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有人说,宋朝是中国最好的朝代。因为他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和开放自由的政治环境。然而,即便他有千百样好, 也难以粉饰他的懦弱与苟且。
有人说,明朝是中国最坏的朝代。因为他特务横行的政治环境和荒淫无道的统治阶层。但是,就算他有千百样坏,也难以掩盖他的刚硬与血性。靖康之变后,宋王朝的懦弱与苟且。
1126年初,赵构还没有后来那么怂。那时候,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宋朝要割让土地议和,需一位亲王和一位大臣前往金营,赵构不畏生死,主动要求前去。到了金营后,赵构和大臣张邦昌就被扣押。
这时,有宋朝将领突袭金营,惹恼了金兵主帅:你们宋朝一边派人议和一边派人突袭,想弄啥?张邦昌吓得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赵构不哭不闹不为所动。连金人都觉得,你不怕我,肯定不是亲王,宋朝皇族哪有不怕我们金人的。换人!宋朝很听话,换了五皇子赵枢。赵枢倒是很光棍,一来就签订协议,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地。赵构得以回到宋朝。
无论古今,用屈辱换来的和平,是绝对不会长久。春天割地换和平,这才刚到冬天,那伙豺狼又来了,金兵再次包围开封。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赵构一路怂到底。他这时候是兵马大元帅。身为兵马大元帅,理应御敌救国,这是责任。可惜赵构没这个觉悟。
他没有理会京城发来的求援信息,先把部队转到河北大名,再移到山东东平。这一波灵活的走位,完美避开所有敌人。
终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虏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变”。
国不可一日无君,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皇帝虽然是当上了,但金兵还在。赵构迫于形势,起用了抗战派李纲。这勉强算是赵构对金国唯一的一次反抗吧,虽然是无奈的选择。但性格决定命运。怂就是怂,你改变不了。很快,赵构赶走李纲,同宠臣奸佞放弃中原,从应天府逃到扬州。
他开始逃跑,金兵一来他就跑,一来他就跑。从扬州逃到杭州,杭州跑到绍兴,绍兴跑到宁波,宁波跑到舟山,从舟山出海转一圈,再跑到温州。
这期间发生过一次兵变,可惜,那些人没杀了赵构。不然,历史会怎样,还真不好说。后来韩世忠等人率兵勤王,赵构重新登上皇位,一上位就跟金人求饶:我现在已经被你们逼成这样了,守城没有人,撤退也不知道往哪退,你们看在我这么可怜的份上就放过我吧,不要再派兵打我了。
听听,这是皇帝说的话吗?是不是很想揍这家伙?如果赵匡胤看到自己后人这德行,估计会一巴掌拍死。最后,金兵抓不到赵构,无奈撤兵。赵构又回到了绍兴,迁都杭州。
第一件:抽调精兵,镇压荆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民起义军和盗匪;
第二件:任命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
真希望这次的军事防务是为了恢复中华,驱逐鞑虏。但赵构不会给你希望。镇压起义是为了维护统治,可以理解。布置防务却是为了跟金人和谈的时候可以多点砝码,他压根就没想过要真的去打。
1140年,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下令各路宋军班师。1141年,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随后,杀害了岳飞,跟金人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每年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然而,赵构最终活了81岁,寿终正寝。真是讽刺。不说赵构了,他是个跑跑,看看大明吧。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的刚硬与血性。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派兵进攻大同。大同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坐不住了,我大明国势正盛,区区蛮夷还欺负到我头上来了!打!
于是率领20万大军御驾亲征,他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
到了大同附近,那叫一个尸横遍野啊,英宗受惊不小,他想撤了。可是这刚到就想撤,面子往哪个搁?宦官王振很为皇帝着想,便建议绕道蔚州,因为他家乡就在那。可这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瓦剌大军随时杀过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群臣反对,王振不听,皇帝支持王振。大军开拔,前往蔚州。
王振这时又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就要按照原路撤军。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虽说土木堡之变的责任,王振一人扛不起,但真的很想把王振拍死,顺便看看朱祁镇脑袋里到底装的什么。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困在土木堡。
也先也是够狠,直接把皇帝的水源掐断,明军陷于死地,军心动荡。这时,也先假意议和,明军上当,冲出去附近河里喝水。也先趁此机会,发动总攻,一举将明军歼灭。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史称“土木之变”。
朱祁镇被俘后,也先的弟弟赛刊王询问明英宗,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王霸之气一震,也先立即跑来请安磕头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皇帝是抓到了,但杀还是放,这是个问题。
最后,也先觉得拿皇帝换银子最划算,就决定把英宗送回去。于是,也先的军队浩浩荡荡逼近北京城,明朝廷惶惶不安,就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入京勤王。
大明王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不是吹的。想拿皇帝勒索大明?门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