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2024年最新中国大学排名(附榜单) ·  5 天前  
历史园地  ·  精品推荐 | ... ·  6 天前  
历史园地  ·  精品推荐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晁错的徙民实边跟秦始皇的有什么不同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0-04 11:30

正文


本 文 约 3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分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原文:

错又上言曰:“臣闻秦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愤怨,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原文:

错又上言曰:“臣闻秦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愤怨,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h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原文:

错又上言曰:“臣闻秦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愤怨,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

滑动查看原文


晁错认为,预防匈奴进犯的办法就是“徙民实边”——把内地的老百姓迁徙到边境地带,给他们配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让他们扎根当地,生儿育女,就近抵御匈奴。


这种策略有点像现代工业社会里把工厂建在原料产地。首先,边疆只要有了足够规模的常驻民,就可以自给自足,让政府卸下物流成本这副重担,再也不用千里迢迢走陆路运送军粮;其次,常驻民只要聚居在一起——按晁错的规划是每座城里都要有千家以上的住户——再配上城防工事,就完全具备了自保能力;再次,常驻民抵抗匈奴是保卫家园,战斗意志一定远胜于年年轮调的边防军。等时间一久,常驻民对匈奴的作战经验值就会越积越高,打起仗来驾轻就熟。而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常驻民的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同样不是传统的边防军能比的。


这套道理看起来确实很漂亮,但农耕文明安土重迁,谁愿意背井离乡,世世代代住在危险的边疆呢?


晁错当然想得到这一点,应对的方案也很简单:给足优惠政策。由政府负责造大城,修新房,给良田,有罪的赦罪,无罪的赐爵,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重新分配发放,并给足免税年限,就不信老百姓不动心。


与秦撇清关系


晁错的方案真正存在的问题,其实现代人不容易想到,那就是“徙民实边”这件事并不新鲜,秦始皇早就干过。晁错最容易面临的责难是:假如这套方案可行,秦朝怎么就二世而亡了呢?正因为秦朝倒行逆施,才有了汉朝拨乱反正,怎么拨乱反正的人反而要学倒行逆施那一套呢?


第二辑讲过,秦始皇把内地的三万户人口迁到了北方和匈奴接壤的地带,这种事当然十分招人恨。大概是为了补偿这些移民,秦始皇给他们整体提升了一级爵位。南征百越的时候,秦始皇也搞过这一手,迁徙中原百姓到新设立的广西、南海、桂林三郡,但其政治意图似乎并不是用常驻民防守帝国的南部边疆,而是让中原百姓和百越人民混居,实现文化融合。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晁错要想让自己这一套“徙民实边”的方案站得住脚,首先就需要和秦始皇的暴政撇清关系。晁错绝顶聪明,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在做这件事了。他长篇大论,说秦始皇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并不是为了保境安民,而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己的贪婪,各种安排都没有考虑百姓的死活,因此搞得民怨沸腾,以至于版图之内出现了一团小小的火苗,马上就烧起了燎原大火。


后人给晁错这篇奏疏取了一个标题,叫《守边劝农疏》。我们如果看古文选本,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晁错不是开宗明义,而是絮絮叨叨好半天去抨击秦始皇。不怪晁错词不达意,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要提“徙民实边”的建议,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跟秦始皇撇清关系,不然的话,政治立场站错了,政治方案也就没得谈了。更何况晁错本来就有法家的学术背景,一旦被人扣上为暴秦翻案的大帽子,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过平心而论,晁错抨击秦始皇,并没有说到点子上。秦始皇之所以开疆拓土,是因为商鞅变法以来,秦政权以军国主义立国,战争变成了推动国家运转的发动机,一旦开动就停不下来,而在秦国吞并天下,规模突破了临界值之后,老皇历应付不来新世界,所以“徙民实边”政策注定会走向失败。


本质区别


同样是“徙民实边”,晁错强调,自己的策略与秦始皇的策略有两点不同。其一,两者的出发点不同:秦始皇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是苛政;我们大汉帝国是为了保境安民,是善政。其二,实操层面也有区别:动员那么多人背井离乡,秦朝的办法是威逼,我们汉朝的办法必须反过来,利诱。只要在边防关键地带兴建大城,城防硬件过硬,良田美宅免费给,赦罪赐爵免除赋税,肯定不愁没人来。



但是,大家来了之后,如果发现利可图,或者利益不够丰厚,当然就不愿意久住。这时候就需要更强有力的利诱政策了。


原文:

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晁错提出,如果匈奴过来抢劫,有人要是能把被抢走的东西抢回来,就有权分走一半作为赏金。这个方案乍听起来合理,但我们不妨假想一个情景:你的钱包被强盗抢走了,邻居冲出来赶跑了强盗,夺回了你的钱包,然后他从钱包里取走了一半的钱,还给你剩下一半。虽然从道理上讲,如果邻居不出手,你连这些钱都保不住,或者纯粹做一个数学计算,你的钱包里一共有一百元钱,被强盗抢走之后,你的财富变成了零元,邻居赶跑了强盗,就算只给你一元,你也净赚了一元,而邻居有情有义,竟然给了你五十元,你应该对邻居感激涕零才对。然而,正常人不会这样想问题,因为在他的心理账户中,这一百元即便都被强盗抢走了,也是属于自己的,现在邻居拿走了五十元,邻里关系就不好处了。就算当场不发作,他心里也会有疙瘩,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可就做不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了。


晁错虽然没学过“心理账户”这种现代概念,但这并不妨碍他通晓这个概念背后的人情世故。所以晁错提议,由政府来补贴失主的损失。然而我们知道,匈奴搞抢劫,不仅仅是掠夺牛羊,还要掠夺人口。如果边境汉民夺回了匈奴的战利品,按晁错规定的赏格拿走一半牛羊,政府把这一半的牛羊作价补贴给失主,可以操作,但抢回来的人口该怎么算,今天已经搞不清了。因句读方式不同,这句古文可以解释为凡是抢回来的,就按上述方案各拿一半;也可以解释成牛羊之类的财物各拿一半,但政府出钱赎回人口。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古代注释家各执一词,现代标点本也各有判断,莫衷一是。我们就不抠细节,只观其大略好了。


总而言之,晁错想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这些边疆移民对生产、生活和作战都有自动自发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既非来自感念皇恩,也非来自无私爱国,而是来自保护亲友和贪图财货的私心。人人扔开道德,竞逐私利,其结果是促成了保境安民的伟大公益,这样想想,很有亚当·斯密的腔调。


方案破绽


原文:

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这套方案马上就被汉文帝欣然采纳了。我们今天复盘,也会觉得它逻辑自洽,可行性强,只要正常操作下去,不难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但问题是在晁错以后,一直到晚清,“徙民实边”的建议声不绝于耳,显然它并没有成为一项具有稳定性的基本国策。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方案存在严重破绽。



道理其实一点就透:一旦“徙民实边”政策被贯彻下去了,边境大城里的常驻民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会结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紧密关系,战斗经验值也会越积越高。这样一来,他们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就约等于零了。更要命的是,大城与大城之间还很容易结成联盟关系。他们不但防得住匈奴,也防得住中央政府。晁错一心想为政府减负,却忽略了减负的同时,依存关系也减弱了。越到后来,统治者就越发意识到这个问题,宁可财政负担重,物流成本高,甚至战斗力差,也不能让军队和军区自给自足。


本文摘编自《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汉家隆盛》——

作者:熊逸

新星出版社·得到图书2024年9月

内容已获出版社授权


END
作者 | 熊逸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赵应心(实习)
校对 | 火炬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