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提示:本篇可作为发展思维理念类文章,也可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方式方法相关文章。这类文章偏宏观、抽象,紧扣经济发展,是国考副省级和省考省市卷近年常考类型。大家阅读时不需要大篇幅记忆,但要对目前发展形势、发展思路有所了解。特别是要明白,各发展思维理念之间边界并不明显、有很多交叉重叠关系,如文章的三个方面都可视为“问题导向”,三个方面也都体现“系统思维”等。我们要做的是增长见识、增加印象,了解“还可以这样归类”。文章摘抄自《抓住主要矛盾 促进工作落实(思想纵横)》《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思想纵横)》《注重前瞻布局(思想纵横)》这三篇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有兴趣可搜索全文。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矛盾普遍存在,推进工作就是把握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工作落实,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所倡导和坚持的科学工作方法。
(本质/重要性)
首先要从人民立场出发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得出
经得起历史检验
的结论,使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
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
抓住主要矛盾,还要善于调查研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矛盾总是处于变化之
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会相互转化。要通过调查研究
及时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敏锐洞察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及时
调整工作重心
。科学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
七种思维
方式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为我们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工作落实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可专门搜索了解七种思维)
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项重大成果,都是在解决难题、攻克难关中取得的。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制约,绝不能回避掩饰、有畏难情绪,而是要始终保持
正视问题的清醒头脑和积极态度
,保持
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和耐心
。
(总体态度和要求)
着力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要
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拿出正确的思路和策略,确保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比如,在科技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突破瓶颈制约,就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努力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还要把握好规律,运用好科学方法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在突破瓶颈制约的过程中,要
把握好“稳”和“进”、“立”和“破”的辩证关系
(可专门搜索了解这两组关系)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做到大方向、战略部署要稳,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攻坚克难,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壮大,在闯关夺隘中开拓新局。
注重前瞻布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思想方法
(也体现了底线思维,另可思考上一部分“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是否也体现这些思维)
,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
(本质/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注重前瞻布局,就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以战略眼光审视全局,认清机遇与挑战,准确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准确预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判断市场走向,提前筹谋、系统谋划,作出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从而努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注重前瞻布局,是为了抢抓机遇,增强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紧谋划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带动和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