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制药小编
关注生物制药行业动态,对热点进行深入剖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富阳日报  ·  注意!13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  昨天  
国广有话说  ·  2025年哪些医药股会取得显著超额收益? ·  2 天前  
药明康德  ·  首个!猪肾脏人体移植临床试验即将启动 ·  3 天前  
西藏药品监管  ·  🧧初七|人胜日🧧 ·  3 天前  
西藏药品监管  ·  🧧初七|人胜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制药小编

《制药业的真相》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生物制药小编  · 公众号  · 药品  · 2018-03-27 12:55

正文

作者 | 吃瓜群众

编辑 | 勇闯心世界


提起玛西娅.安吉尔的《制药业的真相》,制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多少有所耳闻。按当下的流行语来说,算是把医药公司黑出翔了。作者的观点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而书中的内容只是佐证其观点的论据。因此虽然手机里早就下载了这本书,一直没通读过。趁着春节,小编抽空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有了一些特别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医药公司的运营策略

在《制药业的真相》一书中,作者一直试图传达一个观点:医药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这些财富是医药公司不应得的。不可否认,作者罗列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十几年过去了,作者在书中披露的现象(特别是药价过高的问题)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愈演愈烈。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2个CAR-T和1个基因治疗药物,而这些药物的价格不出意外的都在几十万美元。


换个角度去看,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则,作者在书中揭露的医药行业的种种操作,无疑是这个行业应当遵循的原则。小编在看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是,尽管作者的初衷是抨击医药公司,客观上却起到医药行业通用商业模式的科普作用,至少对小编本人如此。


以药物定价为例,作者认为医药公司的策略是“药物的价格并不由其研发成本所决定,而是由它们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价值所决定的”。在小编看来,这是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必然的定价策略。一个常见的段子是健康是1,其他都是0。因此,药品的价值无法衡量,就像不能为爱情开价一样。除非政府管制,医药公司给药品的定价一定是现有支付系统能承受的最高价格。


接下来,作者谈到了创新,认为真正的创新来自政府资助的研究。毫无疑问,基础研究是一切应用的前提。临床转化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基础研究上。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科学追求新颖,而技术追求稳定。以目前如火如荼的抗体药为例,2017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而关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者提到医药公司都在等待“戈多”,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发现。这恰恰反映这一行业的研发规律。围绕高校和研究机构布局并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是医药公司应当采取的研发策略。


之后,作者详细描述了医药公司销售和学术推广的各种做法(七-九章),这些在医药行业早已司空见惯,这里就不赘述。市场和销售人员值得好好读读。以PD1抗体为例,目前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就有几百项。可以想象,这些试验背后的药品在上市后,最终拼的还是市场和销售。


专利是医药公司的立身之本。这部分内容结合仿制药部分来看,给制药行业从业人员详细描绘了专利保护的攻防战。在小编看来,专利保护是推动创新的源泉,对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不能只苛责医药行业。另外,药品研发周期长,相应的延长专利保护期在情理之中。


美国市场的独特地位

《制药业的真相》主要描述的是美国的医药市场,而美国市场贡献了医药公司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小编看来,全球医药市场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美国市场,一块是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物技术公司在合作中,可能会将某个国家或者美国以外地区的开发权转让给其他公司,而美国市场的开发权往往留在自己手中。可以说,任何一家医药公司要想在全球范围获得影响力,必然要进军美国市场。


美国市场之所以如此独特,根本原因是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中的统治地位。美国的GDP目前仍是全球第一,而美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在全球也是第一,几乎是很多发达国家的两倍,相比发展中国家优势则更大。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投入,带来很多疾病更佳的治疗效果。以癌症为例,美国癌症病人的5年存活期显著高于中国。


然而,其他国家不能仿效美国的模式。美国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这一优势,从全球获得资源,来维持庞大的医疗产业及其他行业。理论上,美联储只要开动印钞机,全世界人民就得为美国人民买单,包括医疗账单。


对中国来说,显然不能完全效仿美国的模式。美国医疗系统为人诟病的一大问题是投入产出比低。尽管医疗支出占比在发达国家中最高,但普通民众的健康水平却不高。预防是性价比最高的医疗手段。光“管住嘴,迈开腿”之类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慢性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美国的医疗模式不可复制。中国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开展医药行业改革。小编觉得中国重点应学习美国FDA关于药品申报的管理流程,包括严谨和创新的平衡,而对于药品定价及医保支付,必须采用适当程度的政府介入的形式。既要让医药行业成为创新的典范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又不能让其成为暴利行业。否则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会被医疗系统吞噬,无力开展其他重要的事情,包括祖国统一。小编觉得药物研发是一个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怀,利润不应该是这个行业唯一的追求目标。


小结

作为技术背景的医药行业的一员,小编非常能理解《制药业的真相》一书作者的观点。然而,随着接触这个行业的时间增加,越发觉得作者观点的片面。这也是纯技术背景的人看待产业界通常犯的错误——重技术轻管理。医药行业和其他行业本质上并无二致,要想成功,就必须遵循商业的客观规律。由于医药行业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又有其特殊性。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IT行业的发展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关于市场经济调控,经济学界一直有凯恩斯主义(政府适当管理)和自由主义两种观点。小编认为,结合美国医疗系统的得失和中国的国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国的医疗系统应当走以市场调控为主导、政府适当监管的模式。


注:本文仅代表小编本人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探讨。


欢迎加入小编团队成为小编一员

请加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email protected]



版权为生物制药小编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药小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