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Art植物
BioArtPlants致力于报道和评论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10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2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公布武汉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生转 ...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年味变淡?我们何去何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Art植物

西南大学罗克明团队连发两篇论文,揭示杨树不定根形成和维管形成层活性的调控新机制

BioArt植物  · 公众号  ·  · 2021-02-06 20:09

正文

责编 | 晓彤

近期,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罗克明 教授 团队在 树不 定根 形成 调控机制和 细胞分裂素信号异位调控杨树维管形成层活性 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 于2月3日和2月4日连续发表在 New Phytologist 上。


01

杨树不定根形成的调控新机制


植物的茎、叶等器官受到机械损伤后,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其伤口位置能够产生大量不定根,这成为植物营养繁殖的重要生理基础。从本质上看,这些不定根的发生是由伤口诱导的根从头再生过程。目前速生用材林繁育大多采用硬枝扦插的方式,不定根形成则是影响扦插成活的重要因素。然而, 林木不定根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损伤响应如何与生根启动相偶联仍不清楚。

2月3日,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罗克明 教授课题组 New Phytologist 在线发表了题为 The microRNA476a-RFL module regulates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through a mitochondria-dependent pathway in Populus 的研究论文,解析了miRNA476a介导的线粒体-生长素信号级联反应调控杨树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为阐明林木扦插生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见解。


该研究发现,作为一个杨树特有的microRNA分子,miR476a能够通过协调线粒体稳态参与调控杨树伤口诱导的不定根发生过程。miR476a超表达杨树植株不定根发生明显提前,数目也显著增多,而降低miR476a的表达则导致杨树生根时间滞后和数目减少。这表明miR476a是杨树不定根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分析其启动子GUS报告株系表明,miR476a在扦插后1天内表达并未发生变化,而1天后其表达则显著提高,直至根原基突破茎表皮。miR476a能够直接靶向并切割多个 RFL Restorer of Fertility Like 基因,从而负向调控这些 RFL 基因的表达。 RFL 基因的表达受到机械损伤的显著诱导,而在扦插1天后表达水平不断下降,这与miR476a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遗传互补实验表明, RFL 基因能够恢复miR476a超表达导致的生根表型。 RFL 基因编码一类定位于线粒体的P类PPR蛋白,通过调控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转录翻译而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线粒体生理实验结果表明,miR476a/ RFL 参与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稳态的调控。该研究还发现,生长素通路在线粒体下游介导了miR476a/ RFL 对不定根发生的调控。


根据这些结果,作者将杨树扦插生根过程划分为损伤响应和生根诱导两个阶段。扦插后伤口信号迅速诱导 RFL 基因表达上调,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抑制。如果 RFL 基因持续高表达,生根过程会受到显著抑制。在扦插1天后,miR476a表达水平上升,导致 RFL 基因表达水平回落,进而线粒体功能显著增强,由逆行信号介导细胞核内编码生长素转运体的PIN基因表达上调,开启了生长素驱动的杨树不定根发生过程。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由 miRNA 介导的线粒体-生长素信号参与调控杨树不定根发生的通路,为阐明线粒体稳态调控植物发育的机理提供了新证据。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许长征 副教授,硕士生 陶媛勋 ,博士生 付小康 等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罗克明 教授为通讯作者。东北林业大学的 姜立泉 教授也参与了相关工作。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252

02

细胞分裂素信号调控维管形成层活性


林木的茎干维管组织次生生长是木材生产的生物学基础,其形成依赖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植物激素对维管形成层活性的调控是近年来林木基础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月4日, 西 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罗克明 教授课题组 New phytologist 在线发表了题为 Cytokinin signaling localized in phloem non‐cell‐autonomously regulates cambial activity during secondary growth of Populus stems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杨树茎的次生长过程中维管形成层活性受到来自于次生韧皮部细胞分裂素信号的非细胞自主性调控。


早期的研究发现,在林木次生维管组织中细胞分裂素主要累积在次生韧皮部 (Immanen et al., 2016)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改变能够显著影响林木的次生生长 (Nieminen et al., 2008; Immanen et al., 201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