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领导最烦的4种员工,工作再努力,也不会提拔: ... ·  21 小时前  
人力资源管理  ·  弃猫效应:征服员工最“狠毒”的方式 ·  昨天  
薪人薪事企小薪  ·  2025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1 ... ·  2 天前  
人力葵花  ·  清华大学DeepSeek使用手册,104页, ... ·  2 天前  
HR笔记本  ·  面试前要准备哪些资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一场疫情,将父母分为三六九等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0-02-20 19:35

正文

有人说: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的确,孩子成长的不同表现,背后代表着父母的不同层次。

——鹿妈

文 | 兔小乖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2020年的寒假,应该是中国孩子们上学以来,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寒假,却也是最难熬的一次寒假。

因为不能出门,不能走亲戚,不能去游乐场,看电影,每天只能呆在家里。

父母和孩子,24小时形影不离,也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巨大考验。

当我们如此紧密的联结在一起,才发现,不是每个父母都称职,也不是每种亲子关系都如想象里温馨美好。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家庭最真实的样子。

原来,在亲子关系里,父母也分三六九等。

01

三流的父母,是孩子的灾难

2月6日,一个年仅4岁的女孩被确诊,而此前,她并未去过武汉,也没有与武汉人密切接触过。

追溯原因,是一位亲属曾经与来自武汉的一位患者密切接触过,而爸爸曾带她和这位亲属聚过餐。

“天天看电视和新闻,没想到这样的事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串门和聚餐。 ”女孩的父亲含泪哽咽。

可是,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

这位爸爸明知道疫情当前,形式严峻,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好办法,却挡不住各方亲戚的热情邀约,导致小女儿被感染,一家十几口被隔离。

总有那么一群父母,不听劝,不重视,心存侥幸,因为一个人的疏忽,变成一家子的痛苦。

2月5日,陕西一名孕妇被确诊。

确诊时,已怀胎8个月。 而传染者,是在她之前一天被确诊的公婆。

她的公婆于1月21日去过湖北,并留宿一天,却在排查询问和就诊中拒不承认。

1月21日,疫情形式已经严峻,从重灾区湖北回来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如果回家之后,足够重视,马上自我隔离,不会造成现在的结果。 但他们偏偏选择了隐瞒。

如果媳妇能被治愈,安然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自然皆大欢喜。

如果宝宝刚出生就不幸感染,不知老两口要怎么面对自己的儿子。

因为他们的无知和隐瞒,让一家三代人都陷于危险之中。

前段时间,网上看到一个对话截图。

一个男孩劝服不了父母戴口罩,女友因此和他分手。

理由是她妈妈说,男孩的父母一定不讲理,这样的人家不能嫁。

很多人当笑话看,也有人表示赞同: 在关系到儿子安危的事情上都不肯妥协的父母,又怎么奢望以后善待别人家的女儿呢?

看似无畏,其实无知,心存侥幸。

固执不堪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02

二流的父母,只能做孩子的庇护所

长时间如“囚禁”般的隔离生活,很多大人也吐槽说要疯了。 更不用说天性爱跳爱闹的孩童。

对于他们来说,不能出门,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日子太难熬了。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闹着要和病毒一起玩的小男孩火了。

视频中,他一边哭一边说: “如果不让我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

妈妈说: “外面有病毒啊。

他说: “我看不见。 我迫不及待想去和病毒一起玩!

网友都被小萌娃的天真话语逗乐了。

都说童言无忌,可是有时候无忌也意味着无知。

妈妈也许只告诉他外面有病毒,所以不能出去玩,却没有告诉他病毒是什么,能带来怎样的危害。

无忧无虑的他们,还不了解这场疫情的严重性。

但是在他们已经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父母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强制性地保护好孩子,还要跟孩子多普及病毒知识,耐心劝导避免发生危险的事情。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故事,我曾用这个绘本一次又一次地讲给4岁多的儿子,解释给他听,一向活泼好动的他竟然没问过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只是常常望着窗外,再回头望望我: “要好好呆在家里,保护自己,保护别人。

灾难面前,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保护好孩子,还要教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明白每个人在这场灾难中的责任,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说,这场疫情中,人们像举着放大镜,发现善良的人是真善良,有本事的人是真有本事,坏的人是真坏,蠢的人是真蠢。

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真坏”的人是原本该纯真善良的孩子,又作何感想?

2月5日,一个15岁男孩朝电梯门公然吐口水的视频被曝光。

男孩的行为引起小区业主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提出来报警。

男孩的父母在业主群内发出了道歉声明,但这份声明却让人一言难尽。

“希望大家原谅他吧,他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何必为难他,你们实在气,就叫警察把我们抓了。

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为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在别人都往电梯里装纸巾,电梯,牙签,生怕被传染,也希望与人方便,为抗疫出一份力的时候,他却故意往门上吐口水。

是不知道飞沫会传播吗?

他自己却戴着厚厚的口罩。

是想恶作剧吗?

这样的恶作剧未免太不知轻重。

一个15岁的孩子最基本的是非观,责任感都缺失,只是因为被父母保护得太好。

父母把所有的危险和伤害都替他承担,唯一忘记让他长大。

二流的父母,也许可以做孩子最安全的庇护所,却无法教会他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03

一流的父母,让孩子走得更远

前两天,一个16岁女孩读写给患者的信的视频,感动了很多网友。
“挺住,我把我的妈妈和外公都借给你了!”

“我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很能行的人,他们能顶起我这个家,一定也能顶起你!加油!”


她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医护人员,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她的妈妈体质并不好,甚至给病人扎个针,自己都会感冒,但是面对那么多病人,那么多渴望求生的目光,她义不容辞。

而她的外公也在视频里说,这是作为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退缩,他的医生生涯将会留一辈子的遗憾。

一门三代无弱兵。 外公和妈妈用自己的行动为她诠释了什么是使命,什么是责任。

而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外公和妈妈: 我理解你们! 并以你们为荣! 我想你们,但我更愿意看到你们救助更多的人!

这场疫情里,我们看到很多懂事的孩子,当爸爸妈妈抗战在一线时,他们用小小的肩膀,守着自己的家,并且告诉父母: 不必担心!

一个6岁的小男孩,爸爸是交警,妈妈是护士。

一场战役,让两个不同职业的夫妻,为了相同的使命,守在不同的岗位。

他给爸爸妈妈写一了封信,里面有短短的两句话:

“亲爱的妈妈、爸爸,你们辛苦了! 要保护好自己啊! 我在家陪着爷爷,奶奶,妹妹玩,放心吧!

稚嫩的话语,稚嫩的字,我在听他用稚嫩的声音读信时却忍不住流泪。

明明是撒娇的年龄,明明很想念爸爸妈妈,却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他们,让他们放心。

因为他知道,有更多的人需要爸爸妈妈!

他的爸爸说: “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大家的安全,希望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从小有着大大格局和优秀品质的孩子,一定有着一流的父母。

一流的父母,不仅给孩子守护,也为孩子树立信仰; 让他懂得生命无常,也教他拥有温暖他人的力量。

04

父母最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学会分离

心理学家克莱尔说: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但是,成功的分离, 该以孩子有独立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认知为基础。

在病毒面前,抛弃浅薄无知和偏见,虚心接受,不给自己和孩子以及他人被伤害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