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既是本刊的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沟通学界、服务同行的信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大伯过年老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 ... ·  2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史研究

【新刊速递】北宋汴河、淮南运河的通航能力与漕粮定额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20-10-16 11:30

正文

吴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北宋时期,汴河、淮南运河是东南漕粮北运的主要交通线。为提高通航效率,北宋政权于淮南运河推动改堰为闸。但受开闸频率、过闸船只量、船只载重限制,运河的通航能力仍不乐观,全年北上总货运量在730万石以内。通航能力的局限,是制约北宋财政调拨与民间商货运输量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景德三年( 1006 )漕运 600 万石上供斛斗的立额,应是当时北宋政权倾尽其运输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此后漕运立额再未有提高,北宋前期发运司转般仓一度贮存上千万石上供米而难以将其北运,朝廷亦难以再额外刬刷东南廪粟,均反映出运河通航能力对漕运的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嫌侵权,请与我刊 联系。)


阅读全文请点击 “阅读原文”或点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