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结婚后,大 S 逐渐淡出娱乐圈,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生活幸福美满。
最近,因《流星花园》和孩子的事情,曾经的话题女王再度被推上热搜。
很多人忙着心疼大
S
,也有人忙着挖《康熙来了》的历史,嘲讽她,当初许的愿,竟然以这么变态的方式应验了!...
满屏风雨时,她只是安静地转发了一条工作室的微博,没去博取同情,没去跳脚回骂网友——她从来都不急于去解释,也不会用呵呵脸来高冷敷衍。
▽
01
在前段热搜上,曾经当那批看《流星花园》长大的人,突然发现懵懂年纪喜欢的杉菜居然是个渣女!正要开骂,大
S坦诚直接地发了一条微博
说,没错,当初的杉菜就是个绿茶婊,我也不喜欢那样的角色。
此时有人问了,你不是不在意这些看法么?那你怎么知道网友怎么说你的?
“是小菲!他老爱跟我报告网上的事!”
一句甜蜜的抱怨,言语间还是当初的少女大S。
当初媒体疯传她是奉子成婚,她也是那样风轻云淡地发了一条微博,用人生关键词 ‘过关斩将’给热衷于吃瓜和落井下石的网友来了一记化骨绵掌,柔中带刚。
面对任何一次新闻热评的风口浪尖,无论是悲是喜,她都是她,那个波澜不惊,负责美,负责从容幸福的,大S 。
▽
02
熟悉大 S 的人都知道,打怪升级是她的人生关键词,是和粉丝约定好的一个小暗号,颇有一种“好的坏的都放马来吧,老娘没在怕”的豪迈。
在那些被称之为人生节点的重要时刻,她总是不慌不忙,又做着比任何人都正确的决定。
对爱人,她想要就去追,管她什么女追男是死穴,想要就去撩。
对身材,维持身材那就少吃多动,时时刻刻维持纸片人状态。
对孩子,婆婆说吃肉才可以生小孩,她就能当面喝下一碗鸡汤再狂吃一堆肉。
对老公,管她什么世俗,来电就好,见面第四次就订婚了。
我们都见识过大S的“狠”,更合适地说,应该称之为‘笃定和果断 ’。
很多人说一见钟情不靠谱,姐弟恋更是不行。
但她在遇到汪小菲的时候就相信缘分:
“你看到一个人就感觉他好熟悉,彷佛已经跟他相处了好几辈子,一种很自然的感觉。”
在遇到对的人时,那一瞬间“我要生这个人的孩子”这样的念头会从心里面冒出来。
她不去和别人计较争论,对她来说,汪小菲是她失落的一角,是她确定想要一起生小孩,过一辈子的人。
她没有很用力地刻意向谁去证明,我离开谁以后过得很好,我嫁入豪门后过得很好... ...她根本就不在意周边人说什么。现在的汪小菲,是会把网上的有趣新闻当成碎碎念讲给老婆听的好丈夫。
▽
03
婚姻里,她是那个‘我只想和你生孩子’的小女人;工作里,她是那个顶天定地的大女人。
在《老娘驾到》里,她说,女艺人很辛苦,不是人干的,常常得在很冷的冬天穿著洋装拍戏、拍照,或是拍动作戏、熬夜赶工什麼的;还有,你必须维持你的外型和身材,为了上镜,得尽量瘦得像纸片人。
她不吃油腻,不吃甜食,十几年如一日的吃素——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般自律?
当初二胎后,她被媒体一篇一篇新闻追着骂:什么破身材,还代言减肥产品呢!
她没像别人一样,靠着精修图蒙蔽吃瓜群众,也没一篇一篇通告发出来洗脑。
她靠着自己实打实的行动,力挽狂澜,堵上了所有的嘴。
她一个月瘦了20斤!
20斤什么概念?我们很多人可是瘦个两斤都要吃顿火锅庆祝庆祝的!而她对自己足够狠,不仅食谱减半还加大运动。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角色是什么,知道为了这些角色她该承担什么,并且毫无怨言。
▽
04
她说,我是一直还蛮想做个演员的,同时我也知道艺人赚钱是一种行业,所以一点都不心酸。
她说,我是个工作极限者,我的大脑就像个酷吏,不断鞭策我的身体,要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率完成工作。
她说,做人我讨厌无聊,演戏我专挑特殊题材。因此,老天跟我标上了!今后的日子⋯⋯也只好过关斩将了。自找的,不需同情,祝福我,好吗?
她这么说,也这么活。
在一期《康熙来了》中,大S被蔡康永调侃,你怎么腰间有赘肉呢,你一直都是纸片人,什么缝隙都能钻过去的。
小S在旁边插嘴道,
只有真正瘦下来的人,才能说出当初腰间赘肉一堆堆的故事,成为一段励志的笑谈。
在那期节目里,两姐妹在交流第一次怀孕的紧张心情时,小S爆料说,她的第一个小孩,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大
S——大S
在婴儿耳边说:“你要记住我的声音哦~这是妈妈的声音~”带着点姐妹间的小调皮。
小S 说当初她怀孕时,根本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也很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健康。
大S就说,不会的,她许愿了:“如果徐家一定要有一个不健康的小孩,我愿意生这个小孩。”
大S说,“我许的愿一般都比较灵,因为我都是和神交换。”
她在说这话时,那神情完全不是在开玩笑,就是真正的交换。所以等到她怀孕时,她是很想高兴、却又不太敢高兴得太用力的样子。
一个那么喜爱孩子的女人,一个能把妹妹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疼的姐姐,一个最擅长的事情是喂奶换尿布哄孩子睡觉的妈妈,她敢拿为妹妹承担自己的孩子不健康的痛苦,作为妹妹幸福的交换——
这种量级的与神的交换,是“以我之死,换你之生”。
▽
05
《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中,鬼怪曾对一位少年说,我给数千人递过三明治,但像你一样前进的人却很少。一般人都会停留在奇迹发生的瞬间,请求我再帮助他们一次。
多数的许愿和祈祷,只是奢求一份心安,是一份不能满足的贪婪。
而以‘交换’为前提的许愿,背后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