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焦虑的打工人,被这个俄国文学家给骂爽了 ·  20 小时前  
新周刊  ·  喊停加盟,喜茶刹得住新茶饮的“内卷”吗? ·  20 小时前  
码头青年  ·  南方来了个新闻老兵 ·  2 天前  
新周刊  ·  我会的沪语,八成从她的脱口秀里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倒查10年!批小建大!水泥行业大排查开始了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4-11-23 21:15

正文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2024版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现有生产线技改扩产以及置换新建等做出了严格规定。从办法总则可见,该办法 将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同时在落实双碳背景下简化产能置换流程。 较之前的产能置换办法,新办法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产能换算表,要求严格依据备案文件确定产能, 对于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的生产线,需补齐差额产能并完善备案、环评、能评等相关手续。
倒查10年?海螺水泥5000t/d熟料线补齐产能
据公开信息,在新版《办法》实施之前,多地工信部门集中发布了熟料产能公示公告消息,涉及多个水泥熟料项目的技改升级及补齐产能,其中包括 海螺水泥一条10年前投产的4500t/d熟料生产线。
10月28日,云南省工信厅发布《保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日产4500吨熟料项目补充日产500吨熟料产能置换方案 公示》。方案显示保山海螺水泥日产4500吨熟料项目 主体设备为1×φ4.8×74m回转窑1台,建成投产时间为2014年3月9日。
据水泥人网了解, 海螺水泥现有生产线多为自建线,其经典配置又多是双4500t/d生产线。 盘点海螺水泥分布在安徽、湖南、江西、甘肃、四川等13个省市地区设计产能4000t/d及4500t/d熟料生产线,直径4.8米熟料生产线近100条,这些生产线多如保山海螺水泥一样, 实际产能在5000t/d左右。

数据来源:各省市地区工信部门公开信息
超产45%,河南环山环保5500t/d生产线整改
10月10日,河南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中提到,新乡市环山环保科技公司新建5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按要求应实行产能2:1减量替代,辉县市、卫辉市违规出台规避产能置换文件, 减量替代弱化为等量替代 ,省工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督察进驻时,该公司 实际产量达到8000t/d以上,超出设计产能45%。 整改方案要求企业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超产能问题整改。
海螺水泥子公司被认定“批小建大” 需补齐产能
2024年7月12日,吉林省工信厅发布吉林省华达水泥有限公司1167t/d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指标变更公告。 受让产能为八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3000t/d熟料生产线。受让项目投产时间为2024年12月,置换指标产能已拥有2500t/d产能,本次为置换补充500t/d产能,置换比例2:1。
据公开信息,2020年8月8日八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t/d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2022年3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 八宿海螺水泥批复产能为75万吨/年(2500t/d),但实际建成产能为90万吨/年(3000t/d)。 同期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批小建大的,除西藏地区外还有江西、广西等多个区域。
红狮水泥子公司被指“批小建大”
云南昆明市政府官网2024年6月5日公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十七批)名单中包含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被举报存在批小建大、超产严重。举报内容称,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 K1和K2线批复熟料产能为8000吨/天,实际建成产能10500吨/天,实际产量更是达到了12000吨/天。
按照《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云南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产线清单的公告》,明确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5000吨/天和5500吨/天生产线各一条,产能合计10500吨/天,该公司存在个别时段超日均产能生产的情况, 但年产量未超过315万吨。
若按照新《办法》批复产能8000吨/天, 产能合计10500吨/天,已经超过30%,大于10%的限制需要补齐差额; 即使按照300天/年产能计算,批复年产能240万吨/年也需要补齐产能。
四川两家水泥企业“错峰”变“冲峰”,实际产能远超核准产能
2024年3月,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通报,位于米易县的攀枝花瑞达水泥有限公司、西区的攀枝花瑞峰水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各自于2008年建成1条核准日产2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 实际产能均在3200t/d以上。
按照错峰生产有关要求,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两家水泥企业应当停产749天。事实上,两家企业 “表面上”达到了错峰停产天数要求,但“实际上”在产期间千方百计提高生产负荷、增加产量,“错峰”变“冲峰”。 其中,瑞达水泥熟料产能在“批小建大”的基础上“变本加厉”, 日产量增长至3600吨,超核准产能44%;瑞峰水泥熟料日产量由2500吨增长至3000吨,超核准产能20%。
督查发现三年来,上述两家企业熟料产量不降反升,甚至 比不错峰正常生产还多13.8万吨 。由于超负荷生产, 2021年至2023年,两家企业累计超量排放氮氧化物248吨、二氧化硫20.7吨、颗粒物23吨。
隐形“批小建大”知多少?
随着水泥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还有另一种隐性的“批小建大”正在水泥行业盛行。从各区域公开数据可见,近年来新建生产线不仅在环保、能耗以及智能化程度方面具有传统水泥工艺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在超产能力上也远超同区域“老旧”生产线。
如2022年投产的广西锦象水泥6000t/d的生产线实际产量9000t/d以上,超产50%以上。近年来新建的4500t/d,实际产能达6000t/d以上,超产33%;设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全负荷达日产3100吨,超产24%。更有甚者就连日产万吨线,也要再通过预热器五级改六级,降低能耗的同时扩大产能……不论新线旧线, 几乎所有企业生产线都存在“超产”现象。
不仅如此,近年来多个新增项目,都是“先上车后补票”,生产线建成后或快建成了才补充产能,被行业人士调侃为“计划外产能”。除了批小建大,这也是水泥熟料产能越去越多的原因之一。
按照备案产能确定实际产能,还需要补齐产能吗?
按照新办法要求,备案产能即实际产能,上述多条生产线,只要严格按照备案产能生产,就无须补齐产能了。如海螺水泥的4500t/d只要将实际量能控制在4500t/d+10%以下便无须再补齐产能了。
海螺水泥某企业设备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新的置换办法出台后,企业必须严格控制产能了,我们5000t/d生产线日产须控制在5500吨以内。这样对于生产线本身来说是好事,因为 超产对设备的伤害很大,使得很多生产线设备寿命缩短,能耗和排放指标也出现异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