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
在写作前要读民法典
毛姆
要读伏尔泰
乔伊斯
写作时要穿白外衣
伍尔夫
要用紫墨水
海明威
站着写而卡波特躺着写
席勒
会在书房抽屉放满烂苹果
让臭味来激发他的创造力
阿加莎·克里斯蒂
则喜欢坐在浴缸
一边啃苹果,一边构思谋杀
没想到吧
那些你爱得如痴如醉的文字
是这么写出来的
最近有一本新书《怪作家》,美国作家西莉亚·布鲁·约翰逊在书中写了种种怪作家,以“文学侦探”式的搜罗与考证,让文学爱好者得以了解经典名著诞生的细节。可艺绽君
(ID:bjvariety)
翻了一遍,发现了好多作家的写作怪癖。
来,一起看看
怪作家的江湖世界!
一旦写作成为你的主要恶习、至高欢愉,那么只有死亡才能让它停下。
1954 年 1 月,欧内斯特·海明威乘坐一架小型飞机, 飞行于尼罗河上空。他为第四任妻子玛丽预订了一场空中旅行作为圣诞礼物。正当他们欣赏风景时,一群朱鹭突然出现在航线上。眼疾手快的飞行员立刻俯冲下去,躲开了鸟群,不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飞机还是撞上了老旧的电报线。紧急迫降时,他们受了点伤,不过都不算太严重。
然而,这场郊外事故的事后营救,却加重了他们的伤势。另一个名为雷金纳德·卡特赖特的飞行员发现了这伙人,将他们带进自己的飞机,准备起飞。可是几秒钟之后,飞机却直坠下来。
海明威不得不用头撞开被卡住的门才得以逃生。
海明威(东方IC)
在第二次事故中,海明威身上多处受伤,
海明威从此不得不站立写作。
他还幽默提及站着工作的好处:“写作和旅行会让你的臀部扩展,如果没有让你的思维扩展的话,还好我喜欢站立写作。”
而当被问及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作家, 需要做什么?海明威这样回答这位有志青年说:“首先,你得给冰箱除霜。”
(
作家的世界我们普通人不太懂……)
我知道我想让它听起来如何,我知道我想让它感觉起来如何。
还是一名年轻小伙时,斯坦贝克有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启示。他发现“high”与“fly”押韵。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互作用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十四岁的年轻人注定要成为一名文字匠。
斯坦贝克
上高中时,斯坦贝克写起了短篇小说,满脑子是它们如何才能朗朗上口。斯坦贝克的邻居被证明是这一测试的完美听众。
(和给老妪读诗的白居易有相同爱好嘛~)
露希尔·休斯不仅喜欢写作的艺术,而且就住在街对过,找起来方便。休斯和斯坦贝克的母亲奥利弗是好朋友,但很可能在他高三高四的时候,她与这位大胆的年轻人见面的次数更多。休斯不喜欢斯坦贝克,他看起来并未发觉。他会踏上她家的门阶,大步走入她家,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即便休斯正在做家务。
正是在不情愿的邻居的帮助下,斯坦贝克开始读他的短篇小说。终其一生,在斯坦贝克的写作中,口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
斯坦贝克并非唯一以口书通向伟大文学的作家。有几位名作家,出于这一或那一原因,不得不放下笔头,口授他们的作品。
在失明之后,弥尔顿求助身边的人给他充当抄录员。他的史诗《失乐园》便是通过向各种人——包括朋友、家人和学生——口授完成的。诗人会让访客给他记录诗节, 不论是存于记忆中的,还是当场而作的。
萨克雷向长女安妮口授散文。然而她回忆到,每次父亲“到了一个关键点,会把他的秘书打发走,自己来写”。
杜鲁门·卡波特在充分斜倚时才能创作。他声称,
“我完全是个横向作家”。
卡波特
一般人是在结束工作后才躺到床上或沙发上,而卡波特却是在这里开始他的工作时间。一本笔记本枕在膝头,供他书写。一杯咖啡和一支烟,总是伸手可及。
“我得一口一口地抽,一点一点地抿。”
他说。一天下来,他的姿势保持同一,但饮品有所改变。咖啡喝完后,会换成薄荷茶,之后是雪莉酒,到一天结束时,他已一杯马提尼在手。
(肥宅界的巅峰!)
卡波特写稿头两遍用铅笔,到第三轮改用打字机。但他并不起身,而是将打字机搁在膝盖上,尽管并不稳当, 依然能以一分钟一百字的速度,把作品转录在黄纸上。
那种气味,对席勒有益,对我则像毒药。
——歌德《歌德谈话录》
据歌德说,他与席勒截然相反,甚至在写作习惯上。席勒去世二十年后,他向传记作者艾克曼回忆起两人的不同,歌德讲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来反映这种差异有多大。
有一次,他顺道去拜访席勒,发现这位朋友出去了, 便决定等他回来。这一小段等待的空闲,多产的诗人没有浪费,而是坐在席勒的书桌前,匆匆记下些笔记。
这时, 一股奇怪的恶臭使他不得不停下。不知怎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渗入了这个房间。
席勒(东方IC)
歌德循着气味找到了源头,实际上就在他坐着的地方。气味散发自席勒书桌的一个抽屉。歌德弯腰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有一堆烂苹果。
原来,席勒有意将苹果放坏。这种“芳香”不知怎的,能带给他灵感。而据他的配偶说,“没有它,他就没法生活或写作。”
(
席勒,想不到你是个如此有味道的作家!)
咖啡在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作用可以史诗级来论之。
巴尔扎克每天要喝五十杯咖啡,而且浓度不够还不行。
他一度要花半天时间外出采购优质咖啡豆。他喜欢劲头非常足的土耳其混合咖啡,为了确保强有力的效果,甚至发明出自己的一套做咖啡的方法。按照他的推论,少量的水和更精细的研磨,可以让饮品的效力极其强大。
而当他需要应急时,便直接嚼生咖啡豆。
巴尔扎克
咖啡有副作用。他承认,是咖啡让他变得“莽撞,脾气暴躁”,变得喜怒无常。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喝咖啡。他就靠此来维持他长时间的工作。他说,“咖啡给了我们一种能力,让我们能够从事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
和巴尔扎克有的一拼,伏尔泰一天要喝四十多杯咖啡。
他喜欢去巴黎历史悠久的普洛可甫咖啡馆,伏尔泰开始频繁出现于此的时候,已经八十出头。那时,他正在马路对面的一家剧院导演他的戏剧《伊蕾娜》。
在香榭丽舍大道,我见过她一次,高高坐在前座,开着一辆奇怪的车,旁边是爱丽丝·托克拉斯。在由小汽车组成的车流中,她的车非常显眼,受到众人的嘲笑,她却毫不在乎。
——艺术史家丹尼尔 - 亨利·坎维勒谈斯泰因
1917 年,格特鲁德·斯泰因得到了她的第一辆车。她很快发现福特 T 型车的驾驶座是一个理想的写作之地。在汽车这片小天地里,她可以任自己情思漫游,匆匆写下个三五行,不管身在哪里。
斯泰因尤其在跑腿的时候多产, 当她的伴侣爱丽丝·B. 托克拉斯冲进店里,她会坐在车里等待,拿出铅笔和一小片纸。
巴黎街头繁忙的交通尤其给她带来灵感。汽车走走停停的节奏被嵌入她的诗歌和散文中。
而修理车的时候,她也会一边看顾她的爱车一边写作。等车修好,斯泰因已经完成一篇随笔,叫“作为解释的创作”。
斯泰因
格特鲁德·斯泰因是在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的途中寻找灵感,这样的作家并非个例。
对于许多作家来说,从出发到抵达之间的大把时间充满着可能性,不必花在打盹或者纵横填字游戏上。
有些伟大的作品便是坐汽车、火车和飞机时匆匆写在笔记本中的。
斯泰因和纳博科夫都曾在停放的汽车中独处写作。尚未成名前,卡佛也躲藏在他的车里,为了能安静写作。然而他的第一任妻子玛丽安指出,卡佛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不幸。她提到,任何时候只要他们负担得起,他总是会去租一间房,只是为了用来写作。
这是马赛克艺术的真正范例。我见过草稿。
——瓦莱里·拉尔博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出头,詹姆斯·乔伊斯在的里雅斯特生活。二十九岁时,他把妹妹艾琳从都柏林招过去,帮他照顾他的两个小孩。艾琳记得在他们共处的这段日子里,乔伊斯那独一无二的习惯。到了晚上,他经常会退隐到床上,但并不睡觉。这位爱尔兰人会趴着身子,执着大号的蓝铅笔写作。
乔伊斯(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