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遵义茅台机场
传递贵州遵义茅台机场最新实用通讯,倾听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同飞同前行,我们与您同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今天官宣:腾讯第一款接入DeepSeek的游戏 ·  3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上线4年吸金近50亿,这款二次元真在日本赚麻了 ·  4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全年收入804亿,国内“第2”的游戏大厂如何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遵义茅台机场

第8期(特别版)︱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遵义茅台机场  · 公众号  ·  · 2021-05-24 20:39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空港之声





茅台机场党员微课堂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大家好,我是党员文娇。欢迎收听茅台机场“空港之声”党员微课堂第8期: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

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 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 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 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对年轻人的勉励,袁老从未吝啬。


他对年轻人说:“理想要高雅,不要专门向钱看,赚钱应该要赚,但要能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

他还有一句名言:“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院士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感恩伟大的人,传承坚守精神。致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