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说离吧,房子车子怎么分?孩子谁来养?怎么跟孩子说?怎么向父母交代?
再说,真离了,一个人养孩子太累,换个老公说不定还不如这一茬,怎么说也是亲生的吧。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是多少中年夫妻的隐秘之痛。李松蔚老师曾经介绍过一个真人版的「贪吃蛇」困境。不用真的玩,只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可以了:
很多人一起做游戏。在一片空地上,四面被墙壁环绕,人们蒙着眼睛,伸出双手向任意方向走。只要手碰到墙壁,就算「靠岸」了,是游戏的胜出者。
如果一个人在碰到墙壁前,先碰到另外一个人,他就要排在这个人身后,把手搭在这个人肩上。
慢慢地,他们会连成一个队列,碰到这个队列的人,依次排到队尾。队伍越来越长,由队首的人带领。队首的人一旦碰到墙壁,整个队伍都「靠岸」了,都算是游戏的胜出者。
设想一下,游戏开始后,会发生什么?
一部分人走着走着,靠岸了;
还有的人连成一列,也靠岸了;
但还有一定的概率,有些人会陷入诡异的情境:队首的人搭上了队尾人的肩膀,连成一个圈。这个圈不停地转,不停地转……
永远走不到尽头。
场外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在白费力气。忍不住提醒:“错了,你们错了!”
但圈子里的人,蒙着眼,就算听到提醒,也不知道错在哪儿:“我是严格按照规则走的啊,怎么别人都靠岸了,我就不行呢?!”
这个游戏,藏着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
圈子里每个人都遵守规则,没犯错。
这个规则本身也没错,因为已经被「靠岸」的人证明是可行的。
但结果是一些人陷入了死循环。
这种现象在婚姻中时常发生,比如:
两人的逻辑都没错,但无休止地向下螺旋会把双方都消耗殆尽。有人会说,陷入死循环又怎样,婚姻已然这样了,也不想解决了,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啊。我的前同事薄荷也一直这样想,直到有一次因为孩子作业问题,夫妻两个在孩子面前吵了起来。孩子说:“妈妈,把我换到一个作业少的学校吧,这样你和爸爸就不会吵架了。”现在,薄荷尝试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她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
能,只要有人敢冒「打破原有模式」的风险,把手从前面的肩膀上放开,另觅出路。这样一来,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得救了。但松开手是犯规动作,需要付出代价(在有胜负的游戏中,其他人都赢了,犯规的人,却要接受惩罚)。
我以前一直这样想,结果是亲密关系更糟了,也把自己推到痛苦纠结里。不管过去多糟糕,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自由,向上而生,且有力量:我不需要讨好对方、委曲求全,而是在亲密关系中如何活得自由、独立、强大的能力;我的亲密关系质量不需要依赖选择什么样的人,而是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可以选择、创造、结束;如果你也承认这一点: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人从天而降,来拯救我们的人生,亲密关系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学习。那么,心理学博士、知乎80万粉丝大V李松蔚老师的课程《洞悉相处之道,掌握人际关系主动权》一定值得你听听。这门课不站在关系中任何一方的角度,教会其中一方去「讨好」「搞定」另外一方,而是真正站在关系的视角,帮你拨开陈年关系问题之上的层层迷雾,看到问题本质,从而一步步走向独立、强大和智慧。它适合每一个对关系有期待的人,无论你是想改善你与伴侣、孩子还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李松蔚,一个不按常理出牌却往往给你当头棒喝,让你醍醐灌顶的家庭治疗师。
• 是心理学博士、心理学泰斗钱铭怡的高徒,曾任大学老师;• 心理学家武志红自称是他的「粉丝」,每次和他对谈都很有收获;受邀参加《奇葩大会》,他说心理学没有用,但高晓松、蔡康永却一致评价他:李松蔚老师做了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过不少人处理他们的关系难题,有处在学术前沿的高校教师,也有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行业精英。这些人开始走进咨询室的时候,往往没有做好长期做咨询的准备,只是碰到一个问题,想要一个简便的建议或方法。“我跟XXX相处有问题……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短暂僵持过后,他们渐渐意识到,问题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他们要花更多时间接受咨询,几个月,甚至几年,慢慢静下心来,从一个问题说开,说到他们本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早期经历。事实是,他们来做心理咨询之前,他们早已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建议或方法」了……之所以一直没找到,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整个人的心智升级。而李松蔚老师想做的,就是帮助每个人拥有一套更高级的心智系统。基于此,才有了这门专注于升级普通人的「关系的底层操作系统」、李松蔚老师的开山之作——《洞悉相处之道》。12个月,12个主题,共130节课程,用心理学理论+经典案例,帮你拨开陈年关系问题之上的层层迷雾,看到问题本质: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异。A:报名后进入【壹心理精品课】公众号 → 课程中心 → 我的课程,点击对应课程即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