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共食谈
食品与营养行业公共话题讨论场
51好读  ›  专栏  ›  公共食谈

美赞臣再出手,特医布局已至关键时期!

公共食谈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4-23 20: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整理丨 宋潇旸

来源 丨公共食谈(ID:ggst01)

全文共 2455 字丨阅读需 5 分钟


昨日,美赞臣强势引入美国“殿堂级”蛋白过敏婴幼儿特配产品安敏健LGG,与此前的雀巢、达能集团一样,在特医食品领域再进一步。


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注册制推进速度有所放缓,业界对特医食品的走向多有猜测。然而,随着注册过渡期的临近,各大品牌的目光早已不仅局限于获批的配方数量,而是纷纷提前布局市场,力争抢占百亿蓝海。



注册制,仅仅是第一步


距注册过渡期仅余8个月,特医食品却仅获批六款。被认为拥有百亿市场的特医食品,目前已进入“洗牌”前的关键时期。


在4.22日举办的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前沿高峰论坛上,美赞臣宣布从美国引进拥有75年历史的“殿堂级”特配产品安敏健LGG,在特医食品领域再进一步。美赞臣向食谈君透露,该产品正在积极筹备申请配方注册。



不久前,达能集团旗下特殊食品专业企业纽迪希亚与中国妇基会联手,从公益的角度再推其苯丙酮尿症配方产品Periflex;


雀巢更是在泰州投资建厂,专门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项目......


就在不少企业仍在纠结如何申请注册,注册制推进速度如何的时候,包括美赞臣、达能在内的大型跨国企业,目光已不仅仅局限于配方能否获批这一步,而早早开始了市场布局。


正如此前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所说,机构改革期间,注册制进程可能会略有延迟,但企业应当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刘学聪曾表示,《国民营养计划(2016-2030)》的实施,为特殊食品产业勾画发展蓝图。他认为,未来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资源。


美赞臣则对食谈君表示,近期国家颁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相关政策,证明特配产品市场将得到国家的重视,中国的特殊配方奶粉市场会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因此对于特医食品,尤其是婴配特医食品的发展,美赞臣显得相当有信心。



看好细分市场

以美赞臣此次引入的安敏健为例,尽管目前尚处于申请配方注册的准备阶段,但由于看好牛乳蛋白过敏的细分市场,美赞臣已提前开始了布局。


根据尼尔森统计数据预测,近年,中国特配产品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市场从2015到2021年预计增长1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目前牛奶蛋白过敏市场容量约为12亿人民币,到2021年有望达到22亿元。



美赞臣方面表示,自从我国开放二孩政策,母婴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市场数据,目前中国牛奶蛋白过敏市场产品销售相对5年前翻了一番。美赞臣看好牛奶蛋白过敏市场的良性发展。


该公司表示,安敏健LGG能够快速缓解过敏症状以及帮助宝宝建立口服耐受性,因此,希望将安敏健LGG引入中国后,可以成为牛奶蛋白过敏膳食管理的首选解决方案,为中国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膳食管理做出贡献。



据了解,深度水解奶粉是广泛认可的膳食治疗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首选方案,也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国内的牛奶蛋白过敏治疗大多以回避过敏原为主,安敏健LGG能把牛奶蛋白过敏治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建立口服耐受性。


根据2016年全球牛奶蛋白过敏市场的调查资料,安敏健LGG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全球牛奶蛋白过敏市场领导品牌。美赞臣透露,该产品计划于4月在全国陆续铺开,将在线上、线下多渠道铺货,线上、线下建议零售价没有明显差别。


此前,美赞臣的亲舒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已于3月份拿到注册证书。虽然同为水解蛋白配方,但该产品与安敏健在水解程度和适应症状上都有明显不同。


深度水解配方的安敏健LGG可以有效治疗牛奶蛋白过敏,而美赞臣亲舒是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水解程度没有安敏健LGG高,用于常见婴幼儿肠胃道消化不适症状。二者走差异化路线,相辅相成,可以更好的覆盖牛奶蛋白过敏消费群体。此外,美赞臣还有无乳糖婴儿配方、A+早产儿配方等特殊婴配食品。


食谈君从美赞臣处获悉,今后该品牌将持续评估国内市场,引进具有潜力的特医婴配产品。



特医婴配已占先机


截至目前,距离过渡期结束仅剩8个月,但获批的特医食品仍然仅仅为6款,且6款均为特殊婴配食品,其中5个是进口产品,1个是国产产品。



目前的注册情况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刘学聪表示,我国特医食品注册的总体申报量并不大,截至目前,真正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注册的产品不超过100个。至少,在注册进程中,特医婴配已经领先于其他特医产品品类,遥遥领先,而此前多被看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却被甩在了后面。


此前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价值约700亿人民币,且预计2016~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但中国仅占全球市场的1%,即7亿左右。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及《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实施,特医食品行业正逐步迈向发展的关键期。有资料显示,2011年~2017年,我国特医食品需求量从0.65万吨上升到3.66万吨,特医食品产量也从0.2万吨上升到2.47万吨。



在婴幼儿领域,国内大量此类需求产品目前更多是以特配粉,固体饮料等形式存在,真实需求并不小,据业内人士估计市场容量至少超过10亿。


可以说,包括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者低乳糖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奶粉、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奶粉和母乳营养补充剂等在内的特殊婴配奶粉目前市场行情较为乐观。


但是,由于特医食品的严格监管,和产品同质化的趋势,特殊婴配食品的发展道路上仍有一些“坎儿”。尤其是国产企业,面对众多跨国品牌的“围剿”,杀出重围并不容易。我国的特医食品发展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阶段,未来,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leon


互动话题

你认为中国的特医市场,有多大潜力?


后台回复 “辩” 入群讨论,虚席以待!



点击 关键词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鸿茅药酒丨鸿茅药酒2丨鸿茅药酒3丨 五毛食品 院士实验 国务院定食谣 麦当劳拒开箱 卖“拍黄瓜”被罚 婴配奶粉“抢”注 “三只松鼠”霉菌超标 罗云波评“毒鸡蛋” 白藜芦醇神话 “极草”6年之争落幕 深圳“食安监督条例” 泸州老窖香水 “药食同源”拟扩容 不能选的保健品 阿胶无用 食品界人大代表 川贝枇杷膏 走红丨 食药监改革 星巴克“致癌” 总局挂牌 院士挺转


文章转载联系

公共食谈编辑 微信丨fcc1881074780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