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生姜这样吃,健脾养胃少生病,赶紧学起来做给家人吃~ ·  1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史上最厉害的乞丐,一生娶了四个寡妇,47岁起 ... ·  3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成年人的爱,都是生理性的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赵薇感叹女演员机会太少?这是影视圈发展的必然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0-08 11:18

正文

近日,在演技类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导师席上的赵薇,感叹现在的女演员出头的机会太少,远不如自己当初走红之时,甚至连女性用品的商业代言,也都被年轻男星们抢了,顺便呼吁呼吁同在导师席的其他几位男导演,“多捧捧我们女演员”。


然而,女演员在电影圈地位降低,本就是 华语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 的必然。

女明星在电视圈地位也同样不保,甚至连女性用品的代言,都被男明星抢了,则是 【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极速发展的必然

赵薇,也包括她那一代女明星,所谓的“四旦双冰”六大花旦(章子怡、周迅、赵薇、徐静蕾、李冰冰、范冰冰),

早年确实比同龄段的男明星,当初的四大中生(刘烨、陈坤、邓超、黄晓明)更红,更有市场价值,直接证据就是一直到2015年之前,如果一部电影同时主演,“四旦双冰”的番位排序还是稳压“四大中生”的。

她们一直被认为是国内女星的代表人物,星光璀璨,声名赫赫,是各个场合被聚焦的中心。


然而,现在, 时代早已变了

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蓬勃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甚至已经无限接近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北美电影市场。

(2018年,北美市场以4.62亿人口取得118亿美元票房成绩,折合人民币800亿元;中国市场以14亿人口取得609亿元人民币。)

市场急剧扩容后,带来的数量巨大的新观众,喜欢的就是好莱坞式的工业大片的光影特效,喜欢的就是铁血硬汉的打打杀杀,早就和十多年前那些更偏好演技、艺术影片和爱情影片的观众,再非同一口味。

而对女星们来说,残酷的现实,是如今大多数的男观众,本就不喜欢看谈情说爱的女人戏,而且多数的女观众,更加不喜欢女角色的戏份太多,耽误了看硬汉和帅哥……

这同样也是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男星主扛的大制作工业电影,各类科幻片和动作片成了绝对主流,即使在好莱坞这个国际电影中心,众多的奥斯卡奖影后们,一样对漫威超英电影的各种镶边女性角色趋之若鹜。

所以,当吴京、徐峥、黄渤、邓超、沈腾、王宝强……这些个人号召力强大的内地中生代,早已将老牌港星取而代之,

加上张涵予、廖凡、王景春、张译、陈坤、王千源、段奕宏这些实力派影帝,这些如日中天的内地中生代影星,共同扛起了当今华语影坛的大半边天下,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和中生代男星们的大器晚成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四旦双冰”等大花旦的集体落寞,一个个离开了商业大片的市场。近年来已经很少出现在热门电影的主演名单了。从2013年一直到2019年,这些大花旦主演的影片,居然只有4部电影,能够位列年度票房前十名:

赵薇搭档徐峥的《港囧》(16亿票房),范冰冰搭档成龙的《绝地逃亡》(8.9亿票房),李冰冰搭档杰森·斯坦森《巨齿鲨》(10.4亿票房),章子怡搭档吴京的《攀登者》(11亿票房)。

而且,清一色的【镶边女主角】,其实都是蹭了男星“大男主电影”的票房。她们在影片的演技发挥,同样也饱受观众诟病,根本无从体现身为影后的实力。

如徐峥2015年的电影《港囧》,重金邀请赵薇出演女主,而赵薇在片中的演技表现之拙劣,几乎是她电影生涯最糟糕的一个角色。那么今后怎么还会有商业大片,想不开再找她?


因此,类似《画皮》《风声》《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这些当初“四旦双冰”的辉煌之作,女主戏份吃重的商业片,都早就濒临消亡,再无票房大爆可能了。

2019年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更证明,如今的一部商业大片,甚至连“镶边花瓶女主”都完全可以不要。

一部男星主扛票房的商业大制作,再花高额片酬邀请那些空有“星光”和“咖位”的大花,是件非常没有性价比,甚至结果适得其反的事。

自身能力出众,有过很多经典作品和角色的大花们,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尚且【有价无市】 ,纷纷退出市场,更不用说那几个靠演古装偶像剧走红,长期霸占各个网络平台热搜榜,大肆营销炒作的“流量小花”们了。


这些新一代的女星,“东施效颦”地模仿着当年的大花们、也去拼星光争咖位,争代言争杂志,却连自身业务能力都一塌糊涂,一直饱受影迷观众抨击。

光是她们自带的那群狂热粉丝、营(水)销(军)团(公)队(司),自以为有咖位,片酬要求高,对人设、戏份、番位还有一堆要求,就足以让人敬而远之。

因此,正经的制片方,根本不会考虑这 种流量大、粉丝多,却又带不动票房,【性价比太低】 的明星。在男星主扛票房的市场大环境下,对镶边女主角的选择,本来就是狂热粉丝越少越好,所谓的“咖位”越高越糟。

因此,眼看着这两年来,此前被很多人一度当做“大花预备役”的85后、90后流量小花们,主演电影一部接一部的扑街,纷纷被从电影圈退货。

这些已经30+、或者接近30岁的女星们,只得去重复拍摄那些自己最熟练的古偶剧,还得去尽可能的“扮嫩”,和一波又一波的95后、00后小姑娘们,竞争那些十七八岁少女的角色。她们有资本、有人脉、演技更熟练,反过来,也让新一代的女演员,机会更少,难以走红出头。

而女性化妆品代言,也被年轻男星纷纷占据,则是 【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极速发展后,热衷于追捧男明星当“云老公”的追星少女,远远多于女明星的那点粉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