
梁鸿在《出梁庄记》这本书里,写过太多穷苦的梁庄人。
他们中,有在西安蹬三轮的,在青岛电镀厂的,在内蒙的校油泵的,在东莞的服装厂的。
每一个,都令人深感生存艰难。
她自己的堂哥,住在西安的垃圾巷里,处处都是垃圾,臭气熏天。但还是年年如一地住了下去。
有一回,她到了西安。堂哥去火车站接她,结果两人一直接不上头。她发现,堂哥根本不知道ABCD出口,也不知道出站的道路。
在西安住了20年,他仍然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
“你怎么不认识这个地方呢?”她问。
堂哥说:“我虽然在这个地方住了20年,但是这个地方变化太大了。当年我来的时候,我们是住在大雁塔附近的。算是比较中心的地方,然后一点一点地往外搬,搬到最偏远的地方。”
这是一个残酷的象征。
城市不断发展,我们在不断建设,但是这一群人,从没有被容纳进去。
我们要求农民市民化,农民在不断地进城、顽强地生活。但是你发现,底层的民工在这20年来,离城中心越来越远。
他们只是城市的边缘人物而已。
一直被歧视,也一直被排挤。
可是,富人呢?
他们本就住在城市中央,仍然不断往更中心的地方迁移。
前不久,我们去广州的珠江新城里看房,结果中介在介绍房子时,多数说:“这家人已经移民到了纽约,这家人移民到了巴黎,这家人到了柏林……这家人没出国,只不过他们在北京还有两套,所以这套就卖了。”
富人本就在财富中央,但依然不断地往更中央的地方去。
这是地理位置上的不同。
还有观念的不同。
穷人因为信息匮乏,所接受的观念,多数都是乡野的、守旧的、从父辈传承下来的、没有与时代更新的见解。
而富人,一直处于资讯顶端,与大数据打交道,洞悉行业的太多奥秘,观念一直与潮流齐步走。
不同的观念,必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
这也是关键的贫富差距之一:
穷人不断地边缘化。不管位置,还是生活。
富人不断地中心化。不论居所,还是观念。
5
当穷人不得不向潜规则低头,最终还是被潜规则玩弄
当富人可以远离潜规则,甚至创造潜规则
2006年,一个叫王杰的人,以个人名义成立了一个网站,名叫“百色助学网”,说是为百色老区的贫困学生募集助学金。
但是,在此过程中——
1,他名为助学,实则利用网站敛财;
2,他利用捐助之名,性侵了无数孩子。
不仅如此,王杰甚至将自己强奸女童时的过程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炫耀。
“这是我搞的一个处女……”
“这个女孩我从小学五年级‘吃’到现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她大概12岁左右……”
“我还一次‘吃’过三个女孩……”
记者发现,在王杰的手机里,保存着至少十几个中小学生的不雅视频,时常拿出来给人“欣赏”。
甚至,他还成了性中介,让孩子们去为那些有着“特殊”需求的老板,提供“特殊”服务。
这些孩子中,多是贫困的留守儿童。有一些已经懂了事。知道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是,为了能从王杰手上,每年拿到几块钱,许多孩子默认了这种潜规则,一直被侵犯下去。
世间的恶魔千万种。
他们嗜好下手的羔羊,从来不是强大的富豪,资源众多的有钱人。而是无钱导致无力,无力导致顺从的底层穷人。
上文提到的梁鸿的堂哥,是潜规则的又一个受害者。
他在西安蹬三轮车。
车很破,但两个电瓶很贵,一个一千块钱,两个电瓶车,两千块钱。
后来被扣了。
他没有办法,拿了500块钱,找托儿解决问题。按照惯例,500块就可以要回来,但那个托儿说要不回来。
堂哥给他700块钱。
那个托儿说还不行。后来我堂哥就给1000块钱,托儿说真的要不回来了。
这就是底层人的困境。
因为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资源,更没有能力,只好在夹缝里求生。但是,这些缝隙,本就是吉凶未卜的路。一旦进入,就意味着被控。
被王杰性侵的女童是,梁鸿的堂哥是,更多的底层人都是这样。
但是,富人呢?
因为有钱,也因为有人脉、资源、名气,他们感觉到不利于自己的潜规则时,可以轻易远离这种陷阱。
甚至不需要任何手段,就有人主动利用潜规则为他们服务。
潜规则所迫害的,从来都是无权势的人。
能从潜规则中受益的,总是既得利益者。
这就是另一种贫富差距。
在这种差距里,你会看见一个食物链。
最上等的人,一层一层地吃,一层一层的拿。最底层的,被欺压得奄奄一息。
6
当穷人费尽全力,后代依然困在底层
当富人的子孙,顺理成章地成为精英
2016年3月22日,深圳莲塘,一位63岁的老母亲跳楼自杀。
她跳楼的原因,只为了想获取 20万的意外保险金,给股骨头坏死的儿子,做关节置换手术。
但是,这位可怜的母亲不会想到,她的保单早已过期。而且,自杀也不在被保范围内。
就这样悲怆地死了。
因为信息闭塞,她没有能力、也没想法,去了解保险兑现的条件。
她只是以为,自己为生病的儿子,找到了一个办法。哪怕这个办法,是以自己去死为代价。
于是,那几天里,她默默地准备,交代几个儿女:你们要好好生活,我不在的话,也要注意身体。
然后,在22日中午,她留下一封遗书:太累了,当妈的帮不了,太难受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筹到钱……继而跳下高楼。
贫穷罹遭厄运,是多么绝望而无力。
最让人难受的是,这位母亲在跳楼当天,破天荒地买了一份水饺。
儿子很奇怪。
因为一份水饺十几块钱。他们平时吃不起。
但他不会明白,这对于母亲而言,是一生最后的奢侈,是她活在人间的最后一顿饭。
吃完以后,这个两鬓花白的老人,义无反顾地冲向阳台,打开窗户,带着长久的绝望和唯一的希望,坠落。
她的身后,依然是绝望的儿子,和依然毫无办法的巨额医药费。
所有的困境依然在,所有的麻烦依然在。
这就是穷人的命运。
哪怕你费尽全力,以命相博,投入所有去赚取希望,依然狼藉又无奈地活在底层。
可是,富人的孩子呢?
窦靖童可以一再辍学,但因为是王菲的女儿,一出道,即享有非比寻常的资源,出唱片,广告代言,各种活动邀约,瞬间跻身于娱乐圈顶端。
王诗龄因为是李湘与王岳伦的孩子,拍一个广告,即可拿千万广告费,成为身价最高的童星之一。
王思聪因为是王健林的儿子,一在微博出现,立即成为红人。无数明星巴结,无数人跪舔。
他们顺理所章地享受一切,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天之骄子。
这才是最可怕的贫富差距。
这点差距,会让穷人一直活在诅咒之中,自己无法挣脱,后代也依然被束缚。
如同西西弗斯,自己要辛苦一生,毫无成果。孩子随后而来,重复和自己一样劳苦的、卑微的、无望的一生。
英国有个纪录片,叫《56UP》。
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
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
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
因为,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忽然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扎到眼前来。告诉我们13个字:
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大多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大多依然是穷人。
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
无非因为,除了金钱、资源、人脉等硬实力的差别,还有观念、视野、情商等软实力的高低。
这两者双管齐下,令贫富差距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下下一代。
穷人当然也想逃脱这一轮回,但容易吗?太难了。
中国几千年来,从古至今,从底层逆袭成功的人,因为太稀少,一一成为了英雄,被我们反复歌咏。
而剩下的几亿穷人,依然在困苦的生活里,带着他们的孩子,沉默而无望着活下去。不声,不响,不被看见。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贫富差距严重,日本“下流老人”为中国敲响警钟
前段时间,笔者年近八旬的祖母来日本小住了一些时日,对这里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依旧奔波于职场辛苦劳作之现状,她唏嘘不止——在中国,这正应该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啊!
当她老人家在一旁看见笔者从高速公路收费人员那布满皱纹的双手里接过找回的零钱时,不禁为日本同龄人的“不幸”感到心酸。
然而,事实并不完全是她看到的那样。在日本,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依旧坚守工作岗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开公交车、在停车场做指挥、在商场里摆货……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屡见不鲜。每一个来到日本的外国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个国家老龄化严峻形势,都会被这里老年人对职业的执着程度触动。
日本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
“下流老人”:老年人贫困问题已为日本社会敲响警钟
在日本,退休之后再次工作的老年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不是为了赚钱,他们选择重返职场之目的在于继续发光发热、丰富自己的“第二人生”,日本社会普遍高度认同这种价值观念。另一类则属于贫困老年人,他们在退休后不得不继续坚持劳作以维持生计。
在日本,笔者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老年人为了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故意盗窃只求能进监狱。这类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并非个例,如今,老年人的贫困问题正在被日本社会认知。
2015年6月,朝日新书(出版社)出版了藤田孝典先生(在支援生活贫困者的非营利组织中任代表理事和社会福利师职务)撰写的《下流老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人)一书,给日本人敲响了警钟,引起重大社会反响。“下流老人”一词亦因此成为2015年度日本流行语之一。
藤田先生在著作中将造成日本老年人贫困之原因归纳为五大类:
其一,遭遇重大疾病或事故,无法承受高额医疗费;
其二,不具备进入养老院的经济实力(在日本,条件稍好的养老院收费“门槛”极高,动辄高达数千万日元。即便如此,“首都圈”养老院仍是供不应求);
其三,子女没有工作,宅在家里“啃老”;
其四,高龄离婚(独居后,生活成本必然会上升);
其五,患老年痴呆症,身边没有可依靠的家人。
2
企业商机:富裕的老年人群体催生日本“银发经济”
虽然存在一些贫困老人,但“银发一族”仍是当今日本社会最为富裕的人群之一——只要曾是正式员工,在退休后都会得到企业提供的一笔丰厚的养老金,用以享受晚年生活。据环球财经连线4月9日报道,目前,日本过半金融资产受老年人掌控。
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导致众多企业放弃沿用多年的“终身雇佣制”,转向采取多元化的雇佣制度。很多日本年轻人因此失去“铁饭碗”,承受着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以刚刚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新人”为例,他们的平均月薪只有约20万日元,房租至少要花费5、6万日元,再除去生活费、交际费,年轻人很难有所积蓄。相比之下,健康高寿、手握“重金”的日本老年人可以说是大大的“有钱有闲”,由此催生了日本“银发经济”。
无孔不入的日本商家自然不会错过如此绝佳商机。为了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大把花钱,相关企业可以说是挖空了心思。很多日本旅行社都推出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旅行项目,以较慢的旅游节奏、高级舒适的服务项目为主打,得到了不少老年人的青睐。
设有老虎机、麻将机等娱乐器械的日间陪护所悄然诞生,老年人在闲暇时,可以来此类“赌场”放松身心。这类场所提供的服务称得上是无微不至,为防止老年人情绪激动导致发生意外事故,在“下注”之前还会有专业的陪护人员为老年人测量血压等健康指标。
日本很多银行更是设立了针对未成年人的理财产品,其目的在于吸收老年人的资金——老年人为子孙后代留下财产是要交税的,而替子女买理财产品却可以免税。
3
“退”而不“休”: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相比中国老年人以“含饴弄孙”为主的生活方式,日本的老年人更多倾向于走出家庭,或是为了保持健康,或是为了不与社会脱节,大多都“退”而不“休”,即便不再工作也都很忙。
年愈七十的中村女士是一位与笔者熟识已久的日本老人,受过高等教育、性格开朗。作为东京留学生交流会的会员,她积极地参加与各国留日学生的交流活动。她所在的交流会每年都会举行两次日本老年人和外国留学生一起旅行的活动,对留学生只象征性地收取很少费用,其余的部分均由老年人承担。
对于留学生,这自然是与日本人近距离交流的好机会;就日本老年人而言,他们也非常乐于参与这种活动。中村女士和她的朋友们曾对笔者说,通过与我们交流可以扩展他们的交友圈子,使她们心情愉悦,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笔者在学业压力最大的那段日子每周都会去拜访中村女士。她会端出简单而温暖的日本家常菜,使身在异国的学子品尝到家的味道,于身心均是极好的慰藉。
老伴去世后,每月丰厚的“遗族年金(男人去世后,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可以接着领取已故丈夫的退休金)”使她不必为生计苦恼,可以按照自己理想的状态生活。除了与留学生的交流活动,她还参加了插花班、外国料理班,并在自家的客厅里摆了两张大方桌,给邻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写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4
不畏“空巢”:日本老人生活独立,与子女无多交集
中村女士很少提及她的子女,笔者只听说她的孙子们也住在东京,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来看她一次。这情形不禁使笔者想起国内孤独的“空巢老人”,从中国人的角度,不免让人倍感心酸。这就是日本老年人生活的普遍现状。不过,与其说“孤独”,用“独立”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更为准确。
在中国,老年人把大多数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家庭当中,乐于为孙子辈操劳,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们最向往的生活。在日本,年轻人很少来看望自己的父母长辈,老年人也极少帮助子女们照看孩子。
日本老年人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的生活上,并不与子女有太多交集。他们头脑中没有子女必须赡养老人的观念,同时也不会为已成年的子女付出太多,更不存在必须为年轻人准备婚房这类事情。同样,年轻人也不会对老人要求太多。笔者的一个朋友嫁给了日本人,生了宝宝以后特地休学以便自己照顾孩子。
两代人相对独立,这不像传统的东方国家,倒有点像西方观念。日本老人不大理解中国老人为什么要帮子女带孩子。这并不难理解,按日本社会的传统,很多女性结婚后成了专职的家庭主妇,即便是职业女性,在生孩子以后也大多辞去工作。对于她们,结婚生子等于有了终身依靠,以老公和孩子为生活中心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不用老人来操心。
近年,夫妻均在职场打拼的家庭多了起来,但是上述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照顾小孩仍旧是父母的职责。另外,日本不存在中国这种浓烈的“传宗接代”思想,年轻的小夫妻不生孩子,老人也不怎么在意。
5
为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日本政府做了什么?
在日本,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年过65岁的老年人。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统计推算,到206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0%。为缓解老龄化与少子化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日本政府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为了推动企业积极雇佣老年人,日本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自今年4月起,对于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6岁以上的企业,日本厚生劳动省将给予65万日元/人的资金补助。
此外,从4月开始雇佣66岁以上员工的企业,每接收一位40岁至50岁的“跳槽”人员将获得40万日元的补助。此项政策一经实施,无疑会为原本很实现再就业的中老年人提供较好的工作机会,可谓中老年求职者的“福音”。
日本政府此举,既方便了以丰富自己第二人生为目的的老年求职者,也为确实需要经济来源的贫困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就职环境。
日本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相对健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和身体状况选择收费不同的养老服务,75岁以上的老年人看病只需承担医疗费的10%。然而,即便日本政府与社会对老年人投入了巨大资源,但依旧是压力重重。这种挑战在东京及其周边地区尤为显著,数量庞大的高龄人口使得首都圈不堪重负——由于资源有限,很多老年人无法在首都圈内申请到养老院。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将因少子化而废弃的学校改造成养老设施的改建活动正在悄然兴起。同时,日本政府在2015年推出了“地方补贴政策”,旨在鼓励生活在首都圈的老年人移居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方生活。一方面,此举能够减轻首都圈的压力,另一方面,相对于东京及周边,其他地方风景优美、节奏缓慢,医疗条件和养老设施都比较完备,更适宜养老。同时,大量老年人的到来,可以为地方带来巨大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对上述政策,有老年人表示反感,他们认为,在即将落叶归根之时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大都市过于残忍。当然,也有很多老年人支持该政策,他们苦于首都圈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乐于到美丽的乡村安度晚年。
在老年人日益成为日本社会“主角”的今天,随处都可感受到日本社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与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的努力。为日本经济繁荣贡献了一生的老年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安全、安心地度过晚年的场所,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日本政府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其经验教训值得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加以借鉴。
【残保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业务合作请加微信:15810819897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email protected],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