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51好读  ›  专栏  ›  E药经理人

新“药王”诞生!K药挣扎,艾伯维、赛诺菲自免霸主争夺战开启

E药经理人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20 23:1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全球制药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特别是K药“药王”保卫战,礼来和诺和诺德的GLP-1市场份额之战以及艾伯维与赛诺菲的自免“霸主”之争。文章还提到了跨国药企通过“狠砸钱”的方式来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全球畅销药榜单的争夺和未来的市场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K药面临失去“药王”宝座的危机

K药作为新任药王,其统治地位如昙花一现,面临着司美格鲁肽等竞争者的挑战。

关键观点2: 礼来和诺和诺德的GLP-1市场份额争夺

礼来的替尔泊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展开激烈的竞争,两者的市场份额争夺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观点3: 艾伯维和赛诺菲的自免霸主之争

艾伯维和赛诺菲在自身免疫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度普利尤单抗和瑞莎珠单抗等产品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观点4: 跨国药企通过“狠砸钱”寻找新增长点

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跨国药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并购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在畅销药榜单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关键观点5: 未来的市场趋势和研发重点

GLP-1类产品、肿瘤和免疫、神经科学和心血管等领域成为跨国药企共同押宝的新方向,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正文


K药“药王”保卫战,礼来和诺和诺德的GLP-1市场份额之战以及艾伯维与赛诺菲的自免“霸主”之争。三场战事背后,释放出MNC怎样的焦虑与野心?


撰文| Erin Kathy

伴随2024年接近尾声,全球畅销药榜单备受业界期待。

近日,Nature杂志官网上刊登的一篇报告揭晓了答案。如果从单药销售额角度,有望达到310亿美元年销售额的K药自然继续卫冕,但如果统计司美格鲁肽整体销售额,根据该报告预测,降糖版Ozempic和减重版Wegovy加起来就已经达到了356亿美元。K药仅坐了1年的“药王”宝座,就无奈让出。

眼看K药第一宝座危矣,默沙东寻下一超级重磅炸弹的决心极猛。E药经理人根据营收TOP10跨国药企的三季报统计,与2023年相比,默沙东仍然以其高额投入蝉联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收)最高的MNC,另外,强生在今年逆袭,成为了除了默沙东、罗氏外,研发费用率最高的MNC之一。

如今,全球制药企业的研发回报率已从二十年前的15%,跌至了如今的6%。对此,MNC正在通过“狠砸钱”的方式来补足弹药、冲击畅销药榜单。

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5年全球10大畅销药预测榜单中,暗藏的三场激烈战事值得关注:K药“药王”保卫战,礼来和诺和诺德的GLP-1市场份额之战,以及艾伯维与赛诺菲的自免“霸主”之争。三场战事背后,隐含了MNC们从肿瘤霸主战,走向非肿瘤争霸赛场的焦虑与野心。

在抗肿瘤治疗独领风骚的K药,在全球处方药销量排行榜的统治地位却如昙花一现。

K药作为新任药王,其“笑傲江湖”大约只能维持两年的时间,据Nature预测,在2025年,K药便会被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以迅猛之势超越,后者成为全球新药王。

2023年,K药终于成为了全球最畅销药物,坐上这个“铁王座”,K药整整厮杀了9年。只是随着司美格鲁肽的横空出世,让K药似乎不得不提前“退位”。

但司美格鲁肽上位后又能保持多久?

礼来的替尔泊肽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不仅是增速最快的超级重磅炸弹,也直追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的出现,让原本由司美格鲁肽主导GLP -1市场格局泛起波澜。司美格鲁肽凭借先发优势,在减重与糖尿病治疗等适应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礼来替尔泊肽也不甘示弱,销售额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短时间内便对司美格鲁肽的霸主地位形成强有力的威胁。

如今,产能成为了这两大巨头新的角力点,谁能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市场需求上更胜一筹,谁就有望在这场GLP -1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另外,2025年畅销药榜单预测中,艾伯维瑞莎珠单抗有望跻身全球TOP5。痛失药王地位不久的艾伯维,现仍在消化修美乐专利悬崖的阵痛期,但其自免布局的多款产品已经在持续高增长,典型即如两大核心产品瑞莎珠单抗和乌帕替尼。

值得注意的是,若单看自免赛道,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是如今的赛道之王。度普利尤单抗在上市的第一年(2017年),销售额仅为2亿欧元,但到2019年,已经翻了超10倍,达到21亿欧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更是超越了艾伯维的修美乐、强生的乌司奴单抗,成为新一代自免“药王”。

度普利尤单抗的大爆发,得益于其持续在临床应用与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展开全面攻势,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拓展适应症。自2017年获批特应性皮炎适应证后,度普利尤单抗已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了7个适应证,包括哮喘、结节性痒疹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据Nature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有望在2025年登顶第4名。而度普利尤单抗和瑞莎珠单抗双方在创新药物研发投入、临床试验进展、市场渠道拓展等维度展开激烈角逐,都意图在 2030年的畅销药榜单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场自免霸主之争充满悬念,结果如何,尚待时间揭晓。


 推荐阅读 


辉瑞再回第一?礼来跻身前十,GSK无奈落榜,全球制药营收TOP10格局生变
罗氏跌出前五,辉瑞、诺华滑至末位,BMS、GSK“消失”,诺和诺德、礼来登顶,2030年全球制药TOP10格局大洗牌!


新霸主将来自何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GLP-1类产品至少在接下来10年内都将霸占全球畅销药的头部位置。不过,战场似乎即将转移,但市场的主要争夺者仍然是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对抗,以及“自我超越”。

如果说2025年的GLP-1竞争仍然以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主,到了2030年,战争的主力将是多靶点制剂、复合剂和口服类的GLP-1产品。

事实的确如此。Evaluate Pharma曾在另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到了2030年,诺和诺德的GLP-1新品CagriSema将登入战场,该产品是司美格鲁肽的“升级版”,由司美格鲁肽和另一种肠激素组成。Evaluate Pharma预测其2030年销售额或将超过200亿美元。

不过,就在今天,诺和诺德更新了CagriSema最新临床数据,虽然减重效果显著,但并不及此前预测的25%,这也导致诺和诺德股价在盘前就下跌了21%。

而礼来的“前锋”也或将换成小分子口服GLP-1产品Orforglipron以及GLP-1R/GIPR/GCGR三靶点产品Retatrutide,有分析师预测两款产品都有望在2027年登陆市场。

除了已经押宝GLP-1类产品的礼来和诺和诺德,全球头部跨国药企似乎都在为未来的增长曲线而焦虑。

最“焦虑”的可能就是BMS,伴随收购新基获得的几款血液产品,以及抗凝药Eliquis的专利悬崖,BMS按照整体收入排名,已经跌至TOP10的尾端。不仅如此,有海外分析机构统计,按照2025-2029年收入预测,BMS因药品专利到期可能损失的收入比例可能高达76%,排位第二的GSK可能会损失56%,现如今GSK已经跌出营收TOP10行列。

当然,BMS的“自救”方式也十分直接——增加投入。E药经理人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TOP10药企的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收)显示,BMS的研发费用率约为22.16%,相较于其营收落于榜单尾部,在研发费用率榜单中,BMS达到了中游水平。

另外,默沙东再次通过超30%的研发费用率成为榜单第一。面对2025年,K药即将跌下“药王”宝座,默沙东依旧想要持续巩固其在抗肿瘤领域的霸主地位。前脚刚被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头对头击败,后脚就豪掷数十亿美元拿下礼新医药同靶点双抗。

当然,有得也有舍。伴随TIGIT抗体研发项目纷纷折戟,在联合疗法并未能打败K药的单药疗效之后,本周默沙东也最终放弃了其TIGIT抗体Vibostolimab的开发。同时被默沙东放弃的还有一款抗LAG-3抗体Favezelimab。

事实上,在一款新药的研发成本持续攀升,研发回报率却屡屡创新低的今天,凭借现金流和举债杠杆能力积累弹药几乎成了MNC抵抗专利悬崖的主要手段。

据海外机构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统计,默沙东的现金储备和举债杠杆能力在MNC中只能位列第二,排位第一的强生实力不容小觑。

(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营收”为统计指标)

可以看到,强生凭借接近26%的研发费用率在营收TOP10药企中仅次于默沙东和罗氏。但这也折射出其现有管线“青黄不接”的焦虑。根据上述Nature和Evaluate Pharma的报告,强生的抗肿瘤产品达雷妥尤单抗仍在保持高增速,甚至到了2030年也能位列十大畅销药之中。

除此之外,在抗肿瘤领域,强生与传奇合作的BCMA 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ERLEADA、埃万妥单抗等新产品也都在持续为其业绩输血。

但这似乎未能赶上强生部分产品下滑的速度。毕竟今年前三季度强生创新制药的收入增速仅为3.9%(CER),其引以为傲的自免业务增速仅有1%。强生创新制药何时能依靠新产品重拾业绩高速增长,成为对其的考验。

整体来看,当MNC通过“砸钱”的手段找寻新增长点,高价值成为他们BD/并购的共同特征。以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为例,被大型跨国药企青睐的项目,要么是独特分子设计的抗肿瘤管线,要么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要么已经取得优异临床数据并且具有FIC/BIC潜力。

此外,无论是MNC的BD/收购方向,还是2030年的畅销药预测,都暗示出除了肿瘤和免疫外,神经科学和心血管领域似乎是MNC共同押宝的新方向。有公开数据统计,2010-2024年,各个适应证资产平均被并购价格中超过25亿美元的仅有免疫、心血管、CNS。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