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领域迄今只有两位工程院院士,一位是张志愿,另一位则是他的恩师邱蔚六。
大学时期的张志愿,不惜一切努力,竭尽全力学习专业知识。
经过练习,
两个月之内
,张志愿可以比较熟练地把导管一直插到颈位动脉的分支。他白天给病人手术,
晚上还要用动物动脉不断练习手术技巧,
为治疗巨大的动静脉畸形掌握了关键性技术。
“有时候要坚持我自己的观点,可能也有点牛,不是牛气,是有点牛脾气。”因为学习态度勤奋刻苦,遇到难题勇于探索,
张志愿被研究生导师邱蔚六和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老牛”。
作为一个外科医生,
张志愿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病房、食堂、寝室
,好几年没有出过医院的大门。不管多晚,只要有急诊,他就会让护士喊他起来,给急诊的医生做个助手。张志愿认为,多见识一位病人,可以提升自己紧急情况下的专业判断能力。
这样的忘我投入一直持续了九年
。
凭借着这份“牛劲儿”,张志愿不断向高难度的课题发起挑战。
口腔颌面部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常常影响颈动脉和颅底等重要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的口腔颌面救治性外科治疗虽然切除了肿瘤,
却会严重影响重要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张志愿院士开创了多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串联修复术、高位颈动脉重建术、个体化综合序列治疗策略等。这些创新治疗方法,
显著提高了患者
生存率
,并使修复器官的功能性得到充分的恢复,
在世界医学界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
“病人就是我们的恩人,没有病人,就不能够掌握精湛的技术。所以
我们要以最好的态度让病人感受到温暖。
”
作为外科医生,他深知
责任重大
,因此常驻扎病房为病人守夜,时刻掌握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不仅如此,他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督促学生牢牢掌握临床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研究型临床人才。
仁心仁术造福了广大患者,也让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九院颌面头颈肿瘤科床位紧张也因此更加突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启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张志愿作为顾问参与其中后,他花了
三个月
时间跑了云南、贵州、新疆等多个省份,一个个医院考察培训,规范边远地区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
如今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是亚洲最大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诊治中心,而由它牵头的全国范围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不仅让九院的先进标准辐射全国,也为医疗研究带来了更大的数据基础。
张志愿院士没有任何松懈,仍在无影灯下的昼夜奋战中,为更多病人带去生的希望。
张志愿心目中的“大医精诚”是什么含义?他又是如何“破格”挑选人才的?
11月10日晚22:30分
,由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指导,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约珥传媒联袂打造,泰禾医疗冠名播出,沃尔沃汽车作为指定用车的当代大医系列访谈节目《大医精诚》中,给你答案,敬请关注。
大医Tips:
如何辨别普通的牙龈变色
和肿瘤诱发的牙龈发黑呢?