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8
2017|
这 里 是 留 白
正 文
偈曰:
深林古刹野鸿飞,
嶙峋壁仞青烟垂。
匆匆忙忙他乡客,
寻寻觅觅为主人。
Look,
这狭长的上山小道上,
拜佛的香客人从众𠈌……
无相禅师正斜倚着殿前的银杏树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感受着太阳无私的普照,突然瞅见一位年纪轻轻的香客,步履匆匆的从山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大把香。只见他拿着香对着东西南北各拜了三拜,然后把香全部丢在了前面的香炉里,随之香炉里泛起一股充满化学气息的浓烟,之后青年快步的走进一个偏殿拜菩萨去了。无相禅师见此情形,摸了摸光头,恰巧年轻人路过自己身边,叫住了他……
禅师:
年轻人,你能告诉我你刚才为什么拿着香对着四面拜呢?
年轻人:
因为我想求四面八方的佛祖,都来保佑我心想事成啊。
禅师:
哦,那你想求些什呢?
年轻人:
这个嘛,也不是特别多,只求个吉祥平安,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好运连连,财源广进,名利丰收……
禅师:
STOP,STOP,这还不多?!我怕佛祖帮不了你啊。
年轻人:
老和尚你开玩笑吧,我在经书里看到,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有求必应,怎么会帮不了我呢?
禅师:
佛祖神通广大,那是佛祖的事儿,关你什么事儿?
年轻人:
额……您这话听起来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只是这话是什么意思?
禅师:
佛祖神通广大,智慧无边,那是佛祖无量劫来,通过断恶修善,亲近明师,然后在舍生忘死的去利益一切众生。他通过自己的勤苦修行和努力的积功累德之后,然后才成就了生死自在,烦恼解脱。那么,请问你断了多少恶,修了多少善,又利益了几个众生呢?恐怕你现在连自己都无法利益吧?
年轻人:
一眼被你看穿!可是禅师,佛祖修行这么多,难道不就是要做我们的保护伞,给我们抱大腿吗?
禅师:
是的,佛祖的大腿确实蛮粗的,佛祖也是可以给我们做保护伞的,但是,佛祖并没有教导我们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啊。终究还是佛陀的归佛陀,凡夫的归凡夫。
年轻人:
麻烦禅师说的再详细些。
禅师:
佛祖为了成就利益一切众生的功德,从无量劫以前,就是long long ago,开始寻师访道,断恶修善,在历经了三大劫的艰苦修行之后,终于觉悟成佛。那么他觉悟的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人生客观存在的真理,人生的实相,彻底明白了人生为什么会那么多生死烦恼,诸多不圆满,以及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他把自己所证悟的真理,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每一个有缘的众生,这些被佛祖讲述的真理,在他灭度之后被弟子们汇集而成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这也是我们现在众生寻求解脱的无上法宝。如果我们不借助这个法宝来改变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和邪知邪见,那么就算天天来拜佛,也是求不到任何东西的,你就永远只能是个止步不前的Loser。
年轻人:
Loser?好吧,那么我要是学习佛祖所留下来的经典的话,是不是就能所求如意,不再是一个Loser了呢?
禅师:
这就取决于你的精勤程度了,学习经典明白道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看你能不能够落实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上了。在日常生活中,把佛法的智慧结晶和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相结合,以佛法的正知正见,密切的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当每一个恶念生起的刹那,马上以佛法的正见来断除,不要让他相续下去,当善念生起来时,要保持它的可持续性,然后把这些善念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行为等外在形式展现出来,慈悲的对待每一个众生。比如说,我们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由此善念的驱使,我们就会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给予他们身体及心灵的安慰等等。
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如果我们不能在它刚刚生起的刹那去增长或者断除,那么善就会刹那间枯萎,恶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快速的膨胀。而这个善恶之念,就是决定我们一切所求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真正应该下手努力的地方。
还有一点,学习佛法,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佛法的智慧,在自己不如意时,心情低落时,种种业障现前,贪嗔痴等烦恼起来时让它发挥作用,不要把它当作摆设或者向人炫耀的谈资,那样的话,你将得不到任何佛法的真实利益和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