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我在医院当院长,一天只需 50 块 ·  2 天前  
肿瘤资讯  ·  爱肠速递:2024年12月文献汇总 ·  3 天前  
医学界  ·  杜怡峰教授独家盘点 | ... ·  4 天前  
医学界  ·  公立医院改制20年后破产,6.9亿元拍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病例精析丨线上高难度LAAC手术轮番上演,线下病例秀诠释国产创新器械VitaFlow®瓣膜和AnchorMan®封堵器优异产品力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22 17:53

正文

近年来,我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和瓣膜介入领域创新器械研发与应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左心耳封堵(LAAC)领域,中国自主研发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已于2024年获NMPA批准上市,成为中国唯一获批的半封闭型内塞式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在瓣膜介入领域,VitaFlow®系列瓣膜作为优秀国产原创介入器械凭借创新设计和卓越临床表现,为全球TAVR术者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2025年1月15日-19日,“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旨在进一步促进各级医院瓣膜技术交流、提高我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水平。会议期间全国多家介入术者团队齐聚一堂,带来更为丰富和具有挑战性LAAC实战病例,深刻展现国产创新介入器械AnchorMan®独特魅力,倾情呈现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实战盛宴!

AnchorMan®手术直播秀

王沛坚教授团队:高难度多分叶菜花型LAAC一例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沛坚胡军教授团队转播了一例高难度多分叶菜花型LAAC手术。

术前左心耳CT分析显示,患者心耳为朝前长菜花型,开口类圆形,心耳内部梳状肌发达,远端分叶较多,开口上缘轻微压脊,内部空间小,封堵难度大。上猪尾导管测量心耳开口约25 mm,深度约18 mm,根据造影评估情况使用29 mm AnchorMan®封堵器,鞘管在猪尾导管保护下送入心耳上分叶
术中采取进退结合法,先退鞘成花苞状,再根据术中心耳形态、marker环及封堵器肩部调整位置,封堵器肩部落在封堵线上时展开。多体位造影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下缘无露肩,压缩比约20%,符合“4S”原则,遂完全释放封堵器。

术中左心耳造影评估

造影提示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


胡军教授国产AnchorMan®封堵器在此类复杂心耳封堵中展现出优异表现,其独创的半封闭式设计能更好适应左心耳形态及结构,适合各种类型左心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晓春教授多分叶菜花心耳应尽量完全封堵分叶,允许适当露肩,当封堵器放置太深或太浅,可采用微回收进行调整。

宁忠平教授团队:高难度上缘隐窝心耳LAAC一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宁忠平教授团队转播了一例高难度上缘隐窝心耳LAAC手术。
多体位造影显示双分叶鸡翅型心耳,心耳开口约17-20 mm,心耳深度约20 mm。该心耳封堵的难点在于,心耳内存在一条粗大的梳状肌,且心耳上缘存在一处明显隐窝,下缘较短,若封堵器深入上叶更深位置,可能会受梳状肌挤压而难以展开,同时又要避免封堵器展开后露肩过多。
经综合评估,术者选择26 mm AnchorMan®封堵器采用退鞘法展开,术中精准把控封堵器放置深度及位置,植入后完美顺应心耳形态,既顺利堵住了上缘隐窝,又没有过多露肩。多体位造影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压缩比约20%,符合“4S”原则,遂完全释放封堵器。

术中左心耳造影评估

造影提示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


宁忠平教授:LAAC术中务必确保封堵器稳定性,AnchorMan®通过尾部12个“3D折叠”单元与网架形成半封闭结构,解决了传统内塞式封堵器鞘管必须深入心耳的临床痛点,实现了器械稳固锚定。

储慧民教授团队:高难度开口巨大POUCH心耳LAAC一例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团队转播了一例高难度开口巨大POUCH心耳LAAC手术。
该心耳封堵的难点在于,开口上缘POUCH较大,术中超声测得心耳开口11.64 mm,心耳体部空间狭小,内部梳状肌发达,而POUCH达27.25 mm,对封堵器型号选择与顺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完全覆盖POUCH以降低DRT发生率,经团队综合评估选择29 mm AnchorMan®封堵器,基于该款封堵器高安全性的圆润远端设计,术中采用储慧民教授构思的AnchorMan®创新型释放方式——“三花聚顶法”一撤见花——操作中后撤封堵器时,先打开前部的“花苞”;二递送花——封堵器往左心耳尖部逐渐推进,同时进行造影监控;三撤开花——到达尖部后,通过后撤鞘管完成封堵器的全面展开,实现“三花聚顶”效果。经微回收调整后封堵器成功放置在理想位置,上缘POUCH完全填充,下缘未见明显露肩,牵拉试验评估封堵器位置稳固,造影显示即刻封堵效果好,无残余分流,压缩比13.7%,符合“4S”原则,遂完全释放封堵器。

术中左心耳造影&超声评估

造影提示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


储慧民教授AnchorMan®封堵器的半封闭式设计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压缩比,远端圆润设计及独特柔软骨架为LAAC临床实践提供了锚定稳固、顺应性强、释放安全的治疗选择,发展前景广阔。

AnchorMan®病例秀

丰明俊教授:高难度敞口浅菜花型LAAC一例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丰明俊教授分享了一例高难度敞口浅菜花型LAAC手术。该心耳封堵的难点在于,患者左心耳形态为敞口菜花型双分叶,开口大,深度较浅,内部有效空间较小,整体心耳对释放技巧、器械安全性及锚定力要求较高。
术中钢珠法测量RAO 45°心耳开口宽度29.2 mm,心耳深度27.8 mm,经综合评估选择29 mm AnchorMan®封堵器,使用造影+进退结合法相结合的“三花聚顶法”进行释放。第一次封堵器展开时,造影下将封堵器送入心耳远端,对主叶进行封堵,展开瞬间封堵器被挤出,回收封堵器重新定位;第二次展开时将鞘管送至上叶心耳远端,充分利用上叶有效空间贴耳释放,ICE评估符合“4S”原则,压缩比18.3%,遂完全释放封堵器。

术中左心耳造影评估

造影提示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


丰明俊教授AnchorMan®封堵器的创新型释放方式“三花聚顶法”能够充分利用心耳深度,结合AnchorMan®远端半封闭式+圆润设计,对心耳深度需求进一步降低,并极大提高了安全性,确保了进退自如的操作,顺利完成了此例高难度左心耳封堵挑战。

孔令秋教授:超高难度房间隔穿刺+大开口鸡翅型LAAC一例




成都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孔令秋教授分享了超高难度房间隔穿刺+大开口鸡翅型LAAC一例。
该心耳封堵的难点在于,心脏偏左转位,右房增大,房间隔较韧,致穿刺针难以紧贴卵圆窝,穿刺时需确保逆时针微调,终在DSA造影+超声导航下完成穿刺;术中造影测得心耳开口29.4 mm,深度28 mm,上缘囊袋光滑,远端轻微压脊,开口上下不对称,内部空间充裕。经综合评估选择35 mm AnchorMan®封堵器以进退结合法展开,封堵后即刻肩位和肝位造影,确认位置及形态,上缘卡进囊袋里,下缘平齐无漏肩无残余,牵拉稳定位置未变动,符合“4S”原则,遂完全释放封堵器。

术中左心耳造影评估

造影提示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



孔令秋教授一个好的轴向是左心耳封堵成功的关键,术中采用进退释放法成效显著,充分体现AnchorMan®封堵器远端圆润安全,无需鞘管深入左心耳远端的临床优势,整个释放过程流畅无阻。

VitaFlow®病例

朱钢杰教授:肿瘤患者的护心之路——PCI+TAVR的一站式治疗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钟益刚教授团队的朱钢杰教授分享了肿瘤患者PCI+TAVR一站式治疗一例。患者76岁男性,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膀胱恶性肿瘤。EuroSCORE II评分11.2%,STS评分4.17%。
术前完善CT检查提示三叶式主动脉瓣,瓣环直径22.4 mm,LVOT直径22.3 mm,升主动脉直径36.4 mm。经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考虑到患者行SAVR+CABG手术风险高,且术后恢复时间长,对后续限期膀胱根治切除术有影响,预计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均可控,患者解剖结构适合TAVR,包括冠脉、起搏器等风险均不高,最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选择PCI+TAVR一站式手术。
术中先行PCI处理右冠和回旋支病变后再行TAVR手术,钟益刚教授团队选择右股动脉为主路径,先采用20mm球囊预扩,造影显示球囊滑动,无明显腰征,根据扩张情况选择24mm VitaFlow®瓣膜精准定位植入,术后超声提示瓣膜位置及形态良好,微量瓣周漏,跨瓣压差3 mmHg,效果满意。

20 mm球囊预扩

瓣膜定位

瓣膜释放至工作位

最终造影结果


朱钢杰教授PCI+TAVR一站式手术为限期肿瘤手术创造条件,MDT和详尽的术前评估至关重要,应保证医患双方共享决策(share decision),并做好手术风险预案和预期管理。

总结





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

本场“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自此迎来尾声。为期5天的线上手术转播和线下学术分享,全面呈现中国创新AnchorMan®介入器械和技术在处理复杂高难度病例时的独特应用优势,深刻展现国产创新器械的优异产品力,为与会者提升介入水平带来了深刻的学习和启发,为中国广大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