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往年最火爆的直播带货来看,今年的“618”略显冷清。据“青眼情报”数据统计,头部主播李佳琦在今年“618”首日直播间的美妆类目 GMV 超 26.75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46%。在此之前,李佳琦直播间去年双 11 首日的销售额也较 2022 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以上,创下过去三年新低。持续下降的销售数据体现出中国消费者正在变得理性的趋势,人们对购物节消费正在转向更谨慎态度。
麦肯锡日前公布的《2024 中国消费趋势调研》也显示,消费者对自身消费增长的预期相对谨慎,预期增长率为 2.2% 至 2.4%。不过,该调研也指出,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目前并未完全释放,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
面对消费者愈发理性和消费力下降的艰难境况,电商行业也正在做着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一方面,大部分电商平台选择在平台规则方面“内卷”,通过简单真诚的方式直接给出大力度优惠活动。比如,今年天猫取消了已延续 10 余年的预售制度,从 5 月 20 日晚开始现货开卖;5 月 17 日晚 8 点,唯品会年中特卖节正式拉开序幕,平台采取一件立减的方式,价格透明简单;京东则推出跨店满 300 减 50,优惠上限 40000 元人民币封顶;小红书购买单品直降立减 15% 起。这一系列的举措或将有效拉升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另一方面,抖音电商近期发布《“价格违规-虚构被比较价”实施细则》,严厉打击创作者在直播带货时,虚构高昂、不真实的原价、券前价的行为;小红书也在直播带货上积极推进了许多策略,如直播呼吸灯,店播排位赛等玩法;京东则将使用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用户进行融合。这些举措将有效加强电商平台品牌建设,增加客户粘性。正如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在“618”发布会上表示,“提升用户体验是拉动增长的内生力”,这一理念成为了电商行业的共同追求。
整体来看,今年“618”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此,通过取消预售机制、强化直播电商的推广、注重数字化和 AI 技术应用、优化用户体验、强化客户服务、实施创新的营销策略以及加强品牌建设等策略,电商平台才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